农货“乘云”出深山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06:59 1

摘要:“农村不缺产品,缺的是商品,是把农户连接到大市场的通道。我们成立山东沃犁诗生态农业公司,主要进行网络销售。”在邹城市田黄镇杨家峪村的层峦叠嶂间,返乡创业青年赵馥站在1000亩核桃林前,手机屏幕正实时显示着直播间的订单数据。这位 “85后新农人”,用十年时间将父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文闻

“农村不缺产品,缺的是商品,是把农户连接到大市场的通道。我们成立山东沃犁诗生态农业公司,主要进行网络销售。”在邹城市田黄镇杨家峪村的层峦叠嶂间,返乡创业青年赵馥站在1000亩核桃林前,手机屏幕正实时显示着直播间的订单数据。这位 “85后新农人”,用十年时间将父亲种下的创业种子,培育成年产值过千万的生态农业品牌。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在抖音、快手、视频号、微信小程序商城均设有店铺,还在小红书、哔哩哔哩、好看视频等多家媒体,宣传推介三大类70余种时令初级农产品、自产产品、委托代加工产品。公司代理商发展到50余家,会员达到1万余人。公司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济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济宁市农业专家服务工作站”。

2012年,时任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的赵计红流转千亩荒山,种下首批核桃树。“当时村民都笑我‘种石头山’,谁能想到十年后这里成了摇钱树?”他创立的沃犁诗农业,最初只是为解决农产品滞销的权宜之计。2014年,赵馥放弃城市白领工作返乡,发现父亲的“公司+农户”模式存在渠道单一、溢价能力弱等短板。

“我怀着回报家乡的理想返乡创业,将原生态农产品加工出售定为发展方向,现已陆续形成石碾花生辣椒酱、芝麻盐、酸枣芽茶等本地特色农产品60余种,陆续开发申报了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产品,并积极推广电商经验,培育农村电商人才15名、农学专业大学生5名。”赵馥说。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沃犁诗”公司在肥沃的土地上耕犁出像诗歌一样生活的创建初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沃犁诗的加工车间,传统非遗技艺正与现代工艺碰撞出火花。赵馥挖掘出糊粮食茶、石碾芝麻盐等资源,联合高校研发团队开发出核桃油、酸枣芽茶等深加工产品。“我们不是简单卖原料,而是输出文化符号。”她指着包装上的峄山图腾解释,“每罐茶叶都附带有二维码,扫码能看到采摘人的故事。”

公司积极探索“市场+农户+公司”融合发展,收集市场反馈及农户种植信息,寻求需求缺口,定位种植方向。带动农户种植地瓜、核桃等农产品1000余亩,农户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开拓农产品+社交电商的新模式,在抖音、快手等多个短视频平台投放乡土文化视频和直播,可以展示产品生态环境,还能帮助村民将产能过剩的商品销售到外界,实现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目标;组建电商直播团队,直播本地非遗传承技艺的野生酸枣芽茶和糊粮食茶,荣获抖音平台养生茶类目Top5的好成绩。

今年以来,邹城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勇争先”的总定位、新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培育、项目支撑、要素保障、政策助力、文化赋能”六大行动,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中“当排头、挑大梁”。片区建设全域推进、重点突破。着力推动有基础、有实力的“三类片区”提档升级。产业项目延链增效、全链赋能。着力推动有谋划、有进度的“三类项目”提质增效。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共建共享。着力推动有进展、有成效的“三类建设”完成到位。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收官战,彻底消除环境脏乱差村庄。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完成130公里以上乡村道路养护、通达和路网提升工程,加快邹东片区地表水厂建设。要素配置精准统筹、金融赋能。着力推动有广度、有深度的“三类服务”全域覆盖。进一步深化国家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试点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探索农村产权权能拓展路径,完善按揭农业(畜牧业)项目配套建设。用好邮储银行新型经营主体惠农贷款,各类财政贴息政策等,发挥省农担和金融副镇长作用,推动农发行与城前、石墙片区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完成全域闲置资源、资产排查摸底,年底前盘活现代林果示范基地、国家粮所闲置仓房等项目。

来源:济宁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