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能治理下的平安图景是何等模样?近日,记者走访城乡街巷,探访我省在打击犯罪、治安巡逻、矛盾纠纷化解、交通治理等方面的务实之举,感受高效能治理带来的暖心变化。
本报记者 王斌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是衡量治理效能的重要指标。
高效能治理下的平安图景是何等模样?近日,记者走访城乡街巷,探访我省在打击犯罪、治安巡逻、矛盾纠纷化解、交通治理等方面的务实之举,感受高效能治理带来的暖心变化。
小案快破,护佑民生安宁
群众看安全,关键看破案。侦破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能够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但这种案件并不常见,而长期多发高发的盗窃、诈骗等“小案”,则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
省公安厅指导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在“小案快破”上下功夫,树牢“小案件大民生”理念,坚持“小案不小看、小案用心办”。
4月28日9时许,卫辉市民郑先生报警称其电动自行车被盗,接警后,卫辉市公安局立即启动“小案快破”机制,当天下午5时许,两名犯罪嫌疑人即被抓获,电动自行车也被追回,退还给失主。
案件朝发夕破,得益于该局聚焦民生小案推出的“12345”技战法,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装备精良的队伍——卫辉市公安局机动巡防处突专业队;推广视频侦查发现、一体化合成作战两套战法;紧盯“有劣迹、多流窜、有异常”的三类人员;聚焦瞄准“三车一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私家车内财物,电瓶)多发性案件;对涉民生警情,坚持警情必研判、信息必共享、侦勘必同步、每案必盯办、有赃必追缴。
如今,民生“小案”快侦快破快返还在我省已是常态,随着一桩桩案件的告破,一件件赃物的返还,群众的安全感持续提升。
常态巡防,筑牢安全屏障
5月7日傍晚,郏县星辰里商业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全副武装巡逻的巡特警为美丽的夜色增添了一份踏实。
“文明饮酒,文明就餐,酒后不开车……”带队巡逻的郏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司晓征手持小喇叭向过往人群循环播放着警方提示。
司晓征介绍,星辰里商业广场酒吧较多,每晚来这里饮酒聚会的人很多,他们给自己定了个标准:酒吧不打烊,警队不收队。队员们每天的收队时间基本在次日凌晨。
为提高见警率、管事率,该大队坚持流动巡逻与定点巡逻相结合,车巡与步巡相结合。在县城主干道开展车巡,在医院、学校、大型商超周边开展步巡。同时,屯警街面,在治安重点部位设置警务室,民警24小时值守。星辰里商业广场上便设有这样一个警务室,“每天都能看到警察巡逻,遇到事儿一报警民警一两分钟就能到店里,放心得很。”商户何先生说。
郏县的做法是我省巡特警常态巡逻的缩影,各地公安机关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有效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警察常见、警车常巡,给足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
品牌调解,调出和谐民风
“兄弟,让你受委屈了。”“哥,我也有不对的地方。”
近日,在西平县公安局柏城派出所“贵彬调解室”,当事兄弟二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场困扰双方多年的家庭纠纷在该所辅警王贵彬的调解下圆满化解。
调解室设在柏城派出所院内,室内摆放着沙发、茶几,墙壁上一个红色的“和”字格外引人注目。为更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西平县公安局积极打造公安机关矛盾调解品牌。王贵彬由于群众工作经验足,在群众中熟知率、认可度高,调解室便以其名字命名。调解室成立以来,累计调解各类纠纷400余起,全部调解成功,矛盾纠纷零复发。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群众普遍信服公安、法庭、律师等专业力量。打造基于专业力量的矛盾调解品牌,让群众在遇到糟心事时进对门、找对人,对于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十分重要。
当前,我省各行各业的矛盾调解品牌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打造“崤函解忧暖心”民事检察和解品牌,南阳市妇联成立“知心大姐”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淮滨县法院推出“淮枫和畅”调解品牌……一个个立得住、叫得响的调解品牌,回应着群众对公平、公正的最朴素追求。
精改交通,织就平安路网
近日,常来郑州出差的苗先生与记者分享了他对郑州的印象:交通设施设置更加人性化,出行更顺畅、安心了。这背后,是郑州公安交管部门推出的一系列匠心微改造。
郑州市交警五支队将辖区学校周边的闲置土地改造为家长接送学生的临时停车场,缓解道路拥堵,守护校园安全。郑州市交警八支队在市区多个路口施划右转危险警示区,并配套设置“右转危险区域”提示牌,预防因大型车辆右转引发交通事故;设置智能一体化过街人行灯,行人可通过自助按钮发出过街请求,提前结束机动车绿灯,保障行人安全过街。
农村道路微改造也在悄然进行。永城市多个村庄的村道与国道省道相交,相交区域交通事故一度高发,公安交管部门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出解决方案:有的路口加装减速带,有的路口安装爆闪灯,有的路口加装交通信号灯……改造后的路口更有序,群众出行更心安。
下足“绣花功夫”,织就“善治画卷”。平安,正成为河南的鲜明底色,群众的安全感也在实施高效能治理的进程中不断拉满。
编辑:陈梦伊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