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翠屏街道衣家泊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核心,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将蜜蜂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金钥匙”,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品牌驱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翠屏街道衣家泊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核心,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将蜜蜂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金钥匙”,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品牌驱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衣家泊村地处翠屏街道东南部,群山环抱,蜜源植物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村党支部抢抓政策机遇,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资源,成立“蜂蜜合作社”,推动蜜蜂养殖从零散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目前,全村建成标准化蜂场1处,养殖意蜂40箱,年产优质蜂蜜4000余斤,蜂王浆、蜂胶等深加工产品年产量500余斤,带动农户9家,户均增收5000余元。同时,以养蜂收入反哺村庄基础建设,改善了村内路面、路灯等基础设施。
党建引领,激活产业“源动力”
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衣家泊村积极探索“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支部牵头整合村闲置资源,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蜜源优势发展蜜蜂养殖,生产樱桃花蜜、苹果蜜、槐花蜜等多种蜂蜜,有力带动致富增收。村党支部书记衣元利介绍:“过去村集体收入薄弱,村民养蜂仅能自给自足。2022年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后,我们邀请养蜂能手衣正向担任技术顾问,组织村民培训20余场,当年便实现蜂蜜产量1500斤,增收2万元。”通过“村内务工+入股分红”机制,合作社吸纳脱贫户参与蜂群管护,户均年增收超2000元,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
科技赋能,筑牢品质“硬支撑”
走进衣家泊村的养蜂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蜂箱映入眼帘,成群蜜蜂从箱口飞进飞出,采花酿蜜;揭开蜂箱,琥珀色蜂蜜蓄满巢室,盈溢丰产增收的蜜甜。合作社依托农科院高校技术优势,聘请鲁东大学、烟台大学专家做指导,引进抗病虫害强、产蜜量高的优质意蜂种群,开发智能蜂箱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温湿度、蜂蜜储量等数据,推动养殖效率提升30%。同时,建成蜂蜜精深加工车间,研发“一勺蜜”“双盒蜜”等系列产品,通过标准化分装、无菌灌装等技术,实现产品附加值翻倍。
品牌驱动,拓宽市场“新销路”
紧跟街道党工委领办联合社促销思路,衣家泊蜂蜜积极入驻“书记直播间”,上线“共富菜单”“认领蜂箱”定制服务;依托“快团团”电商平台,进一步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扩大“翠屏好蜜”特色品牌影响力。2025年,合作社与北京、上海等地高端商超签订长期订单,推出“古法酿造”“百花秘境”等主题礼盒。村民衣正华感慨:“以前蜂蜜只能赶集卖,现在手机一响,订单就发往全国!”
党建引领聚合力,科技创新提效能,品牌升级拓市场,衣家泊村以蜜蜂产业为笔,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随着养蜂规模再扩大、蜂蜜销路再拓宽、产业链条再延伸,这座深山小村的“蜂”富之路,正酿出愈发醇厚的时代芬芳。
稿件来源:翠屏街道编辑:市融媒体中心审核:市融媒体中心来源:栖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