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富之殇:温瑞芬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8:12 1

摘要:在此期间,温瑞芬与一个大家族结怨而远走非洲,嫁给了当时刚果(金)的国会议长,因此也就变成了蒙博托总统的商务专员。

温瑞芬何许人也?

按照她在公开场合自述的版本,她是江西兴国人,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温玉成老将军的女儿。

“文革”期间辗转欧洲,后赴美留学并于八九十年代在澳门经营赌业。

在此期间,温瑞芬与一个大家族结怨而远走非洲,嫁给了当时刚果(金)的国会议长,因此也就变成了蒙博托总统的商务专员。

真是天意弄人,刚果(金)发生了政变。

蒙博托倒台后,温瑞芬只得重返香港投资房地产,并联合有“豪宅大王”之称的秦锦钊,在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国投资开采石油、天然气,又做过钻石和开金矿的生意。

很快,温瑞芬这位成功的商人将势力扩张到了国内,而此时,她已是一位同时拥有葡萄牙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双重国籍的归国华侨。

少小离家远走他乡,辗转欧、美、非、亚四洲,复杂的人生经历,不幸的婚姻……温瑞芬让人倍感神秘莫测。

然而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个精心编制的骗局而已。

在商界温瑞芬常被称为“温姐”,因而她常以大姐的姿态与人交往。

在人际交往方面她是个绝顶的高手,对那些她认为值得交往的人,温瑞芬常施以关怀和利益,如给公司股份,馈赠钱物等,而且出手很大方。

如一位曾在温瑞芬公司任职的财务总监,温瑞芬很慷慨地给他配了一辆豪华奔驰,使其受宠若惊。

为了让大家对她有点敬畏,温瑞芬时常透露她与港澳黑社会的关系,常夸耀她与澳门黑社会头目崩牙驹的交情,使得不少人认为她不好惹,又害怕她的报复,不敢检举、作证。

她这种“拉”和“打”的两手非常见效,使得其追随者要么为利充当其作恶的帮凶,要么害怕吃亏而不敢与其作对。

可以肯定的是,温瑞芬不是伯克利大学的高材生,因为在那所名校根本找不到她的登记资料;温瑞芬也不是什么名门将后,因为温玉成将军的家属出面澄清,与她的相识仅仅是种偶然,老将军根本没有一个她这样的女儿,而她的籍贯也纯属编造,只是为了使“将军之女”一说更加可信罢了。

坊间流传,温瑞芬其实是广东人,父亲只是个开客车的普通司机。

从温瑞芬的五官和脸型来看,或许广东妹的出身更让人信服。

另外,她在北京注册新世界软件有限公司时所提供的因私护照上显示,温瑞芬的国籍为葡萄牙共和国,于1962年出生于中国。

原来连出生年代也是假的!年龄之谜尚不足为奇,有报道称温瑞芬又名万婷,她还有其他4个姓名。

另有未透露姓名人士在网络上指出:温瑞芬在商界用过10多个名字,在香港高等法院对她的判决书上,光曾用名、化名就列了9个。

这些或许我们无从考证,但在2006年1月29日,温瑞芬因冒用妹妹温瑞萍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从香港特别行政区经皇岗口岸进入深圳,而被当地警方查获归案。

除了外界的传言四起,温瑞芬又亲自在这个谜团上打了几个问号,使得她的身世和经历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005年11月,美国《商业周刊》在中国举办的第九届CEO年会上,一位“美女总裁”成功空降。

会前,在主办方提供的日程安排上并没有温瑞芬的发言安排。

当这个身高仅1.60米、身着套装、系着空姐结小方丝巾的气质女老总站上演讲台时,同行和媒体都迷惑了:在中国有这样一家软件公司?

“虽然我会说英文,但今天我不想用英文讲,我今天要用中文,因为这是在我的祖国。”

温瑞芬的这句话引来掌声一片,而这也是那场名为“全新思维——打造创新型企业”专场对话活动中唯一的一次掌声,温瑞芬吸引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眼球。

尽管在会场上,新世界软件制作精美的宣传画册早已四处分发,但温瑞芬的出场仍然引来全场哗然。

因为在IT圈,女老总很少,软件公司的女老总就更少,而兼具美貌与口才、如此温文尔雅的IT女老总则简直是凤毛麟角。

温瑞芬在内地媒体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可谓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就在一个月后的12月8日,温瑞芬高调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芳菲苑大摆晚宴,宣布新世界软件(中国)研发中心在北京成立。

共同见证这一辉煌时刻的有官员、学者、业界精英和记者500多人,场面宏大。

但最令业界刮目相看的是,温瑞芬的左边是微软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右边是丰田通商大连公司总经理。

这样的组合,让人们顿时对温瑞芬的新世界软件所具有的实力和前景刮目相看。

温瑞芬款款走上了演讲台,这一次的发言再度让她成为全场焦点。

按照她的描述,公司首先要推出的主打产品是时下非常热门的企业资源管理解决方案(ERP系统)的两个版本飞凰(Sino-Phoenix)和爱富通(Office Pass),它们是国内唯一自主开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主要软件产品。

新世界软件要将ERP这种复杂的管理软件变成一种通用软件,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预计售价仅为每套3980元。

而新世界软件已经为此研发了四五年。

温瑞芬还介绍说,微软是新世界软件的合作伙伴,丰田通商则是公司目前最大的客户。

未来的3年内,新世界软件将在中国投入3亿美元用于研发,并且成为世界第三大ERP厂商。

届时,新世界软件将更名为飞凰(Sino-Phoenix),在朝阳区建5幢大厦,办公面积达到13.8万平方米,现有200人的研发团队将扩展到3万人。

温瑞芬高调的宣言加上微软等大企业的捧场,顿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媒体报道说,“新世界软件发展中的一小步,却是国内软件产业前进的一大步!”

而那个“世界第三”的宣言及其低廉的价格甚至一度让金蝶国际、用友等国内知名ERP厂商倍感压力。

温瑞芬的风光还在如火如荼地演绎着。

2006年1月10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召开的2005年度中国信息产业优秀企业及产品推介颁奖大会上,温瑞芬无疑又是个大赢家。

她所代表的新世界软件神采奕奕地领走了包括“年度新锐经营企业”和“年度ERP软件创新产品”在内的3项企业奖和3项产品奖。

她在演讲中慷慨陈词:“从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出发,制定有效的长期发展方案才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根本出路。”

正当人们无限期待着这位IT新锐再创奇迹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来:2006年1月29日,温瑞芬被刑拘了。

2007年5月22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以诈骗罪和偷越边境罪对温瑞芬提起了公诉。

2008年1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温瑞芬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而偷越边境一罪,则被判处免予刑事处罚。原来那么多的光环都只是一个骗局!人们在恍然大悟的同时,却依旧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感到万分莫名。

香港新世界集团老总向公安机关举报,称温瑞芬以拥有微软企业框架MBF软件平台项目在中国和东南亚的独家研发授权为诱饵,骗取了29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8亿余元)的投资,创建了新世界软件有限公司。

嗣后,香港新世界集团老总发现,温瑞芬并未依约对MBF项目进行研发,而是转而开发国内已被炒得稀烂而毫无前景的ERP软件。

另外,他还诉称,温瑞芬擅自将新世界软件的法定代表人注册为她自己,并将大量公司资金用于个人挥霍。

香港新世界集团竟然被温瑞芬骗走了2999万美元的巨额财产,温瑞芬的骗术实在令人叹服!

温瑞芬与香港新世界集团老总是2003年底经一位政要介绍后相识。

温瑞芬宣称自己和比尔·盖茨的夫人情同姐妹,并且经常出入这位世界首富的私宅,除了MBF项目的独家授权外,她已经取得了微软数亿美元的投资。

温瑞芬建议香港新世界集团老总在国内成立一家专门的软件公司,共同开发微软的这个软件平台。

2004年5月,新世界软件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温瑞芬曾在公开场合宣称,新世界软件的三大股东分别为一家居全球IT业前10名的美国厂商、名为Microarea的意大利厂商和她本人。

公司的董事、副总裁正是Microarea的CEO,而新世界软件的官方网站更是将Microarea称为意大利著名的ERP供应商。

另外,网站上还显示,新世界软件的注册资本高达2999万美元。

以这个数字,它可算得上是中国迄今为止注册资本最多的软件公司,是金蝶国际的5倍多。

而其母公司新世界软件控股有限公司(New World Business SolutionHolding Company)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3亿美元,总部设在香港,其注册资本超过了目前用友集团总资产的2倍。

然而根据北京市工商局的登记资料显示,新世界软件为外商独资企业,股东一栏并未显示出温瑞芬所说的“三大股东”的信息。

而所谓的母公司,据传也是温瑞芬花了5美元在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的一家离岸公司,由于维尔京群岛对于公司信息采取严格保密制度,我们无从得知所谓的“三大股东”与这家母公司之间的关系。

但是,温瑞芬曾于2005年在香港起诉郑家纯及一家设于新世界大厦的离岸公司Corporate Sun Management(CSM)。

她指控CSM没有履行合作协议,将新世界软件控股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0%权益转让给温瑞芬,且香港新世界集团老总也没有按照承诺增加新世界软件控股的发行股本。

查明的事实却是,投资新世界软件的这2999万美元出自香港新世界集团的口袋,而温瑞芬并未投过一分钱,三大股东一说显然也不攻自破。

至于在维尔京群岛注册一家离岸公司,再以该公司的名义在北京投资成立新世界软件公司这种做法的真实目的,恐怕就是要隐去香港新世界集团是公司的实际出资人这一事实,而将温瑞芬登记为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2006年3月9日,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陈冉峰对媒体作出的声明中称:“所谓的微软大中华区商业框架以及相关的授权都是不存在的。

对于新世界软件,我们也从来没有过投资的意向和行为。”

“只能肯定的是新世界软件买过我们的产品,但所有买过和参与开发微软产品——Windows、Office等的企业都是微软的合作伙伴,这样的合作伙伴,微软在全球范围内有60多万个。”

“我们也很欢迎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微软所有的商业软件的平台上进行应用开发的合作。但超出这种的合作关系,我们和新世界软件之间并不存在。”

温瑞芬案发后,警方立即着手冻结其名下财产,却发现大部分已被她挥霍殆尽,除了用来经营这个虚假项目外,她还动用了公司306万元的资金支付了自己在香港3宗诉讼的律师费,用1765余万元购买了位于凤凰城的6套房屋,随后又花去304余万元的装修费,再加上其购买豪华轿车来收买、拉拢手下为其办事的各项开销,最后这2.48亿余元仅剩下了9000余万元。

温瑞芬设下的骗局还远不止这些,她所开出的种种国际玩笑,现在看来真叫人瞠目结舌。

事实上,温瑞芬在香港早已是官司缠身,前科累累,然而她却能够屡骗得手,可见温瑞芬对自己的包装和营销手段非比寻常。

2000年,温瑞芬因逃避及隐瞒香港法庭颁下的破产令,在审查中作假证供,判监4个月,缓刑两年。

此项判决缘起1998年,温瑞芬在一宗香港高院审理的破产案件中,坚称自己姓张,并以外交特权拒绝验指模及接受盘问,又与妹妹到廉政公署讹称有破产管理署人员贪污,并指妹妹才是真正的破产人“温瑞芬”。

在这期间,温瑞芬仍不安分,成立了神华晟昱煤炭能源公司,号称可以代理知名企业神华煤业的煤炭。

2000年底,一家名为永利事业的公司相信了温瑞芬的谎言,花了几千万港元买了香港上市公司亚洲资源这个壳,并打算以1.2亿港元购入三成神华晟昱的股权,准备以资源股的身份在香港股市大干一场。

谁想最终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2001年7月,亚洲资源宣布取消与神华晟昱之间的交易。

这一来二去,温瑞芬从中获利6000万港元,而她之后骗取香港新世界集团巨额投资款的手法中似乎就有这一次的影子。

2004年,温瑞芬又因向香港一家钻石发展有限公司发出数张假发票,被控两项使用虚假文书罪,后获准保释外出。

2005年11月,温瑞芬又因挪用贷款而被香港高院法官判决,就担保责任向招商银行旗下附属Silverlink(Hong Kong )Finance Ltd.偿还2.52亿港元本金连利息。

据控方招商银行表述,温瑞芬9年前曾以旗下公司Fortune Bell Venture Ltd.担保人的身份,向Silverlink贷款2亿港元。

双方协议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卖中国电信股票,但Silverlink不久就发现户口内1.1亿港元不知所终。

除了这些有据可查的骗局外,温瑞芬高超骗术的受害者恐怕数不胜数:以掌控刚果金矿、钻石、石油资源的名义骗取了国内航天、军工等一些大机构数亿元的资金;利用湖北的一栋大楼,骗取了6000多万元;骗过非洲某家杂志社;骗过佛山某外贸公司;骗过澳门马氏家族……

一个又一个的骗局拼接成了温瑞芬的人生。

温瑞芬这个被称为商界的“奇女”,终于落网,这也验证了那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她活跃商场多年,骗案累累,却又屡试皆爽。

尽管官司缠身,但仍能镇定自若,高谈阔论,谈笑风生,操纵一个又一个骗局,将一笔又一笔巨款收于囊中。

此外,温瑞芬还利用商业纠纷案混淆视听,她打的如意算盘是,即便是民事案件输了,大不了将公司关闭,另起炉灶。

温瑞芬在出庭时依旧腰板挺直、镇定自若,也许正应了那句俗语:假话说多了,连自己也相信是真的了。

来源:殊书观察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