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大型纪实创投节目《赢在AI+》聚焦“高校力量”,来自清华大学、厦门大
今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大型纪实创投节目《赢在AI+》聚焦“高校力量”,来自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青年学子携AI科研成果逐一登场,以青春之志描摹2050年中国AI的壮阔图景。
其中,来自厦门大学的AI创想者谢奕浓、陈凯彬、李法君,从蝴蝶翅膀上找到灵感,他们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发现,蝴蝶翅膀呈现的绚丽色彩,是其特殊的纳米结构对光的反射。利用这一纯物理光学机制,他们研发出病理界的“拍立得”,在不损伤病理组织的前提下,借助AI技术对肿瘤病理结果进行虚拟染色,将检测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5分钟,体积缩小至1/10。在生命的紧要关头,轻薄的光学载玻片以微小之躯,为患者和医生争取宝贵的时间,带来新的希望与可能,这也或将掀起一场医疗检测的革命风暴。
他们的“AI+病理”检测技术,依托其全球领先的微纳光学生物芯片平台,结合微纳光学设计、微纳加工与智能算法,构建了从数据采集到分析的全流程闭环。这一技术不仅可应用于病理诊断,还可拓展至药物研发、基因检测等领域,为精准医疗提供强力支撑。
图右一为谢奕浓
最终,他们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在场院士专家、行业领袖、知名投资人的高度认可,以87.2分的出色成绩,与来自深圳禾思众成科技有限公司的AI创享者并列本期节目排行榜第一名。
他们的优异表现不仅获得了专家的肯定,也引起了投资方的浓厚兴趣。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盛希泰在点评时表示,“AI+医疗”是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在他看来,迪力芯等参赛团队展现出的技术创新实力和商业化前景令人瞩目。这些团队将实验室里的前沿技术真正转化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一实践也充分体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
谢奕浓,厦门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在站博士后,深耕电磁波与微纳物质相互作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为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
来源:东山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