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专家称,陈丽君说错了,之后道歉了,“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他在指出演员常识性错误后,遭到粉丝网暴。不得不说,网暴,很不可取,值得挞伐!
谦虚使人进步,这一点,对谁都一样!
文 | 姜浩峰
越剧演员陈丽君道歉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一档访谈节目里,她称贾宝玉为“长子长孙”,这一表述引发热议。
从陈丽君的道歉,当然可以看到,她认识到这句话错了。错了就认,道歉挺好。
陈丽君演出照 图:陈丽君微博
但问题在于,有红学专家对此事有些看法。
一方面,专家称,陈丽君说错了,之后道歉了,“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他在指出演员常识性错误后,遭到粉丝网暴。不得不说,网暴,很不可取,值得挞伐!
但另一方面,专家还称:“了解经典作品应该通过阅读原著,而不是依赖于影视剧等改编作品。社会公众人物应以身作则,倡导良好的阅读风气。陈丽君的事件,或许也可以成为一次机会,提醒更多年轻人去接触和阅读经典文学。”
当如何理解这位红学专家之言,又如何看待戏曲演员说错话?笔者有些话不吐不快!
01
首先,陈丽君作为一名名气渐旺的青年演员,且是因在越剧节目中饰演宝玉而更为观众所知者,称贾宝玉是“长子长孙”,肯定是说错了。毕竟,据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比较一致的内容:贾宝玉还有个哥哥贾珠,是宝玉和元春的胞兄。且在贾家来说,宝玉的父亲贾政本身也不是长房。
反正贾宝玉不是贾家长子长孙。但确实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男主人公,或者说男一号。因此,不能排除陈丽君在接受采访时口误,按她自己的话说,嘴和脑子当时没站在同一战线上。她道歉时也提到,“我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我想可能我们并不是不能犯错,而是知错就改”。
陈丽君在节目中出现口误
作为公众人物,这样的认错态度,应该算是挺诚恳的了。
毕竟,她之口误,似乎也不是在直播节目中呈现。也就是说,这段话最终推向广大观众,节目编导、审核,以及或许还有陈丽君方面的拟稿人员等等,未必没有责任。某种程度上来说,陈丽君在代表整个节目制作方道歉。
通过这次口误,或者说说错话,令演员、制作团队等等,都能够明白,搞清楚情况再发言,相当重要。针对公众的发言,需要三思而言;针对公众的节目,需要仔细三审三校。当然,这些话,笔者也是对事不对人。毕竟,孰能无过?
02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其次,专家称,“了解经典作品应该通过阅读原著”,这句话未必没有歧义。在相关报道微信版中,笔者曾跟帖询问,《红楼梦》哪本是原著?
当然不是专家回答,而是小编回帖答道:在版本选择上,推荐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20回本《红楼梦》,这部书以庚辰本为底本,以其他各种脂批本为参校本编著而成,保存较为完整,且经过红学界专家的校对,对原著中的许多生僻字词和难懂的句子做了注释,便于读者理解。此外,岳麓书社出版的《红楼梦脂汇本》80回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适合喜欢深入研究红学的读者。
由这一段问答可知,小编也搞不清哪本是原著。否则也不会出现“对原著中的许多生僻字词和难懂的句子做了注释”这样的话。
总感觉,专家所说“通过阅读原著”,起码在针对《红楼梦》这部小说来说,也未必没有小瑕疵,或者说,还是有所疏漏!
毕竟,《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传抄之际,又有诸如《情僧录》《风月宝鉴》《金玉缘》乃至《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不知是否有专家能考证出曹雪芹写作时,可曾定名“红楼梦”?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内容
且原本学界认为的程高本《红楼梦》,究竟怎么回事,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正是这位提出“了解经典作品应该通过阅读原著”的专家,近年来就曾表述:“胡适曾提出后40回的作者是高鹗,但根据现有史料,在高鹗印刻120回本的《红楼梦》之前,足本《红楼梦》已经流传在外,这证明了后40回的作者不是高鹗。因此现在学界的共识是,《红楼梦》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为‘无名氏’,里面掺杂了曹雪芹的部分原稿。高鹗虽然不再被认为是《红楼梦》续篇作者,但我们需要承认他在编辑、整理后40回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中也不难发现,曹雪芹本人肯定没通读过120回本的《红楼梦》。至于脂砚斋何许人也,学界更是有不同的说法。《新华文摘》前些年曾刊登一篇文章,论述脂砚斋就是曹雪芹。但这一点并未得到当下学界普遍认可。
那么,如今的朋友究竟去读哪本“原著”为好呢?哪怕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版本,也有繁体字竖排版和简化字横排版。感觉“建议读一读《红楼梦》小说”比说“读原著”要恰当。
人民文学出版社上世纪50年代根据程乙本出版的《红楼梦》
其实,中国古代传奇、小说、话本等等的发展历程中,不少作品的定本过程相当复杂,不能轻描淡写地用“原著”一词一笔带过。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受到了说书先生的影响,有些作品又由话本到小说。倒是《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更似如今的小说创作过程。只不过传抄期间,有些“共创”的意味在其间,也就是各路文人齐齐下场,有时候都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参与写作者还是编辑者。长期以来,比较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也是一些红学研究者、爱好者的人生趣事。
03
至于演员来说——
要知道老底子知名演员、大咖,未必识字!但不识字的演员戏唱得好的大有人在!
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如今,演员的学历普遍有大幅提升。再说,增加文化修养,本就该是文艺界人士共同的追求。
新凤霞能从不识字的演员而后成为报纸副刊咖——专栏作家,是一个例子。据说赵丽蓉也曾经不怎么识字。但这位评剧演员因央视春晚出演小品而红后,在1996年春晚上表演《打工奇遇》时当众写下“货真价实”几个字,令不少对她略有了解的人颇为震惊。赵老师写的字,竟然这么好!比起当年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时出演车迟国王后时需要别人帮忙读剧本,赵老师的进步可真大啊!
赵丽蓉1996年春晚演出时现场书法
其实,对于演员来说,就该学习赵丽蓉这股不服输、不断追求的劲头。
在此还是要说,无论专家学者还是演员,各行各业人士,你我大家,不要怕犯错,而是该注意在媒介发达的当下,尽量做好事前准备再说话;万一犯错,勇于承认,并弄通弄懂错误点,也算一种学习。
谦虚使人进步,这一点,对谁都一样!
来源:新民周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