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城市社区的黏合功能被消解,社区逐渐演变为“陌生人社会”,很多人在小区常常见面,却没说过话,大家对“附近”的关注越来越少,地理意义的“附近”已经转化为数字意义的“附近”。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城市社区的黏合功能被消解,社区逐渐演变为“陌生人社会”,很多人在小区常常见面,却没说过话,大家对“附近”的关注越来越少,地理意义的“附近”已经转化为数字意义的“附近”。
现代化让我们彼此离得更近了,又似乎离得更远了。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写作指津]
本题结合现代文阅读I中提到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典型问题来设题。材料指出当下城市社区主体间关联较少,常常见面却没有说过话,成了社区里“最熟悉的陌生人”。相比于乡村“熟人社会”邻里交往的热络,城市社区主体对“附近”的关注和了解较少,和附近的人缺少交流、信任、合作。考生可结合这一现象折射出的问题展开思考。
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社区主体流动性增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一代习惯通过网络关注远方的人或事,常常借助导航、快递、外卖、直播等现代便捷方式和外界建立联系,却让“附近”的情境渐渐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大家可能了解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却对身边的人和事知之甚少,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正在被网络交往代替。
“附近”发生的事更贴近我们生活的“常态”,剥离了“附近”具体的人和事而更关注抽象、遥远的人和事,会让人与人之间渐渐失去信任感,缺乏真实的情感慰藉。大家习惯了用没有感情的技术工具作为联系的桥梁,让原本丰富而真实的“附近”变得空洞、乏味。
技术带来了便捷,也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淡化。人类社会需要温暖的守望相助,需要真切的情感沟通,需要我们用眼睛去洞察周围,用心灵去体悟情感,用行动去触摸附近。我们认知世界的起点是“附近”,从真实的生活体验出发,与“附近”的人交流,建立持久的联系,解决“附近”的问题,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世界。
写作时可议论,也可叙述。可采用层进式结构,从日常生活出发,思考导致这一现象的多元因素,分析不关注“附近”会对生活产生什么影响,进而提出改变这一现象的对策。写作时不可一味批判网络的弊端,网络只是“附近”消失的一个原因,也不要完全否定对远方的关注,“附近”和“远方”一同构筑了完整的世界。
[参考立意]
①关注身边,重建“附近”。
②莫让“附近”消失。
③心怀远方,不让“附近”“走远”。
④远方风景固怡人,身边烟火亦可亲。
参考例文心怀附近行稳致远
(文题,就是文章的定海神针)
考生
云看展、云看戏、云旅行,云游故宫吸引大量青年一睹远方故宫风采。在数字传媒技术极端发达的今天,青年的生活好似一切都不再狭小,远方亦非天涯。(列举社会现象,凸显“云”时代的特征:远方的一切似乎触手可及,暗含“附近消失”的现状,体现作者的构思和匠心)
但却偏偏忘了“附近”。(紧接上文,联系材料)对于青年而言,附近并非真的消失,而是客观上作为地理范围存在着。附近在青年的主观认知上被选择性忽略,相较于异彩纷呈的远方,蝇营苟且的附近被压缩到墙角,因此而“消失”。(表明“附近的消失”产生的主观原因)
远方的喧闹与繁华剥夺了青年人太多的注意力。有了科技的助力,现代青年突破传统小农社会的封闭性,再加上青年与生俱来的活力和对世界的好奇,往往会不自觉地趋向日新月异,新奇新鲜的大都市。(分析“附近的消失”产生的社会原因,与上面的两段内容互相补充,丰富了文章内容,让文章论述走向深入)
而这恰恰是这个时代大多人的问题所在,也是青年所要克服的问题。(过渡自然)人性中猎奇追求新颖的欲望不可避免,但青年不可因此而抛弃“附近”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因为这是我们青年在偌大社会中的最初发展的起点。(“起点”是对“附近”的妥帖表达,不容易引起误解)我们所生活的“附近”,包括亲人、邻居、以及各种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定义了我们是谁,我们将走向何方?没有了生命成长的最初起点,我们就难以找到回家的路,进而在内心感到漂泊和虚无。(进一步阐述生命发展的起点对人生的意义,强调了“附近”对生命个体的重要价值)
人们所说的“空心病”,恰恰正是这种内心虚无的表现。(承接上文,指出导致“空心病”的原因,形象阐明“附近的消失”给人带来的危害)在关注远方,忽视附近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冰冷的电信号传输中缺失。而这份温情恰恰是青年人心灵成长的重要养料。如果培育一株苹果树,不给它施加足够的肥料,结出的果实往往是干瘪苦涩的。(通过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写出“附近”对青年心灵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与上一段落内容前后呼应,凸显了“附近”对生命个体的重要作用,深化了文章中心)空心病,空的正是滚烫烫的温情(照应本段开头,强化论述效果)。所以,我们需要用心去体察身边的诸多美好:比如你在饥肠辘辘时突然闻到附近人家飘来的饭菜香,比如你在满身疲惫时收到对面陌生人送来的浅浅微笑,比如你在小巷的转角回望母亲送你出门时的殷殷目光……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小美好让我们漂泊无依的心灵找到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带着温暖走向远方。(落实具体的细节,让“附近”那些容易被忽略、漠视、淡化、模糊的温情不再消失,沉淀为心灵成长的滋养。既照应上文又深化文章主旨)
或曰:网络阻断了青年与附近的联系,那么远离网络就可以尽善尽美的感知现实吗?(与下文形成一问一答的形式,引人思考)
其实不然。附近的消失,更深程度上源于青年人主观上追求外拓和伸展,源于青年积极向前看的向上性。(语言表达凸显作者思想的闪光之处)网络在其中有很大的助推作用,但终究只是助推。况且,完全断绝网络,与远方隔离也不意味着就能注重附近。过分压制青年外拓发展的天性,也将带来对附近的偏见与漠视,无益于更好的前行。(观点具有思辨性)
人生海海,泛舟远行的我们需要心怀生命最初的细腻温情,坚定守好心灵的方向,在风雨来袭时不做“空心人”,不犯“空心病”。我相信,我们定能行稳致远。(收束全文,再次强调处理好“附近”与“远方”的关系,表明作者立足当下,走向未来的美好期许)
点评
“心怀附近,行稳致远”是标题,也是观点与态度,更是策略与目标。文章依此标题循序渐进,在阐释“附近”的意义过程中,理清了“附近”和“远方”关系,明确了让心灵不再虚空,不犯“空心病”,不做“空心人”的态度,鲜明表达了作者“心怀附近 行稳致远”的中心观点。特别是关于“空心病”现象及其原因的深刻分析,让文章迈上新台阶。倒数第二段关于青年为何追求远方的深层原因透析非常精辟,富有思辨性,展现了文章个性化的思想光芒。
来源:老熊作文高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