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对手美的海信牵手,长虹海尔老板华帝万和转型松下康佳渡劫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8:49 1

摘要:日高槐影直,风细竹声疏。本周,家电行业最大的新闻有“一大一小”两件:大事当属美的集团与海信集团同时官宣,双方达成战略合作,这就意味着2家企业的合作内容多、合作面广,而且基于互惠互利下的信任拉通,相信不只是业务、能力的协同,还有资本的纽带;小事当属日本百年企业松

日高槐影直,风细竹声疏。本周,家电行业最大的新闻有“一大一小”两件:大事当属美的集团与海信集团同时官宣,双方达成战略合作,这就意味着2家企业的合作内容多、合作面广,而且基于互惠互利下的信任拉通,相信不只是业务、能力的协同,还有资本的纽带;小事当属日本百年企业松下,宣布新一轮的重启计划,裁员1万人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电视机、厨房电器等家电业务,是卖是退只是时间问题,表明松下在全球家电产业基本面临边缘化的趋势了。

刚过去五一假日市场,很多家电厂商再次见识了“节假日消费”的惨淡与市场竞争与抢夺的无奈。一些家电厂商说,没有最差只有更难更苦。对此,家电圈想说,接下来的618大促,大家也不能期待太高,更不能疯狂内卷,能打则打,不能打就撤退,市场永远是在变化中孕育机会的。所以,“活下去”守好企业的经营红线,比什么都重要。

相对于2024年的财报,进入2025年之后,相对于大家电企业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业绩继续增长,老板、华帝等厨电企业,以及九阳、小熊等小家电企业的市场业绩明显承压。这意味着,今年家电市场的发展还将继续呈现新的变化,洗牌与重组会在全行业展开,所有企业必须要以“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对于很多家电厂商来说,在今年市场的经营和发展业绩,完全取决于对市场的态度、用户的认知,以及企业团队的执行力!没有一帆风顺的市场,只有不断努力的付出!

政策助力五一以旧换新市场走稳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四天,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356万台,带动销售119亿元;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242万件,带动销售64亿元。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效,截至4月27日24时,超1.2亿人次享受到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7200亿元。

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速达到19.3%。中国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巨大,且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广东近日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618节点公布电商年中大战再起

五一假期过去没几天,天猫、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已公布“618”大促节奏,全力备战这场年中购物狂欢。三大电商平台在通过丰富玩法、巨额补贴和流量支持吸引用户与商家。对于家电企业而言,这是冲刺年中销售额的重要契机,需要利用好平台资源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电商行业的年中激战也将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与变数。

天猫第一波抢先购将于5月13日晚8点开启预售,玩法大幅简化,仅设置“官方立减”这一官方玩法,基础优惠八五折起,最高立减可达50%。抖音电商召开“抖音商城618好物节”招商大会,活动从5月13日0点起,持续至6月18日24点,延续“立减折扣”“一件直降 等玩法还将投入亿元级现金补贴与千亿量级流量资源。快手电商召开“破峰2025”商家大会,“国补”可与跨店满减、大牌大补、口令红包等多种补贴叠加,且补贴高达20亿元。

美的牵手海信集团互利共赢破局

在愈发激烈的家电市场中,合作共赢已是常态,但曾经针锋相对的家电巨头的战略合作还实属罕见。近日,美的集团与海信集团达成了战略层面的深度合作,且合作范畴远不止于业务层面。从双方公开官宣的合作内容来看,主要涵盖两个关键部分:一是双方将围绕AI应用、全球先进制造、智慧物流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二是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复杂新局面,双方会在绿色工厂、工业互联网、全球产能布局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海信集团与美的集团从家电业务上的强劲竞争者和挑战者到“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的转变,折射的是双方快速打开市场经营新格局的需求之迫切。对海信而言,亟需一次消费业务的拉通与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对美的集团而言,在B端业务和海外市场的拓展上,其格局和野心已然不设限。对中国家电企业而言,这样的视野和格局对应该全球化的挑战具有积极意义,为海外市场拓展带来更大的可能。

海信贾少谦称长期主义要承受阵痛

在远东控股集团40周年庆暨企业家论坛上,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表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与挑战下,“长期主义”这一理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长期主义者,必是乐观主义者;长期主义,是坚定做难而正确的事;长期主义,是在坚守根本中不断求变。

作为消费电子企业,海信身处高度竞争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正从三个方面推进变革:坚持高端化转型,推进组织变革,加速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经营中,选择正确的道路往往需要克服人性的弱点,承受短期阵痛。”贾少谦表示,面对流量诱惑时坚守用户价值,面对规模扩张冲动时保持理性,面对短期利益时守护品牌根基,这些都是长期主义者的必修课。

美的集团要分拆安得智联赴港上市

美的集团宣布,拟分拆旗下智慧物流板块安得智联赴港交所主板上市。这是继2023年筹划深交所上市未果后,美的集团调整资本路径的重要动作,亦是其近年来加速B端业务转型、优化资产结构的又一关键落子。公告称分拆完成后集团股权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且仍将维持对安得智联的控制权,而安得智联是其打通“制造+物流”一体化供应链闭环的一环。

安得智联选择港股上市,标志美的集团开始进行系统性拆分产业服务的动作。当前美的集团市值约5700亿元,但作为综合性产业集团,其多元化业务板块的估值逻辑存在差异。安得智联所处的智慧物流赛道,近年来因产业升级需求和政策推动持续升温,分拆后安得智联有望脱离美的集团传统制造业估值框架,获得更高市场溢价,其独立发展也打开了更大想象空间。如上市成功,美的大股东何享健家族上市版图将扩容至10家。

长虹美的成立新公司发力智慧家居

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普及,智慧家居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也成为家电企业争抢的新阵地。广东美的智享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成立,由美的集团旗下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中山长虹智慧家居有限公司成立,由四川智易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后者由长虹美菱、四川长虹共同持股。或许将成为智慧家居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引发行业内的深刻变革。

美的集团的人形机器人也有了重大突破。近日,美的人形机器人已正式进入湖北荆州的洗衣机工厂“打工”,首份工作是巡检,负责信息收集、设备维护等常规性工作。此外,美的人形机器人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进入线下门店,用于商业导览、制作咖啡等场景。美的正积极推进家电机器人化战略,将机器人和AI技术落地运用到空调、洗地机、烤箱等产品,比如说探索扫地机、洗地机和机械臂形态的融合创新。

海尔在中国市场引进PROFROID

全球气候变化议题的拓展,正倒逼暖通领域高碳难题的破解打开新思路。用CO₂制冷代替传统制冷剂,将其转化为稳定、高效的制冷解决方案,是海尔旗下PROFROID给出的答案。2025中国制冷展期间,PROFROID举办全球品牌发布,海尔正式将PROFROID推向中国市场,目前已发布多联机、热泵和集成机房三大新品方案,最终形成制冷产品的全场景覆盖。

PROFROID本次发力中国市场,除了持续深耕冷藏冷冻行业外,产品矩阵与技术实力将迎来全面升级,CO₂应用技术即将在中国暖通行业落地,同时基于“与建筑共生,与环境共融”的理念,用欧洲工艺设计,融合建筑美学,为国内市场带来更加绿色的建筑设计转型方案。这也意味着海尔在全球环保制冷新技术中的“领跑者”地位进一步提升,并开启一场重塑千亿级产业格局的“绿色革命”。

美的海尔格力海信一季报飘红

行业巨头2025年一季度财报相继出炉。美的集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总营收达到1284亿元,增长20.61%。归母净利润为124.22亿元,增长38.0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得益于其多元化业务战略的推进和协同发展,美的集团不仅在国内市场地位稳固,在全球化布局上也具有显著成效。

海尔智家2025年一季度同样表现出色:营收为791.18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为54.87亿元,同比增长15.09%。其增长主要得益于其高端品牌卡萨帝的强劲表现以及全屋智能生态的构建,加上全球化布局的持续深化,打开了更多新兴市场增量。格力电器一季度也交出不俗成绩单:总营收为416.39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母净利润实现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格力电器的增长主要受益于空调内销市场的复苏以及高端化策略的实施。

海信家电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营业收入248.38亿元,同比增长5.76%,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4.89%;扣非归母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增长20.27%。这一业绩是海信家电自2002年一季度以来的同期最佳表现,通过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构建内生动力,深耕AI技术重构产业价值链,推动企业长期稳健增长。

康佳集团易主后一季报明增实亏

老牌家电企业深康佳A在连续巨亏后迎来转机,华侨城集团重新“掌权”近十年的节点上,传来了易主的消息。深康佳A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将变为磐石润创,实控人也由华侨城集团将变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最终控制权仍归属国资委。同日,深康佳A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5.44亿元,同比微增3.32%;归母净利润9,481.07万元,同比扭亏。

从数据看,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结束下行趋势,迎来双增长。但不少人认为,深康佳A“盈利”成色堪忧,非经常性损益“粉饰”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对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会计核算方式变更,产生非经常性损益5.35亿元。若扣除该部分收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41亿元。从一季报财务数据看,公司面临着“存贷双高”、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应收账款与存货高企等问题。

老板电器华帝股份一季报承压

厨电行业整体承压的新形势下,领军企业的发展呈现新变化。老板电器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24年实现营收112.12亿元,同比微增0.1%。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0.76亿元,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双双承压。可喜的是,老板电器AI赋能和高端化战略转型取得突破。

厨电企业的另一巨头华帝也并不轻松。华帝股份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2.60亿元,同比下降8.80%;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下降14.33%。2024年全年业绩稍好,华帝全年总营收为63.72亿元,同比增长2.23%,归母净利润为4.85亿元,同比增长8.39%,自2023年以来已连续2年盈利。在行业整体低迷的环境中,厨电企业压力不可谓不大,转型升级已经箭在弦上。

扫地机器人企业加速三强争霸

面对2024年竞争的激烈,科沃斯交出不错的成绩单。科沃斯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总收入达165.42亿元,增长6.71%;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增长31.70%。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8.58亿元,增长11.06%;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增长59.43%。科沃斯加快产品布局,提升新品占比,积极拓展海外,在收入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实现业绩弹性逐步释放。

资本市场消息,石头科技正考虑今年在香港发行股票,以筹集至多5亿美元资金。不过,目前该计划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石头科技尚未正式聘请银行机构来推进相关上市筹备工作。石头科技早期获得了小米公司的投资支持,2020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启在资本市场的新征程。若此次发行股票计划顺利推进,将为石头科技带来新的资金支持,助力其业务发展。

另一扫地机器人企业追觅,近日举办“和觅想家,同创梦想的家”为主题的2025年首场用户沟通会,邀请清洁电器核心用户群体参与,以“用户共创”为核心为新品研发提供思路。追觅重视用户需求,每年举办多场创新预研产品沟通会,还在全球范围内选取社群互动频繁的深度用户,为其提供产品公测、创新提案评审等权益,以此深化用户共创产品研发,赋能全屋智能生态。

万和营收利润双增帅丰量跌利亏

万和电气发布2024年年度财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2024年,万和电气总营收73.42亿元,同比增长20.29%;归母净利润6.58亿,同比增长15.73%。2025年一季度延续这一增长态势,一季度营收22.95亿元,同比增长15.94%;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8.01%。通过产品驱动、效率增长、数智升级、全球运营等关键举措协同发力,万和电器实现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逆势突围。

集成灶企业帅丰电器则大幅失速,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895.06万元,同比下降58.31%;净亏损128.83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223.34万元。2024年全年同样是营收利润双降局面,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4.3亿元,同比下降48.29%;归母净利润为6030.06万元,同比下降68.21%。在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帅丰电器的分红方案更增加现金流压力,影响未来经营和发展。

九阳小熊飞科一季报遇阻

九阳股份公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为20亿元,同比下降3.2%;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下降21.9%。业绩公布后不久,九阳股份再发公告称,郭浪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总经理职务暂时由公司财务总监阚建刚代行。郭浪2022年12月出任九阳股份总经理,任职两年九阳业绩逐年下滑。

小熊电器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3.20亿元,增长10.58%;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降13.96%;相比去年业绩承压,今年营收同比增长、净利率环比改善,小熊电器释放全新增长的积极信号。当前,小家电市场正加速向价值竞争、品质竞争的方向快速突破。

飞科电器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1.47亿元,同比下降18.03%;归母净利润为4.58亿元,大幅下降55.10%。这是飞科电器自2016年上市以来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跌回了10年前的水平。尽管公司在品牌升级、产品创新和渠道改革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业绩表现依然不容乐观。

松下重组计划启动全球裁员1万人

2025财年启动重组的松下再次传出重磅消息,宣布全球裁员1万人,其中海外裁员5千人,裁员人数相当于公司总人数的4%。此前松下还对外披露改革计划,将电视、厨房家电、工业用马达、车载零部件明确为“问题业务”,即盈利性差或成长性不明确的业务主体,未来的出路将是退出相关产业或出售相关业务。

除了明确要处理的电视业务、厨房家电业务之外,近年来松下在家电市场上的冰箱业务、空调业务,以及洗衣机业务,甚至上游的冰箱空调等制冷电器的核心部件压缩机业务,整体竞争乏力,在一线市场上已经不具备与中国的海尔、美的、海信等同行们,正面竞争的实力和优势。此次裁员背后是松下家电业务乏力、新业务承压。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来源:家电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