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风日产N7:性价比刺客的AB面当我在4S店第一次见到实车时,4930mm的车身带来的压迫感完全不像11.99万起售的车型。特意带着卷尺实测:后排纵向空间达到980mm,配合日产祖传的零重力座椅,大腿承托确实比同价位竞品更到位。
最近深度试驾了三款日系新能源车型,这些定价12-15万的产品,正在用独特的生存智慧挑战着市场认知。
▶ 东风日产N7:性价比刺客的AB面
当我在4S店第一次见到实车时,4930mm的车身带来的压迫感完全不像11.99万起售的车型。特意带着卷尺实测:后排纵向空间达到980mm,配合日产祖传的零重力座椅,大腿承托确实比同价位竞品更到位。
不过真正让我惊讶的是车机系统的进化速度。手指刚触碰到15.6英寸中控屏,内置的NISSAN Connect 3.0系统立即响应,连续说出"打开天窗、空调调至22度、导航到静安寺"三个指令,系统都能准确识别执行。只是车展展车曾出现过的屏幕反光问题,在量产车上依然存在。
续航方面实测数据:城市道路(气温28℃)实际续航达成率87%,但在高速工况(120km/h)下骤降至71%。对于这个价位的车型来说,快充30%-80%仅需28分钟的表现倒是超出预期。
▶ 丰田bZ3:混血选手的生存之道
握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方向盘,我忽然理解了丰田的转型策略。比亚迪刀片电池+丰田品控的组合,在连续三天的高温测试中展现出稳定性:表显续航513km的车型,实际行驶了402km(含30%高速路段),表显剩余续航与导航预估值偏差仅3.2%。
但智能化方面的妥协显而易见。当我在高架路上测试L2级辅助驾驶时,系统对加塞车辆的识别总比新势力车型慢半拍。不过这种保守策略反而适合那些刚从燃油车转型的用户——实体按键保留率达到60%,空调旋钮的阻尼感甚至比凯美瑞更细腻。
▶ 马自达EZ-6:驾驶者之车的电动转身
按下增程版车型的启动键时,模拟声浪让我会心一笑。长安蓝鲸动力与创驰蓝天调校的融合,在杭州梅灵山路上展现出独特魅力。入弯时的转向精准度依然很"马自达",但电池组带来的低重心优势,让这台中型车比阿特兹少了些推头倾向。
实测增程器介入时的噪音控制值得点赞:时速80km/h下,座舱噪音仅比纯电模式高2.3分贝。不过后备厢地台比燃油版车型高出7cm,搬运大件行李时需要多费些力气。
必须提醒的是,三款车型的智能驾驶系统都较为基础,若对高阶智驾有强烈需求,建议还是关注新势力车型。不过对于更看重机械素质与品牌背书的消费者,这些合资转型之作或许能带来意外惊喜。
在回程的高铁上,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各色新能源车,我突然想起马自达工程师说过的话:"电动化不应该是驾驶乐趣的终结者。"或许合资品牌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来源:怀旧音乐馆卖车载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