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染发剂被曝含致癌物,看看你正在用吗?转告父母:谨慎购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09:48 1

摘要:染头发这事儿,看起来像是爱美,其实背后藏着不小的健康账单。你以为只是换个颜色,殊不知有些染发剂里藏着“化学地雷”。

染头发这事儿,看起来像是爱美,其实背后藏着不小的健康账单。你以为只是换个颜色,殊不知有些染发剂里藏着“化学地雷”

不是危言耸听,是真的有研究指出:市面上常见的五类染发剂,竟然含有致癌物!

别急着关掉文章,咱们今天不讲大道理,不玩专业术语,只讲人话,拆开这些染发剂的“秘密配方”,告诉你它们到底咋回事,怎么个“毒”法,最重要的是——教你怎么避坑,避得明明白白。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些染发剂到底“毒”在哪。

1.对苯二胺(PPD):染发界的老戏骨,风险也老高

这东西是染发剂里的主角——没它,黑不出头发的黑。可惜它的副业是:致癌、致敏、诱发免疫异常。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PPD可增加膀胱癌、淋巴瘤等风险。它伤害头皮,还可能通过毛囊、破损的头皮进入血液,进而影响全身。

想象一下,你涂在头上的颜色,不只是“上色”,还是在给自己植入一个定时炸弹。

2.煤焦油染料:听起来像工业废料?其实你可能用了很多年

煤焦油不是石油,是煤炭高温分解后的产物。它含有多环芳烃(PAHs),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定义的一级致癌物。

这些东西在工业上都得戴防毒面具才能接触,可它们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一些染发剂成分表里,化名“色素CI开头的一长串数字”。

别小看这些看似无害的编号,它们可能让你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毒素,悄悄埋下病根。

3.硝基苯:它不光是炸药原料,还是一些染发剂的“提亮剂”

硝基苯能让颜色更鲜亮,但它对人体的伤害也很“亮眼”。它会影响血红蛋白,使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严重时甚至引发中毒性肝炎。

很多人染了头发后觉得“整个人都不舒服”,不是心理作用,而可能真的是身体在报警。

4.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塑化剂的“变身术”

你以为这东西只出现在塑料瓶里?错,它也潜伏在一些染发产品里,用来改善质地、延长保存期。

问题是,这类物质会干扰内分泌,尤其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儿童的发育影响极大,甚至被怀疑与乳腺癌、前列腺癌有关。

这就像请了个看不见的“内鬼”,天天在你身体里捣乱。

5.甲醛释放体:你以为只存在于家具?其实染发剂也有

有些染发剂为了“定色”更牢,添加了缓释甲醛成分。甲醛的坏名声无需多说,它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长时间吸入或接触皮肤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甚至诱发癌变。

更可怕的是,它不像颜色那样看得见,它是气体,你根本闻不出来。

很多人以为染发就是坐在沙发上、涂点膏、静静等个20分钟。其实整个过程像极了一场化学实验:

挥发的气体会被你悄悄吸入;

染料渗透进头皮,绕过肝脏的“第一道防线”;

化学物质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尤其是家里通风不好的浴室,等于你在一个密闭的“毒气舱”里静坐半小时。

更别说父母辈那一代,有些人一年染六次八次,甚至一个月染一次,为了“不显老”“不被同龄人比下去”,结果把自己染进了医院。

不是所有染发剂都有毒,但这5类,你真的得注意了:

1.“永久染发剂”——颜色持久,毒性更持久

这类染发剂通常含PPD和氨类物质,颜色是持久了,但对身体的“持久伤害”也不容小觑。

2.“黑发专用染发剂”——黑得越浓,毒得越深

很多号称“黑得自然”的产品,其实是加了大量煤焦油染料和化学增色剂。颜色越深,毒性越强。

3.“快速染发”——10分钟搞定?那是毒素更猛!

为了快速上色,这类产品常添加高浓度的化学促进剂,刺激性强,对皮肤、呼吸系统伤害大。

4.“植物染发”不等于全植物

别被“植物”两个字迷惑,很多打着“天然”的旗号,其实只是加了一点植物提取物,主成分还是化学染料。

5.“电商爆款染发膏”——销量高不代表安全高

网红产品、三无产品泛滥,很多根本没有经过正规检验,连成分表都模糊得很,安全性无法保证。

别说“那我就不染了”,现实是很多人确实有染发需求。怎么在尽量安全的前提下操作?

一、认准成分,避开高危物质

不看广告看成分,下面这几项如果在成分表里出现,立刻放回货架:

对苯二胺

煤焦油染料(CI开头色素)

硝基苯

邻苯二甲酸酯

甲醛释放物

如果你看到这些字眼,就像看到蟑螂一样,赶紧远离。

二、选择“半永久”或“物理型”染发剂

这类产品颜色不如永久型持久,但相对温和,风险小得多。比如植物染粉、植物水染等物理附着的方法,虽然掉色快,但更安全。

三、染发前做皮肤测试,别嫌麻烦

染发前48小时,涂少量染发剂在耳后或手腕内侧,看看有没有红肿、瘙痒。皮肤反应是身体给你的“预告片”,别忽视。

四、染发频率不超过3个月1次

频率越高,风险越大。染发不是“保养”,不能当保健药吃。尤其是父母辈,一定要劝他们别为了一点“年轻感”,把健康透支光。

五、染发时戴手套、开窗通风,减少吸入和接触

一些细节操作能减少大部分风险。别贪方便,素手染发,那是一边“美容”,一边“自残”。

我们不是反对染发,而是反对无知地染发。这不是“吓唬”,而是科学研究的结论。

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告诉父母、告诉身边人:染发不是小事。你染的不止是头发,还可能是未来的健康风险。

现在就去看看你家浴室里的染发剂,拿出来对照一遍成分表。替自己,也替家人,做个明白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王永炎,王秀兰.染发剂中含致敏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10):1312-1316.

[2]李建军,张琳.染发剂中对苯二胺及其安全性评价[J].中国化妆品,2021,49(3):35-39.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染发剂中化学成分的毒性与致癌性研究报告[R].2023.

来源:科普健康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