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者的故事① | “我要让新津的韭香飘到全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09:27 1

摘要:刚接待完客户,倪龙云立刻驱车到田里,查看韭菜长势,和农户商讨种植事宜……联系客户,开拓市场,为农户提供种植指导和帮助,这些,是倪龙云生活的日常。

刚接待完客户,倪龙云立刻驱车到田里,查看韭菜长势,和农户商讨种植事宜……联系客户,开拓市场,为农户提供种植指导和帮助,这些,是倪龙云生活的日常。

2011年,他放弃了原来的农机生意,在家乡新津兴义镇岷江社区转行做韭菜,也正是那一年,“新津韭黄”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此后,他便和“韭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他的带动下,农户们从原来零散的种植方式,走向集约、科学的种植道路。

同时作为社区合作社的销售经理,倪龙云依靠这片土地,让陆游笔下“天下无”的新津韭菜韭黄销往全川乃至全国,也让村民们的土地成了一片片“致富田”。

#1

连接市场与农户

做好产业链的“中间人”

捆扎韭菜,包装好,一把把地放进箩筐里,送上货车,发往眉山那边的客户……

5月8日,早晨7点过,位于兴义镇的成都市兴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冷链分拣中心,倪龙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即使过了立夏,日子依旧是昼短夜长,此时的天空微微亮。

忙活一阵后,货发得差不多了,电话声响,是打算来实地考察的客户,他要准备接待他们,“有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客户几十次。”他说。

聊得很顺利,有望达成合作。随后,他一如往常的来到农户们种植的韭菜田里,查看韭菜长势。作为合作社的销售经理,他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韭菜产品,同时也要保证农户种植的韭菜有销路,有市场。

“种得再好,也要卖出去才行。”他回忆起刚进入这一行业时,一家家地敲开客户的门,和他们谈合作,谈生意,“销路就这么慢慢地打开。”他说,如今这些客户都成了老熟人,每到收割韭菜韭黄的时候,他们的订单总是如约而至。

基于新津优越的地理位置,种出的韭菜洁白翠绿,韭黄色泽鹅黄,叶茎修长,肥美鲜嫩,“质量很好,客户都很放心。”倪龙云说,不过,这么优质的农产品,早些年农户们种植的方式较为零散,“大家种一点儿卖一点儿,挑着扁担赶场的时候去卖。”

不集约化种植,土地效率很难得到最大化,农户们大量种韭菜了,又担心卖不掉,为了解决大家的担忧,他同样一家家地沟通,“合作社统购统销,由我们来帮农户找市场。”他说,现在每天发货1.5万斤左右,“客户都很稳定,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2

让“韭”香四溢产业兴

“为家乡做点事情”

田地里,倪龙云用手拂过青翠欲滴的韭菜,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片土地看着他长大,他也看着这片土地在发展——倪龙云是土生土长的兴义镇岷江社区人,今年48岁的他,没怎么离开过这里。

“在家乡,希望能为乡亲做点儿事情。”他说,在岷江社区,合作社的种植技术和农户共享,“大家遇到种植上的问题了,随时可以问我们。”而他也常到农户家里普及一些农业知识、技术方法,“我不懂的,就请一些专家来。”

除了合作社带来农业指导,天府农博园也常常请专家现场讲授,这也让农户受益良多,此外,兴义镇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着,“路修好了,灌溉系统修起来了,下田更方便了。”

于是,岷江社区的“韭产业”发展良好,这几年,这里的韭菜韭黄种植面积稳定在1600 亩以上,年产量超过6000吨,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在成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被誉为“天府韭村”。

而在种植韭菜韭黄之外,村民们还有一笔加工收入。“从地里割的韭菜,要进行初加工,把坏叶子摘掉,我们拿给村民来做。”他说,村民一天加工韭菜下来,能挣数百元。同时,合作社在忙的时候会招聘村民做临时工,“让大家在农闲时也有活儿做。”

站在田埂上,倪龙云的目光放得更远。“今年,我要让新津的韭香飘到全国!已经去了两次云南,下半年计划去江苏,开拓市场!”他告诉记者,未来,他还计划尝试做直播带货、儿童研学等活动,“探索产业发展的更多可能。”

来源:水城新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