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如火如荼的国内AI智能眼镜赛道不断吸引着各方入局。此前,市面频频传出小米、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科技要入局智能眼镜领域,然而还并未等到这些科技大厂产品面世,却迎来另一科技巨头联想的入局。
眼下,如火如荼的国内AI智能眼镜赛道不断吸引着各方入局。此前,市面频频传出小米、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科技要入局智能眼镜领域,然而还并未等到这些科技大厂产品面世,却迎来另一科技巨头联想的入局。
近日,在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正式推出两款颇具科技感的AI智能眼镜产品——联想Lecoo斗战者G1拍摄类AI眼镜与联想V1 AR智能眼镜,为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注入新活力。
综合信息来看,联想Lecoo斗战者G1智能体AI眼镜聚焦拍摄与AI功能,在硬件配置上,其搭载高通骁龙AR1芯片平台,该平台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能为眼镜的各项功能提供稳定支持。同时,配备索尼IMX681图像传感器的1200万像素摄像头,可满足用户日常拍摄记录需求。
在无线连接方面,该款AI眼镜支持WIFI 6.0和蓝牙5.3,保障数据传输的高效与稳定。此外,内置173mAh电池,搭配5阵列麦克风,能够实现清晰的语音交互。外观设计上,采用半框造型,兼具时尚与实用性。目前,该产品已开启预约,市场定价为1999元。
另一款联想V1 AR智能眼镜,以光波导显示为特色。其采用树脂衍射光波导技术,实现音频一体集成,支持通话、音乐播放等功能;同时,该AR智能眼镜配备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具备多语言翻译、AI问答、AI提词、智能导航等丰富功能,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在续航能力上,充电30分钟即可实现全天续航,且产品重量仅38g,极大提升了佩戴的舒适性与便捷性。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V1还搭载了合作公司创新研发的AR高精度一体化屈光封装及屈光支架定制方案,为不同视力需求的用户提供适配支持。据悉,联想V1将于5月20日开启预约,首发价格为4199元。
从市场角度来看,这两款AI眼镜各有侧重,覆盖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联想Lecoo斗战者G1以相对亲民的价格,主打拍摄与基础AI功能,适合对智能眼镜有尝鲜需求、注重拍摄记录的普通消费者;而联想V1则凭借更先进的AR技术与丰富功能,面向对智能交互和显示效果有较高要求的专业用户或高端消费群体。
两款产品的推出,展现了联想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与技术探索。然而,在智能穿戴设备竞争激烈的当下,这两款产品能否凭借自身特性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还有待市场反馈与用户检验,后续的产品优化与生态建设也将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事实上,除了联想这一国产科技圈的巨头企业外,还有不少科技大厂或许也在“蛰伏”之中,他们或在紧盯AI智能眼镜市场动态,待市场机遇成熟之时进行快速切入。其中,小米或许就是其中一员。
综合市面信息显示,小米AI眼镜在规划上正全面瞄准雷朋Meta智能眼镜,并计划采用高通AR1与恒玄2700的芯片组合。这一组合将赋予眼镜多样的功能,涵盖智能视觉、智能识别物体等,甚至能自动识别餐厅并推送相关实用信息。
据估算,小米AI眼镜的整体硬件成本约为177.5美元。而针对特定需求的电致变色墨镜版与电致变色彩色版,其综合成本则分别达到了约1400元和1700元人民币。
此前信息显示,小米AI眼镜将全面对标Meta Ray-ban,不仅搭载先进的AI功能,还集成了音频耳机模块和摄像头模块,并计划以小米自有品牌的形式推出。同时,小米AI眼镜或会采用“电致变色”技术,有业内人士披露的信息,或是暗示出小米AI眼镜将会与小米汽车采用相同或接近的色系。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有市面消息显示,小米AI眼镜的发布或定在今年5月,次月正式开售。尽管市场信息关于小米AI眼镜发布时间众说纷纭,但猜测发布时间节点集中在今年上半年。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市场或许可以看到小米AI眼镜的真面目。
众所周知,向来小米产品以高性价比著称,未来该产品一旦落地,面向市面销售,或将普惠国内消费者,为市面带来物美价廉的AI眼镜产品。在笔者看来,未来小米一旦产品落地,单凭品牌号召力,或许会极大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不得不说,这是隐形的“颠覆者”,也被国内市场寄予厚望。更为重要的是,为国内AI眼镜市场带来诸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除了小米外,市面还频频传来字节跳动正在研发AI眼镜的消息。消息显示,字节跳动正在研发的某款AI眼镜正在考虑采用恒玄2800+研极微ISP芯片方案。尽管这一方案目前尚未确定为最终方案,但它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恒玄2800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在性能上表现出色。然而,为了满足AI智能眼镜的拍摄功能需求,还需要外挂一块ISP芯片。ISP芯片是专门设计用于图像信号处理的芯片,它在决定主打拍摄类的AI智能眼镜成像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息显示,整体AI智能眼镜的BOM成本有望控制在千元以内,产品零售价也有望做到1500元以内。
事实上,市面传出字节跳动加码AI眼镜的消息的由来已久。去年9月消息,字节跳动成功完成了对开放式耳机品牌 Oladance(主体公司:深圳大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当时行业普遍认为后续字节跳动有望推出AI智能眼镜。
另外,市面还传出了阿里巴巴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AI智能眼镜产品的研发,目前正处于团队扩充阶段。该项目由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天猫精灵业务线主导研发,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推出。
除此之外,目前一些知名企业已推出了AI智能眼镜,诸如,星纪魅族、创维、雷神科技、华为等企业。还有诸多创业企业也在跑步入场发布AI智能眼镜新品。例如,闪极科技、雷鸟创新、INAIR等。
如火如荼的AI智能眼镜赛道似乎成为了科技企业的必争之地。一方面,AI 智能眼镜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技术发展与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接受度提升,其市场规模呈迅速增长趋势。数据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预计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在未来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5年将实现60%的同比增长,并在2025年至2029年期间维持超过6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另一方面,AI智能眼镜被视为下一代超级硬件市场与重要人机交互入口。智能终端竞争的本质是用户入口的争夺,AI时代入口形态向 “自然交互” 转变,AI眼镜能实现语音交互、拍照等功能,通过接入大模型新增AI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操控,实现实时翻译、物体识别、智能问答等,有望成为用户全场景智能助手,掌握这一入口对企业意义重大。
此外,AI智能眼镜为软件厂商提供了端侧AI落地的试验田。一方面,端侧部署要求模型在低算力、高功耗限制下保持高效,可帮助软件厂商进行技术验证;另一方面,眼镜实时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能反哺模型迭代,助力构建数据闭环、巩固技术壁垒。
最后,行业竞争驱动企业布局。当行业内部分厂商在AI智能眼镜领域取得进展,如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出货量可观,会促使其他企业跟进,避免在新赛道落后等。
来源:新浪V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