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尼尔森数据显示,2025年女性消费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但72%的女性消费者认为品牌在“虚假共情”。
女性营销正在经历一场信任危机
尼尔森数据显示,2025年女性消费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但72%的女性消费者认为品牌在“虚假共情”。
当“女性专属”成为消费陷阱代名词,当“独立女性”沦为流量密码,品牌该如何真正赢得女性信任?
今天,我们不再空谈“尊重女性”,而是用实战案例拆解5大雷区以及5个破局之路,给出一份营销人必看的“女性营销”指南。
Part 01
产品上:
从“粉红税”到“真实需求”
黑榜 | 卫生巾品牌信任危机
2024年底,“卫生巾品牌集体塌房”成为社交媒体上热议的焦点,更是引发了女性消费者的集体声讨。以“女性专属”为名虚标尺寸、降低标准时,实质是借性别标签收割溢价。而这次2025年315又曝光了卫生巾等相关品类产品的问题,再次触发了集体信任危机。
卫生巾行业已经“集体塌房”,消费者说全是黑榜,让人无从下手。以至于雷军在直播中询问网友的购物需求时,“希望小米生产卫生巾”的呼声迅速席卷评论区。其本质是消费者对技术型品牌介入刚需品类的期待。
红榜 | 小米su7 Ultra:功能主义突围
01.需求洞察升维
直播调研“女生随身带几支口红”等细节,将防晒需求转化为防紫外线车窗+防晒霜卡槽的技术参数。
02.产品逻辑重构
防晒模块、防滚落卡槽等设计,并非简单迎合女性用户,而是基于真实场景需求(如通勤、育儿)的技术响应。这种“去性别化功能主义”让顶配版su7 Ultra溢价15%仍成爆款。
03.人设与信任资产
雷军从“直男极客”转型为“需求倾听者”,通过快速迭代(如连夜修改PPT增加防晒功能)建立“理工男式真诚”人设,与卫生巾行业的“又当又立”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传统汽车设计中常隐含性别刻板印象,男性导向设计往往强调硬朗线条、深色系配色、“动力性能” ,而女性导向设计突出柔美曲线、粉色系配色、“易操控性”。
小米su7 Ultra的成功证明,产品价值锚定在“解决真实问题”而非“迎合性别想象”,所以用户愿意买单。
Part 02
叙事上
从“刻板印象”到“真实共情”
回顾十多年来的女性营销,一些品牌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始终难以摆脱刻板印象的桎梏。广告镜头总是不自觉地将女性角色框定在厨房、客厅等家庭场景,妻子、母亲、女儿的家庭身份占据绝对比重,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表达几乎被淹没。
黑榜 | 洗衣液品类:“妈妈您先用”
洗衣液包装上面赫然写着“妈妈,您先用”五个大字,左上方标注着“让妈妈洗衣更轻松、更省力、更省心”广告文案,而背景中是多幅独自做家务的女性剪影
这则广告遭万人抵制,暴露了传统叙事的致命伤——用“感恩叙事”美化家务劳动性别化,本质是对女性个体价值的消解。
红榜 | 内外:构建新型女性身份认同
01.反叛性价值主张
解构传统内衣行业“性感即价值”的范式,将“舒适即自由”上升为品牌哲学。
02.多元化审美体系
启用大码模特、妊娠纹模特、乳腺癌术后模特,打破“完美身材”的工业标准。剥离蕾丝等传统性征符号,用莫兰迪色系构建克制美学,产品成为“反媚俗”的标志。
当家庭角色≠女性价值,品牌叙事需要从“歌颂牺牲”转向“尊重选择”。
Part 03
传播上
从“单向输出”到“用户共创”
黑榜 | 护肤品品类:素的,我敢
01.价值观绑架
将「素颜=自信」作为评判标准,忽视普通女性的真实素颜困境(如熬夜肌、痘痘等问题),用精英视角定义普通女性困境,本质是“何不食肉糜”的傲慢。
02.伪素颜消解真诚性
明星“伪素颜”拍摄被批虚伪,触发“价值观割裂”(品牌倡导与实际呈现不一)。
红榜 | 橘朵:452个女孩的「铁皮诗集」
“铁皮”指将彩妆产品使用到几乎见底的状态,代表着某个产品极为好用,被用户极度喜爱和频繁使用。
01.UGC共创
橘朵在5周年这个时间节点,以「铁皮」为切入点,收集了452位真实消费者与铁皮七色盘之间的动人故事,将眼影铁皮与人生里程碑绑定(第一次约会/为妈妈化妆)
02.诗歌营销
征集到的用户故事编撰成诗,发布了9张故事海报,每一张都是普通人实打实的生活切片。
Part 04
价值观上:
从“流量噱头”到“长期主义”
在流量时代,基于贪婪、懒惰、虚荣、窥探、色欲展开的营销,往往能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但长此以往会导致品牌反噬。
黑榜 | 日用品品类:“女人脚臭5倍”
01.用伪科学数据制造性别对立话题
已知:女性细菌繁殖速度5倍于男性
该品牌推得:女性比男性臭5倍
02.长尾伤害
将女性议题降维成流量游戏,忽视价值观与供应链的深度绑定, 在2年后仍有消费者提及其是“侮辱女性品牌”
红榜 | 珀莱雅:“性别不是边界线”的长期主义
01.态度短片:《当她开始打破边界》
跳脱传统女性营销中“赞美力量”的宏大口号,转而聚焦个体生命经验的真实切片如疼痛难忍的更年期女性、疲于加班的职场妈妈,用多元女性群像传递集体困境。
02.用户对话
邀请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3组女性嘉宾:资深媒体人张越、脱口秀演员颜怡、自媒体旅行博主@谁是阿尖,特别策划《她感受,她在场 | She lives, her live》对谈活动。
03.商业沉淀
连续5年推出性别平等主题 campaign(如《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将品牌立场融入产品研发。
Part 05
社会价值上:
从“性别对立”到“平等叙事”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一些“反性别歧视”的广告过多强调结构性困境,可能会进一步加固性别偏见,更容易引发反感和批评。
黑榜 | 某女鞋淘宝店铺的38文案
“这天,应该把所有男的腿平均锯断10cm”
将女性主义窄化为“反男性”,因此既侮辱了男性又挑起了性别对立。
红榜 | 山下有松:去性别化表达
文淇素颜+中性风衣+山顶中轴线构图,隐喻“人与自然的平等”。用东方美学消解性别标签,吸引高净值文化消费群体。
李娜的《坦诚野心》短片聚焦“坚韧”而非“女性特质”,打破“女性必须温柔”的刻板印象。
Part 06
未来趋势:
2025女性营销4大关键词
从「女神」到「人」
好望水“刺头女孩”证明反完美人设正成为新流量密码。
中女经济崛起
山下有松与 85 岁的演员吴彦姝合作,传递「中原质感」的品牌理念,像是古建筑一样,能够经得起时光的考验,以舒展从容的姿态前行。
girls help girls
东阿阿胶520片子展现女性相互鼓励的动情瞬间。
智性审美革命
观夏以文学、艺术、香气与对话为指引,邀请艺术家彭薇、作家余秀华、腾讯网首席制作人陈晓楠等女性创作者们一同,与女性共启“自由与想象”新篇章。
女性营销的终极答案,藏在雷军调研口红数量的显微镜里,在橘朵铁皮眼影的岁月包浆里,在珀莱雅纪录片中更年期女性的皱纹里。
当我们停止讨论“该如何营销女性”,转而去发现”女性正在如何改变世界”,真正的破局才刚刚开始。
此刻思考
你的品牌,是仍在用刻板印象讨好女性,还是在与她们共同重构商业文明的新范式呢?
来源:辰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