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强调“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是重点学习目标和考试内容。
积累与运用文学、名著常识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对文学文化常识部分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强调“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是重点学习目标和考试内容。
【主要题型】
其题型主要有两种。
一是文学文化常识的判断,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查题型。它面广量大,是近年中考中常见的热点题型,也是易失分的题目。
二是融合其它考点在语段语境题目中考查,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结合名著导读出现,难度更大。【命题趋势】
对近年中考试卷进行分析,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常以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方式进行考查,且占比例最大。单纯考查文学常识或文化知识的试题所占比例不多。具体考查点归纳如下:
1.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
(1)识记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国籍)、所属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体裁。
(2)识记教材中涉及的文体知识。
(3)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体知识。
(3)掌握课标要求的名著篇目的基本常识。
2.文化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
(1)能够识记常见的对联、节日习俗、官职名称、天文历法、纪年纪时、风俗礼仪、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桥梁、建筑宫室、汉字书法、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服饰器物、音乐戏曲、武术兵器、饮食起居、科举常识、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识等。
(2)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化常识。
常见的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考点一 文学文化常识
考法一文学文化常识基础选择
1.(2023·青海西宁)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左传》,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就出自其中。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给我椅子”。
2.(2023·山东淄博)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同为新闻作品,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则是一篇新闻特写。
B.王维是唐朝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能诗擅画,《竹里馆》《使至塞上》体现了其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C.对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因其中镶嵌了六个节气名称而妙趣横生。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变色龙》,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一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典型形象,“变色龙”也由此成为这类人的代名词。
3.(2023·辽宁阜新)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我们学过他的诗歌《使至塞上》。
C.《琐记》记述了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他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D.艾青写了长诗《光的赞歌》,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4.(2023·江苏无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在教授《岳阳楼记》时,推荐同学们去参观惠山古镇的范文正公。
B.父亲节将至,有同学在给父亲的贺卡上写道:令尊大人,祝您康健顺意!
C.在“民族魂”主题阅读活动中,小锡推荐阅读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
D.一位无锡籍企业家说道:“我这次回无锡投资建厂,是为了报效桑梓。”
考法二基础知识综合考查
(2023·四川巴中)某校学生开展“爱我家乡·茶话巴中”研学旅行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片小小的茶叶,在新的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一碗浓浓的茗茶,在巴蜀大地千里飘香。这不仅孕育出一方人,还氤氲出一种情。
地处米仓山南麓的巴中,属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种植条件。唐代陆羽《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巴中的产茶,可上溯到《诗经》产生的时期。所产茶叶,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现有巴山老鹰茶、富硒茶、绿茶等……屡获殊荣,炙手可热。如老鹰茶,。
茶,因其清雅高洁的品格,常与文人雅士结缘。在巴中大地上,积diàn出无数与茶有关的逸闻轶事、诗文名联。明末壁山(今通江县,下同)贡生向仕显《食薪茗》:“旗枪犹带一枝雨,萌蕊初含三月烟。”清顺治举人李蕃《壁山春望》:“酒开土瓮因醅熟,茶煮山泉带雪痕。归去已忘天欲mù,儿童欢笑正迎门。”诸如此类浩如烟海的诗文,为茶叶增添别样的魅力。其背后是古人吟赏风物的闲情逸致。
过去,当地茶叶虽也通过米仓古道北运陕西,但毕竟数量有限。而今,在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勤劳睿智的巴中人,助推本地茶叶品牌,走向全国,走出四川,乃至世界。这不是让茶叶成为叫得响的饮品,而是让其成为老百姓腰包鼓的法宝,真正把小茶叶做成了大产业,变成了一篇带领百姓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大文章。
5.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中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mín淀ruǐ幕B.míng锭ruì幕
C.míng淀ruǐ暮D.mín锭ruì暮
6.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天独厚B.炙手可热C.逸闻轶事D.闲情逸致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分析和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中的产茶,可上溯到《诗经》产生的时期。(成分残缺,在“产茶”后面加上“历史”)
B.现有巴山老鹰茶、富硒茶、绿茶等……(重复累赘,删去省略号或“等”)
C.走向全国,走出四川,乃至世界。(语序不当,“走向全国”和“走出四川”交换位置)
D.这不是让茶叶成为叫得响的饮品,而是让其成为老百姓腰包鼓的法宝。(关联词使用不当,将“不是……而是……”改为“不是……就是……”)
8.依次填入文中小括号处的语句(不考虑句末标点),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汤色鲜亮,滋味醇浓,劲道十足
②属常绿乔木,叶质厚实、色泽深绿
③因此不但有解渴之功,还有止咳、祛痰、平喘等疗疾之效
④富含芳香油、多酚类化合物等有益成分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
9.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的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中,“在”“的”“璀璨”分别是介词、助词、形容词。
B.“品质优良”“勤劳睿智”“全面小康”分别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C.“诸如此类浩如烟海的诗文,为茶叶增添别样的魅力。”主干是“诗文增添魅力”。
D.“这不仅孕育出一方人,还氤氲出一种情”是递进关系复句。
10.研学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B.中国文化崇尚“和”,它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商人经商讲究“和气生财”,家人相处讲究“家和万事兴”等。
C.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他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时警醒着世人。
D.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高峰,其中杜甫曾漂泊巴蜀,在浣花溪旁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书法小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不同的书体抄录李蕃的《壁山春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字体是隶书,字形方正,横平竖直。B.乙字体是楷书,字形扁平,蚕头雁尾。
C.丙字体是行书,行云流水,牵丝带连。D.丁字体是草书,龙飞凤舞,浑厚端庄。
12.当地茶文化陈列馆大门对联暂缺下联。管理员邀请你根据上文,紧扣茶文化主题补齐下联。
上联:喜看秦巴新貌下联:
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考向分析】
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
(1)识记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国籍)、所属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体裁。
(2)识记教材中涉及的文体知识。
(3)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体知识。
【知识梳理】
(一)教材中的文体
1.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例如:《爱莲说》《马说》。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简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例如《陋室铭》。
3.序,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等同于临别赠言,这类文体在赠人以言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某些情志和心怀。例如《送东阳马生序》。
4.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者写景。例如《诫子书》,《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5.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文辞往往恭敬恳切。表的主要用途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例如《出师表》
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楼记等。以记叙描写为主,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游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以及名胜古迹等。例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7.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起源于先秦,兴盛于唐朝。可分为两类,一是古体诗,例如《离骚》《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二是近体诗,如律诗,绝句。
8.歌行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由汉魏六朝乐府诗发展而来,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例如《登幽州台歌》《雁门太守行》《梁甫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作“长短句”。二般都分两段(上下片或上下阕)。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联系,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词的流派主要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婉约派的代表: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苏轼、辛弃疾等。
10.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有标题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11.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如《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12.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明清小说:明清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如《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
13.新闻: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基本原则是“用事实说话”。“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被称为新闻“六要素”。其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4.戏剧:一种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戏剧按照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等:按篇幅长短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内容、性质及美学范畴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供戏剧演出和影视拍摄用的文字依据就是剧本。如《屈原》(节选)。15.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如《皇帝的新装》。
(二)作家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来源:媛媛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