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说中,宋江为图“青史留名”而力主招安,事成之后朝廷派他征讨方腊,梁山好汉也因此折损过半。惨胜归来的梁山好汉也因为受到奸臣的迫害而鲜有幸存者,结局不可谓不凄凉。
《水浒传》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大名著。
在小说中,宋江为图“青史留名”而力主招安,事成之后朝廷派他征讨方腊,梁山好汉也因此折损过半。惨胜归来的梁山好汉也因为受到奸臣的迫害而鲜有幸存者,结局不可谓不凄凉。
然而,这只是出现在小说中的梁山好汉,和历史上的真实的他们有所不同。
首先,历史上的梁山好汉只有36个头领,加上手下随从,最大规模时也不过千多人;而并非小说中的所说的那样,有108将,数万兵丁之众。
其次,宋江没有和方腊碰面的机会,更没有打过方腊。据史料记载,因为朝廷长期的压榨,方腊于1120年在浙江发动起义。因为深得人心,起义军没多久就发展至数万人之多(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并占领杭州等地。
可见,方腊起义军的规模要远比梁山好汉的规模要大得多,梁山好汉若是征讨方腊的话,估计连渣都没得剩。
历史上的宋江,本人并不是如小说中的那般奴颜婢膝(你也可以说是忠义典范,但水浒中的宋江,应该是不被大多数人所喜的吧),主动寻求招安,而是确实发动过起义,被镇压了后,不得已才被迫接受招安的。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间者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宋史·张叔夜传》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宋江是中了埋伏,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接受朝廷招安的。可以说招安并不是他的本意,这从他后来降而复反再次起义可以看出。只可惜,宋江第二次起义没多久,就被名将折可存剿灭了。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在接受招安后,因为再次起义失败而死,而其他梁山好汉呢?我们就来说说另外几个(主要成员)梁山好汉的结局。
李逵。招安后的李逵在密州做了一名节级,后来没多久,他和宋江一样也再次反了。
“有守衙节级杜彦、乐将节级李逵、小节级吴顺三人者,因民汹汹,遂谋作乱。”——《三朝北盟会编》
但当时宋军正和金军在密州附近交战,无暇顾及李逵等人,李逵此时也是怀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李逵和吴顺约定,金军胜则降金,宋军胜则从宋。
后来宋军大败后,李逵等人便献城投降了金人。
武松。武松打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然而历史上的武松,打的并不是真正的老虎,而是蔡京的儿子蔡鋆。
蔡鋆在杭州嚣张跋扈,百姓累受其害,所以大家都称他为称“蔡老虎”。武松因痛恨蔡鋆而将他刺杀,后被官军抓获下狱,不幸死于狱中。
武松刺杀蔡鋆一事,最终被传为武松打虎。
史进。水浒中的史进,是因为中庞万春的埋伏,被乱箭射死的。
而历史上的史进,原名史斌,宋江死后他也发动了起义,还攻下兴州自立为帝。一年后金兵南下,史斌在抗金之时,宋高宗赵构派上将吴玠从背后突袭,史斌首尾难顾兵败所俘,后被凌迟而死。
来源: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