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的父亲是厉王,叫刘长。刘长因为犯了罪,被流放到四川,死在了半路上。文帝知道后心中难过,就重新分封刘长的封地,全部给了刘长的大儿子刘安,刘安被封为淮南王。
刘安阴长生张道陵
汉淮南王刘安者,汉高帝之孙也。其父厉王长,得罪徙蜀(被贬谪到蜀地),道死。文帝哀之,而裂其地,尽以封长子,故安得封淮南王。
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的父亲是厉王,叫刘长。刘长因为犯了罪,被流放到四川,死在了半路上。文帝知道后心中难过,就重新分封刘长的封地,全部给了刘长的大儿子刘安,刘安被封为淮南王。
时诸王子贵侈[chǐ](浪费),莫不以声色游猎犬马为事,唯安独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兼占候方术,养士数千人,皆天下俊士。作《内书》二十二篇,又中篇八章,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章,论变化之道,凡十万言。武帝以安辩博有才,属为诸父,甚重尊之。特诏及报书,常使司马相如等共定草,乃遣使,召安入朝。
当时的诸侯子弟都沉迷于游玩狩猎和美酒女色,只有刘安保持节操、礼贤下士,他特别爱研究儒家的学说,同时精通占卜和修道的方术,招纳了几千名有才学的门客,都是天下的俊杰名士。刘安写了论述佛门精义的《内书》二十二篇、解释佛经的《中观论》八篇,还有讨论神仙修行、化药冶炼金银的道术文章《鸿宝》和论卦术的《万毕》,这些作品都论述了阴阳变化的道家学术,共有十来万字。武帝见刘安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并且辈分是他的叔父,对他十分敬重。汉武帝有时下诏书,都让司马相如等共同斟酌定稿,还派人召刘安来朝中一起起草。
尝诏使为《离骚经》,旦受诏,食时便成,奏之。安每宴见,谈说得失,乃献诸赋颂,晨入夜出。乃天下道书及方术之士,不远千里,卑辞重币(谦卑的言辞和丰厚的财物)请致之。
还有一次,皇帝让刘安写一篇解释屈原《离骚》的文章,刘安早上收到皇命,吃饭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并奏报给武帝。皇帝常常召见刘安来参加宫中的宴席,听刘安议论朝政的得失,或让他献上新作的赋、颂,常常早上进宫,和皇帝谈到夜晚才出宫。刘安不断搜集天下论述道学的书籍,收纳懂得修道的方士,哪怕在千里之外,也要派人拿着言辞恭敬谦卑的信和钱前去请他们来。
于是乃有八公(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称“八公”。他们奉刘安之招,和诸儒大山、小山相与论说,著《淮南子》。)诣门,皆须眉皓白。门吏先密以白王,王使阍[hūn](看门)人,自以意难问之曰:“我王上欲求延年长生不老之道,中欲得博物精义入妙之大儒,下欲得勇敢武士扛鼎暴虎(空手和老虎搏斗。)横行(纵横驰骋。多指在征战中所向无敌。)之壮士。今先生年已耆[[qí]](老)矣,似无驻衰之术,又无贲、育[bēn yù](战国时勇士孟贲和夏育的并称。比喻勇气极大的人。)之气,岂能究于《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钩深致远(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穷理尽性(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乎?三者既乏,余不敢通。”
于是就有八位名士一起登门来见刘安,八位老人看上去头发都白了,年纪很大。他们来到刘安的宫门前,门官先偷偷报告刘安以后,刘安就授意门官刁难一下那八位老人。于是门官说:“我们淮南王求的是上中下三种贤人。上等贤人要懂得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道术,中等贤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精通儒家学术,下等贤人要勇猛英武,力能扛鼎,可以打虎擒豹。我看八位老先生年纪这样大,好像既没有长生驻颜之术,也没有多大的力气,也不会对伏羲、神农、黄帝所著的《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尧、舜所著的《五典》,以及《八索》、《九丘》这些古代经典有什么深刻的研究,或者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上述三种才能你们都不具备,我可不敢向淮南王通报你们求见的事。”
公笑曰:“我闻王尊礼贤士,吐握不倦(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苟有一介(通“芥”。细微)之善,莫不毕至。古人贵九九之好(九九之术指算术),养鸣吠之技,诚欲市马骨以致骐骥,师郭生以招群英(黄金台典故)。吾年虽鄙陋,不合所求,故远致其身,且欲一见王,虽使无益,亦岂有损,何以年老而逆见嫌耶?王必若见年少则谓之有道,皓首则谓之庸叟,恐非发石采玉,探渊索珠之谓也。薄吾老,今则少矣。”言未竟,八公皆变为童子,年可十四五,角髻[jì](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青丝,色如桃花。
八位老人笑着说:“我们听说淮南王特别敬重有才德的人,像周公一样,接待客人吃饭可以三次吐出食物,洗浴时三次拧干了头发,所以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会跑来投奔淮南王。古代的帝王诸侯,都可以不拘一格选拔贤能之人,如战国时的孟尝君,就连学鸡鸣狗叫的人都收留,这就像买多了马才能招来千里驹一样。燕昭王收留了没有什么才能的郭隗,才能召集来天下那些更有才能的人不远千里投奔。我们虽然年龄大才学浅薄,不符合淮南王的要求,但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投奔他,希望为他效力。我们想见见淮南王,即便没有什么用处,但也不会给他造成什么损失,为什么嫌我们老避而不见呢?如果淮南王认为年轻的人才有学问懂得道术,年纪大的人都老迈昏庸,这可缺乏开掘顽石寻找美玉,潜入深潭寻找明珠的决心和诚意了。既然嫌弃我们年纪大,那我们就变得年轻些吧。”话音未落,八个老人都变成了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头发漆黑,面容像桃花般红润。
门吏大惊,走以白王。王闻之,足不履[lǚ],跣[xiǎn](光着(脚))而迎登思仙之台。张锦帐象床,烧百和之香,进金玉之几,执弟子之礼,北面叩首而言曰:“安以凡才,少好道德,羁[jī]锁(羁绊;束缚)事务,沈沦(“沉沦”)流俗,不能遣累,负笈出林。然夙夜饥渴,思愿神明,沐浴滓浊[zǐ zhuó](尘世污秽。),精诚浅薄。怀情不畅,邈若云汉。不期厚(厚原作原,据《云笈七签》卷109引《神仙传》改)幸,道君降屈,是安禄命当蒙拔擢,喜惧屏营,不知所措。唯望道君哀而教之,则螟蛉(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常捕捉螟蛉放在窝里,并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通常用“螟蛉”比喻义子。)假翼于鸿鹄,可冲天矣。”
门官大吃一惊,赶快跑进去向刘安报告。刘安听说后,连鞋都没有穿,光着脚就跑了出来,将八位老人接到思仙台上。挂起了锦绣的帐幕,摆好了象牙做的床座,点燃百和香,在他们前面摆放上金玉制作的小桌子,像弟子拜师那样面朝北向八公磕头说:“我刘安是个平凡庸碌的人,但从小就爱好道家修身养性的学问。然而由于纠结于人世间烦琐的事情,一直在这平凡的世间沉沦,始终无法解脱出来背着书箱到山林中向得道的仙师们求教。我诚心实意想求教仙人,希望有朝一日能洗掉自己身上的污浊之气,用修炼的诚心去掉我的庸俗浅薄。但我的一片真情没有办法表达,神仙好像在遥远的天边,散发金光我却无法接近。但没想到,今天仙君能够亲自降临到我这里,对我来说是多大的幸运,这是我刘安命中该得到神灵的教导,使我又喜又惊,连大气都不敢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只希望各位先君能够同情我这个凡人,把修炼的精义传授给我,使我这个像螟蛉一样的小虫借像大雁天鹅的翅膀也能一飞冲天。”
八童子乃复为老人,告王曰:“余虽复浅识,备为先学。闻王好士,故来相从,未审王意有何所欲?吾一人能坐致风雨,立起云雾,画地为江河,撮土为山岳;一人能崩高山,塞深泉,收束虎豹,召致蛟龙,使役鬼神;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存立亡,隐蔽六军,白日为暝;一人能乘云步虚,越海凌波,出入无间,呼吸千里;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冬冻不寒,夏曝不汗;一人能千变万化,恣意所为,禽兽草木,万物立成,移山驻流,行宫易室;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水炼八石,飞腾流珠,乘云驾龙,浮于太清之上。在王所欲。”
八个童子听了刘安这番话就又变成老人,对刘安说:“我们的修行也很浅,道术也有限,不过毕竟算是你的前辈。听说你喜欢结交能人贤士,特地来跟随你,不知道你究竟有什么愿望和要求。我们八个人中,
一人能呼风唤雨、起雾化江河、聚土成山岳;一人能移山填渊、驱使虎豹蛟龙、号令鬼神;一人能分身隐形、遮蔽千军、使白昼如夜;一人能腾云驾雾、跨海凌波、瞬息千里;一人能入火不焚、入水不湿、刀箭不伤、寒暑不侵;一人能千变万化、凭空造物、移山改水;一人能点泥成金、化铅为银、炼丹飞升、乘龙遨游九天。你想学哪一样方术我们都教你。”
安乃日夕朝拜,供进酒脯,各试其向所言,千变万化,种种异术,无有不效。
刘安就早上晚上都向八公叩拜,用好酒好肉款待他们,并察看了他们每个人的道术,结果八公各施法术,千变万化,没有一个不灵的。
遂授《玉丹经》三十六卷,药成,未及服。
后来八公给了刘安《玉丹经》三十六卷,刘安就按照经书上说的方法把仙丹炼成了,但还没来得及吃就出了事。
而太子迁好剑,自以人莫及也。于时郎中雷被,召与之戏,而被误中迁,迁大怒,被怖,恐为迁所杀,乃求击匈奴以赎罪,安闻不听。被大惧,乃上书于天子云:“汉法,诸侯壅阏不与击匈奴,其罪入死,安合当诛。”
那时刘安宠爱的儿子刘迁爱好舞剑,自认为剑法比谁都好,无人能敌。有一次,他让当时担任郎中的雷被和他一起舞剑,结果雷被失手误伤了刘迁,刘迁勃然大怒,雷被也吓坏了,害怕刘迁杀死他,就要求带兵讨伐匈奴来赎罪。刘安听说后不同意,要惩治雷被。雷被十分害怕,就上书给皇帝说:“汉朝的法律规定,如果诸侯中有人贪图享乐不去讨伐匈奴的,该判死罪,刘安应该被处死。”
武帝素重王。不咎,但削安二县耳。
汉武帝向来敬重刘安,并没有处罚刘安,只是把他的封地削减了两个县。
安怒被,被恐死。与伍被素为交亲,伍被曾以奸私得罪于安,安怒之未发,二人恐为安所诛,乃共诬告,称安谋反。天子使宗正持节治之,八公谓安曰:“可以去矣,此乃是天之发遣王。王若无此事,日复一日,未能去世也。”
刘安因此而更加怀恨雷被,雷被害怕刘安报复他,总是提心吊胆。雷被和伍被是好朋友,伍被也是因为干过坏事得罪了刘安,刘安一直忍着。雷被和伍被怕被刘安杀掉,就一起向皇帝诬告说刘安要造反。武帝于是派了管王室亲族事务的宗正官带着公文去查办此事。八公于是对刘安说:“你可以离开尘世了,这是上天让你脱离世俗的机会。如果不是你被诬告了,像从前那样日复一日,是很难脱离凡俗的。”
八公使安登山大祭,埋金地中,即白日升天。八公与安所踏山上石,皆陷成迹,至今人马迹犹存。八公告安曰:“夫有藉之人,被人诬告者,其诬人当即死灭,伍被等今当复诛矣。”于是宗正以失安所在,推问云,王仙去矣。
八公让刘安登上高山向神灵祭告,把金子埋在地里,之后刘安就白日升天成仙了。八公和刘安登山时踩过的石头上都留下了很深的脚印,到现在,这些足迹还留在山上。八公对刘安说:“凡是做官的人被人诬告,诬告者就应该被处死,伍被、雷被诬告你应该会死的。”宗正官来查刘安谋反的案子,却发现刘安失踪不见了,打听以后才知道他已经成仙升天了。
天子怅然,乃讽(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使廷尉张汤,奏伍被,云为画计,乃诛二被九族,一如八公之言也。
皇帝听说后心里不好受,就暗中指使朝中掌管刑狱的廷尉张汤,让他以策划阴谋的罪名参奏伍被,以此为名杀了伍被和雷被,还灭了他们的九族。这与八公对刘安说的话完全一样。
汉史秘之,不言安得神仙之道,恐后世人主,当废万机,而竞求于安道,乃言安得罪后自杀,非得仙也。
《汉书》中没有记载对于刘安成仙得道的事情,是怕以后的皇帝都不理朝政而热心于神仙道术以便成仙,所以只记载着刘安因为被诬告谋反而自杀,而不是成了仙。
按左吴记云,安临去,欲诛二被,八公谏曰:“不可,仙去不欲害行虫,况于人乎。”安乃止。又问八公曰:“可得将素所交亲俱至彼,便遣还否?”公曰:“何不得尔,但不得过五人。”安即以左吴、王眷、傅生等五人,至玄洲,便遣还。吴记具说云:安未得上天,遇诸仙伯,安少习尊贵,稀为卑下之礼,坐起不恭,语声高亮,或误称“寡人”。于是仙伯主者奏安云:不敬,应斥遣去。八公为之谢过,乃见赦,谪守都厕三年。后为散仙人,不得处职,但得不死而已。
按照门客左吴的记载,刘安成仙要离开的时候,想杀掉雷被、伍被,八公劝告他说:“万万不可。成仙的人连路上的一个小虫子都不会杀死,何况是人呢?”刘安于是打消了原来的念头。刘安又问八公:“能不能把我的亲朋好友都带到仙界去一趟再让他们回来呢?”八公说:“可以,但不能超过五人。”于是刘安就带着他的好友左吴、王眷、傅生等五个人到了仙界的玄洲,之后又送他们回来。后来左吴详细写道,还没到仙境,刘安就遇见了几位神仙,但由于刘安从小就是王子,养尊处优,对遇见的几位神仙行礼和言谈都有不恭之处,讲话的声音也很大,有时不注意还自称“寡人”,结果仙伯中地位较高的几个人就把这事奏报给天帝,说刘安对仙官大不敬,应该把他赶回人间。八公在天帝面前为刘安求情才得以使刘安免罪,但仍然处罚他看管天都城中的厕所三年。三年期满后,只允许刘安当一般的仙人,而不能在仙界中担任任何职务,只是长生不老而已。
武帝闻左吴等随王仙去更还,乃诏之,亲问其由。吴具以对。帝大懊恨,乃叹曰:“使朕得为淮南王者,视天下如脱屣[xǐ]耳。”遂便招募贤士,亦冀遇八公,不能得,而为公孙卿、栾大等所欺。意犹不已,庶获其真者,以安仙去分明,方知天下实有神仙也。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shì]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出《神仙传》)
汉武帝听说左吴等五人随刘安去了仙界又被送回的事情,就召见左吴等人,亲自询问他们。左吴就把详细的情况禀告武帝,武帝非常懊恼,说:“我要是能像淮南王那样,天下也不过是一只鞋,脱掉也毫不可惜。”从此,汉武帝也学刘安那样招贤纳士,希望也能招来八公那样的仙人,但始终没有仙人光临,反而被公孙卿、栾大这一类江湖术士所骗。但他依然心有不甘,一直想找到真正的仙人,因为刘安成仙使他相信神仙的存在是真的。传说刘安和八公升天时,盛药的容器放在院里,鸡、狗吃后也都升了天,所以天上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指的就是淮南王刘安家的鸡犬。
按照《史记》记载: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淮南国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淮南王刘长之子,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文学家、道学家、思想家。淮南八公山豆腐创始人。
刘安于汉文帝八年(前171年)被封为阜陵侯。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复立刘安为淮南王。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举兵反叛,吴国使者到淮南联络,刘安意欲发兵响应。淮南国相说:“大王如果非要发兵响应吴王,臣愿为统军将领。”淮南王就把军队交给了他。淮南国相得到兵权后,指挥军队据城防守叛军,不听刘安的命令而为朝廷效劳。朝廷也派出曲城侯蛊捷率军援救淮南:淮南国因此得以保全。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刘安入京朝见汉武帝。当时身任太尉的田蚡[fén],因与刘安原有交情,亲自到霸上迎接。还对刘安说:“现今陛下没有太子,大王是高皇帝的亲孙,施行仁义,天下无人不知。假如有一天宫车晏驾皇上过世,不是您又该谁继位呢!”刘安大喜,厚赠田蚡金银钱财物品。刘安暗中结交宾客,安抚百姓,谋划叛逆之事。
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发兵讨伐闽越,刘安上书劝谏,说用兵有害无益,得到汉武帝的称赞。可是,他自己却在谋兵。这一年,彗星出现,刘安感到怪异。有人劝说刘安道:“先前吴国起兵时,彗星出现仅长数尺,而兵战仍然血流千里。彗星长至满天,天下兵战应当大兴。”刘安心想汉武帝没有太子,若天下发生变故,诸侯王将一齐争夺皇位,便更加加紧整治兵器和攻战器械,积聚黄金钱财贿赠郡守、诸侯王、说客和有奇才的人。各位能言巧辩的人为刘安出谋划策,都胡乱编造荒诞的邪说,阿谀逢迎淮刘安。刘安心中十分欢喜,赏他们很多钱财,而谋反之心更甚。
刘安有个女儿名刘陵。刘安让她在长安刺探朝中内情,结交汉武帝亲近的人。
元朔三年(前126年),汉武帝赏赐刘安几案手杖,恩准他不必入京朝见。刘安与王后荼所生一子名刘迁,封淮南王世子,娶王皇太后外孙修成君之女为妃。刘安策划制造谋反的器具,害怕太子妃知道后向朝中泄露机密,就和刘迁策划,让他假装不爱妃子,三个月不和她同席共寝。于是刘安佯装恼怒刘迁,把他关起来,让他和世子妃同居一室三月,而刘迁始终不亲近她。世子妃请求离去,刘安便上奏朝廷致歉,把她送回娘家。王后荼、世子刘迁和女儿刘陵受刘安宠爱,专擅国权,侵夺百姓田地房宅,任意加罪拘捕无辜之人。
元朔五年(前124年),刘迁学用剑,自以为剑术高超,无人可比。听说郎中雷被剑艺精湛,便召他前来较量。雷被一让再让,后来剑误中刘迁。刘迁发怒,从此在刘安面前说雷被的坏话,雷被害怕,表示愿意去奋击匈奴,实际上是想借此离开淮南王国而到长安去。刘安听信儿子之言,罢了雷被的官。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雷被私自跑到长安,向汉武帝上书表白。汉武帝将他的告章交给廷尉和河南郡查究。河南郡要逮捕刘迁,刘安与王后荼想不让刘迁去受审,打算发兵对抗,犹豫未决,十多天没有定下来。适值汉武帝有诏,就在淮南审讯刘迁,不必逮往河南郡了。这时,淮南相对寿春县丞顺从刘安之意而不及时逮送刘迁非常生气,劾他犯了“不敬”之罪。刘安向淮南相说情,淮南相不听。刘安派人上书告淮南相,汉武帝将此事交给廷尉查究。追查到刘安,刘安派人到朝廷侦探,公卿要求将刘安逮捕查办。刘安担心事情暴露,打算发兵对抗。
刘迁建议不要操之过急,献策说:“如果朝廷使臣来逮捕父王,父王可叫人身穿卫士衣裳,持戟站立庭院之中,父王身边一有不测发生,就刺杀他,我也派人刺死淮南国中尉,就此举兵起事,尚不为迟。”这时汉武帝不批准公卿大臣的奏请,而改派朝中中尉殷宏赴淮南国就地向淮南王询问查证案情。刘安闻讯朝中使臣前来,立即按刘迁的计谋做了准备。朝廷中尉到达后,刘安看他态度温和,只询问自己罢免雷被的因由,揣度不会定什么罪,就没有发作。中尉还朝,把查询的情况上奏。公卿大臣中负责办案的人说:“淮南王刘安阻挠雷被从军奋击匈奴等行径,破坏了执行天子明确下达的诏令,应判处弃市死罪。”汉武帝诏令不许。公卿大臣请求废其王位,汉武帝诏令不许。公卿大臣请求削夺其五县封地,汉武帝诏令削夺二县。
朝廷派中尉殷宏去宣布赦免刘安的罪过,用削地以示惩罚。中尉进入淮南国境,宣布赦免刘安。刘安起初听说朝中公卿大臣请求杀死自己,并不知道获得宽赦削地,他听说朝廷使臣已动身前来,害怕自己被捕,就和刘迁按先前的计谋准备刺杀他。待到中尉已至,立即祝贺刘迁获赦,刘迁因此没有起事。事后他哀伤自己说:“我行仁义之事却被削地,此事太耻辱了。”然而刘迁削地之后,策划反叛的阴谋更为加剧。诸位使者从长安来,制造荒诞骗人的邪说,凡声称汉武帝无儿,汉家天下不太平的,淮南王闻之即喜;如果说汉王朝太平,汉武帝有男儿,淮南王就恼怒,认为是胡言乱语,不可信。
刘安日夜和伍被、左吴等察看地图,部署进军的路线。刘安说:“陛下没有太子,一旦过世,官中大臣必定征召胶东王,要不就是常山王,诸侯王一齐争夺皇位,我可以没有准备吗?况且我是高祖的亲孙,亲行仁义之道,陛下待我恩厚,我能忍受他的统治;陛下万世之后,我岂能事奉小儿北向称臣呢!”
刘安坐在东宫,召见伍被一起议事,招呼他说:“将军上殿。”伍被不高兴地说:“陛下刚刚宽恕赦免了大王,您怎能又说这亡国之话呢!臣听说伍子胥劝谏吴王,吴王不用其言,于是伍子胥说‘臣即将看见麋鹿在姑苏台上出入游荡了’。臣也将看到宫中遍生荆棘,露水沾湿衣裳了。”
刘安大怒,囚禁起伍被的父母,关押了三个月。然后淮南王又把伍被召来问道:“将军答应寡人吗?”伍被回答:“不,我只是来为大王筹划而已。臣听说听力好的人能在无声时听出动静,视力好的人能在未成形前看出征兆,所以最智慧、最有道德的圣人做事总是万无一失。从前周文王为灭商纣率周族东进,一行动就功显千代,使周朝继夏、商之后,列入‘三代’,这就是所谓顺从天意而行动的结果,因此四海之内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追随响应他。这是千年前可以看见的史实。至于百年前的秦王朝,近代的吴楚两国,也足以说明国家存亡的道理。臣不敢逃避伍子胥被杀害的厄运,希望大王不要重蹈吴王不听忠谏的覆辙。过去秦朝弃绝圣人之道,坑杀儒生,焚烧《诗》《书》,抛弃礼义,崇尚伪诈和暴力,凭借刑罚,强迫百姓把海滨的谷子运送到西河。在那个时候,男子奋力耕作却吃不饱糟糠,女子织布绩麻却衣不蔽体。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东西绵延数千里,长年戍边、风餐露宿的士兵常常有数十万人,死者不可胜数,僵尸暴野千里,流血遍及百亩,百姓气力耗尽,想造反的十家有五。秦皇帝又派徐福入东海访求神仙和珍奇异物,徐福归来编造假话说:‘臣见到海中大神,他问道:“你是西土皇帝的使臣吗?”臣答道:“是的。”“你来寻求何物?”臣答:“希望求得延年益寿的仙药。”海神说:“你们秦王礼品菲薄,仙药可以观赏却不能拿取。”当即海神随臣向东南行至蓬莱山,看到了用灵芝草筑成的宫殿,有使者肤色如铜身形似龙,光辉上射映照天宇。于是臣两拜而问,说:“应该拿什么礼物来奉献?”海神说:“献上良家男童和女童以及百工的技艺,就可以得到仙药了。”’秦始皇大喜,遣发童男童女三千人,并供给海神五谷种籽和各种工匠前往东海。途中徐福觅得一片辽阔的原野和湖泽,便留居那里自立为王不再回朝。于是百姓悲痛思念亲人,想造反的十家有六。秦始皇又派南海郡尉赵佗越过五岭攻打百越。赵佗知道中原疲敝已极,就留居南越称王不归,并派人上书,要求朝廷征集无婆家的妇女三万人,来替士兵缝补衣裳。秦始皇同意给他一万五千人。于是百姓人心离散犹如土崩瓦解,想造反的十家有七。宾客对高皇帝说:‘时机到了。’高皇帝说:‘等等看,当有圣人起事于东南方。’不到一年,陈胜吴广揭竿造反了。高皇帝自丰邑沛县起事,一发倡议全天下不约而同的响应者便不可胜数。这就是所谓踏到了缝隙窥伺到时机,借秦朝的危亡而举事。百姓期望他,犹如干旱盼雨水,所以他能起于军伍而被拥立为天子,功业高于夏禹、商汤和周文王,恩德流被后世无穷无尽。如今大王看到了高皇帝得天下的容易,却偏偏看不到近代吴楚的覆亡么?那吴王被赐号为刘氏祭酒,颇受尊宠,又被恩准不必依例入京朝见,他掌管着四郡的民众,地域广至方圆数千里,在国内可自行冶铜铸造钱币,在东方可烧煮海水贩卖食盐,溯江而上能采江陵木材建造大船,一船所载抵得上中原数十辆车的容量,国家殷富百姓众多。吴王拿珠玉金帛贿赂诸侯王、宗室贵族和朝中大臣,唯独不给皇戚窦氏。反叛之计谋划已成,吴王便发兵西进。但吴军在大梁被攻克,在狐父被击败,吴王逃奔东归,行至丹徒,让越人俘获,身死绝国,令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吴楚有那样众多的军队都不能成就功业?实在是违背了天道而不识时势的缘故。如今大王兵力不及吴楚的十分之一,天下安宁却比秦始皇时代好万倍,希望大王听从臣下的意见。若大王不听臣的劝告,势必眼见大事不成言语却已先自泄露天机。臣听说箕子路过殷朝故都时心中很悲伤,于是作“麦秀之歌”,这首歌就是哀痛纣王不听从王子比干的劝谏而亡国。所以《孟子》说‘纣王贵为天子,死时竟不及平民’。这是因为纣王生前早已自绝于天下人,而不是死到临头天下人才背弃他。臣也暗自悲哀大王若抛弃了诸侯国君的尊贵,朝廷必将赐给绝命之书,令大王身先群臣,死于东宫。”
于是,伍被怨哀之气郁结胸中而神色黯然,泪水盈眶而满面流淌,即刻站起身,一级级走下台阶离去了。
刘安有个庶子刘不害,年龄最大,因不受刘安喜欢,故王后荼[tú]不以其为子,刘迁不以其为兄。刘不害的儿子刘建,才高负气,常怨望太子轻视其父,又因其父不得封侯而心怀不满,阴结交外人,打算搞垮太子刘迁,以其父代之。刘迁得知,将刘建逮捕拷打。刘建心里越加怨恨。他了解到刘迁曾想谋杀汉中尉的情况之后,于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派其友人严正向汉武帝上书,说才能出众的刘建知道淮南王太子阴谋之事。汉武帝将此事交给廷尉、河南郡处治。这时辟阳侯审食其[shěn yì jī]之孙审卿插了一手。审卿怨恨淮南厉王刘长杀了其祖父审食其,便向其友好丞相公孙弘添油加醋地告发淮南之事。
河南郡府审问刘建,他供出了刘迁及其朋党。刘安担忧事态严重,意欲举兵反叛,就向伍被问道:“汉朝的天下太平不太平?”伍被回答:“天下太平。”淮南王心中不悦,对伍被说:“您根据什么说天下太平?”伍被回答:“臣私下观察朝政,君臣间的礼义,父子间的亲爱,夫妻间的区别,长幼间的秩序,都合乎应有的原则,陛下施政遵循古代的治国之道,风俗和法度都没有缺失。满载货物的富商周行天下,道路无处不畅通,因此贸易之事盛行。南越称臣归服,羌僰[bó]进献物产,东瓯内迁降汉,朝廷拓广长榆塞,开辟朔方郡,使匈奴折翅伤翼,失去援助而萎靡不振。这虽然还不赶不上古代的太平岁月,但也算是天下安定了。”
刘安大怒,伍被连忙告谢死罪。刘迁又对伍被说:“崤山之东若发生兵战,朝廷必使大将军卫青来统兵镇压,您认为大将军人怎样?”伍被说:“我的好朋友黄义,曾跟随大将军攻打匈奴,归来告诉我说:‘大将军对待士大夫有礼貌,对士卒有恩德,众人都乐意为他效劳。大将军骑马上下山冈疾驶如飞,才能出众过人。’我认为他武艺这般高强,屡次率兵征战通晓军事,不易抵挡。又谒者曹梁出使长安归来,说大将军号令严明,对敌作战勇敢,时常身先士卒。安营扎寨休息,井未凿通时,必须士兵人人喝上水,他才肯饮。军队出征归来,士兵渡河已毕,他才过河。皇太后赏给的钱财丝帛,他都转赐手下的军官。即使古代名将也无人比得过他。”刘安听罢沉默无语。
刘安眼看刘建被召受审,害怕国中密谋造反之事败露,想抢先起兵,但是伍被认为难以成事,于是刘安再问他道:“您以为当年吴王兴兵造反是对还是错?”伍被说:“我认为错了。吴王富贵已极,却做错了事,身死丹徒,头足分家,殃及子孙无人幸存。臣听说吴王后悔异常。希望大王三思熟虑,勿做吴王所悔恨的蠢事。”
刘安说:“男子汉甘愿赴死,只是为了自己说出的一句话罢了。况且吴王哪里懂得造反,竟让汉将一日之内有四十多人闯过了成皋关隘。现在我令楼缓首先扼住成皋关口,令周被攻下颍川郡率兵堵住轘辕[huán yuán]关、伊阙[yī quē]关的道路,令陈定率南阳郡的军队把守武关。河南郡太守只剩有洛阳罢了,何足担忧。不过,这北面还有临晋关、河东郡、上党郡和河内郡、赵国。人们说‘扼断成皋关口,天下就不能通行了’。我们凭借雄踞三川之地的成皋险关,招集崤山之东各郡国的军队响应,这样起事,您以为如何?”伍被答道:“臣看得见它失败的灾祸,看不见它成功的福运。”淮南王说:“左吴、赵贤、朱骄如都认为有福运,十之有九会成功。您偏偏认为有祸无福,是为什么?”伍被说:“受大王宠信的群臣中平素能号令众人的,都在前次陛下诏办的罪案中被拘囚了,余下的已没有可以倚重的人。” [
刘安说:“陈胜、吴广身无立锥之地,聚集起一千人,在大泽乡起事,奋臂大呼造反,天下就群起响应,他们西行到达戏水时已有一百二十万人相随。现今我国虽小,可是会用兵器打仗者十几万,他们绝非被迫戍边的乌合之众,所持也不是木弩和戟柄,您根据什么说起事有祸无福?”
伍被说:“从前秦王朝暴虐无道,残害天下百姓。朝廷征发民间万辆车驾,营建阿房宫,收取百姓大半的收入作为赋税,还征调家居闾左在贫民去远戌边疆,弄得父亲无法保护儿子平安,哥哥不能让弟弟过上安逸生活,政令苛严刑法峻急,天下人忍受百般熬煎几近枯焦。百姓都廷颈盼望,侧耳倾听,仰首向天悲呼,捶胸怨恨皇上,因而陈胜大呼造反,天下人立刻响应。如今陛下临朝治理天下,统一海内四方,泛爱普天黎民,广施德政恩惠。他即使不开口讲话,声音传播也如雷霆般迅疾;诏令即使不颁布,而教化的飞速推广也似有神力;他心有所想,便威动万里,下民响应主上,就好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一般。而且大将军卫青的才能不是秦将章邯、杨熊可比的。因此,大王您以陈胜、吴广反秦来自喻,我认为不当。”
刘安说:“假如真像你说的那样,不可以侥幸成功吗?”伍被说:“我倒有一条愚蠢的计策。”刘安说:“怎么办呢?”伍被答道:“当今诸侯对朝廷没有二心,百姓对朝廷没有怨气。但朔方郡田地广阔,水草丰美,已迁徙的百姓还不足以充实开发那个地区。臣的愚计是,可以伪造丞相、御史写给陛下的奏章,请求再迁徙各郡国的豪强、义士和处以耏罪以上的刑徒充边,下诏赦免犯人的刑罪,凡家产在五十万钱以上的人,都携同家属迁往朔方郡,而且更多调发一些士兵监督,催迫他们如期到达。再伪造宗正府左右都司空、上林苑和京师各官府下达的皇上亲发的办案文书,去逮捕诸侯的太子和宠幸之臣。如此一来就会民怨四起,诸侯恐惧,紧接着让摇唇鼓舌的说客去鼓动说服他们造反,或许可以侥幸得到十分之一的成功把握吧!”
刘安说:“此计可行。虽然你的多虑有道理,但我以为成就此事并不至于难到如此程度。”于是刘安命令官奴入宫,伪造皇帝印玺,丞相、御史、大将军、军史、中二千石、京师各官府令和县丞的官印,邻近郡国的太守和都尉的官印,以及朝廷使臣和法官所戴的官帽,打算一切按伍被的计策行事。刘安还派人假装获罪后逃出淮南国而西入长安,给大将军和丞相供事,意欲一旦发兵起事,就让他们立即刺杀大将军卫青,然后再说服丞相屈从臣服,便如同揭去一块盖布那么轻而易举了。
刘安想要发动国中的军队,又恐怕自己的国相和大臣们不听命。他就和伍被密谋先杀死国相与二千石大臣,为此假装宫中失火,国相、二千石大臣必来救火,人一到就杀死他们。谋议未定,又计划派人身穿抓捕盗贼的兵卒的衣服,手持羽檄,从南方驰来,大呼“南越兵入界了”,以借机发兵进军。于是他们派人到庐江郡、会稽郡实施冒充追捕盗贼的计策,没有立即发兵。刘安问伍被说:“我率兵向西挺进,诸侯一定该有响应的人;要是没人响应怎么办?”伍被回答说:“可向南夺取衡山国来攻打庐江郡,占有寻阳的战船,守住下雉的城池,扼住九江江口,阻断豫章河水北入长江的彭蠡湖口这条通道,以强弓劲弩临江设防,来禁止南郡军队沿江而下;再东进攻占江都国、会稽郡,和南方强有力的越国结交,这样在长江淮水之间屈伸自如,犹可拖延一些时日。”刘安说:“很好,没有更好的计策了。要是事态危急就奔往越国吧。”
于是廷尉把淮南王孙刘建供词中牵连出刘迁的事呈报了汉武帝。汉武帝派廷尉临趁前去拜见淮南国中尉的机会,逮捕太子。廷尉临来到淮南国,刘安得知,和刘迁谋划,打算召国相和二千石大臣前来,杀死他们就发兵。召国相入宫,国相来了;内史因外出得以脱身。中尉则说:“臣在迎接陛下派来的使臣,不能前来见王。”
刘安心想只杀死国相一人而内史、中尉不肯前来,没有什么益处,就罢手放走了国相。他再三犹豫,定不下行动的计策。刘迁想到自己所犯的是阴谋刺杀朝廷中尉的罪,而参与密谋的人已死,便以为活口都堵住断绝,就对父王说:“群臣中可依靠的先前都拘捕了,现今已没有可以倚重举事的人。您在时机不成熟时发兵,恐怕不会成功,臣甘愿前往廷尉处受捕。”刘安心中也暗想罢手,就答应了刘迁的请求。于是刘迁刎颈自杀,却未能丧命。伍被独自往见执法官吏,告发了自己参与淮南王谋反的事情,将谋反的详情全盘供了出来。
法吏因而逮捕了太子、王后,包围了王宫,将国中参与谋反的刘安的宾客全部搜查抓捕起来,还搜出了谋反的器具,然后书奏向上呈报。汉武帝将此案交给公卿大臣审理,案中牵连出与刘安一同谋反的列侯、二千石、地方豪强有几千人,一律按罪刑轻重处以死刑。衡山王刘赐是刘安的弟弟,被判同罪应予收捕,负责办案的官员请求逮捕刘赐。
汉武帝说:“侯王各以自己的封国为立身之本,不应彼此牵连。你们与诸侯王、列侯一道去跟丞相会集商议吧。”赵王彭祖、列侯曹襄等四十三人商议后,都说:“淮南王刘安极其大逆无道,谋反之罪明白无疑,应当诛杀不赦。”胶西王刘端发表意见说:“淮南王刘安无视王法肆行邪恶之事,心怀欺诈,扰乱天下,迷惑百姓,背叛祖宗,妄生邪说。《春秋》曾说‘臣子不可率众作乱,率众作乱就应诛杀’。刘安的罪行比率众作乱更严重,其谋反态势已成定局。臣所见他伪造的文书、符节、印墨、地图以及其他大逆无道的事实都有明白的证据,其罪极其大逆无道,理应依法处死。至于淮南国中官秩二百石以上和比二百石少的官吏,宗室的宠幸之臣中未触犯法律的人,他们不能尽责匡正阻止淮南王的谋反,也都应当免官削夺爵位贬为士兵,今后不许再当官为吏。那些并非官吏的其他罪犯,可用二斤八两黄金抵偿死罪。朝廷应公开揭露刘安的罪恶,好让天下人都清楚地懂得为臣之道,不敢再有邪恶的背叛皇上的野心。”丞相公孙弘、廷尉张汤等把大家的议论上奏,汉武帝便派宗正手持符节去审判刘安。宗正还未行至淮南国,刘安已提前自刎而死。王后荼、太子刘迁和所有共同谋反的人都被满门杀尽。汉武帝因为伍被劝阻淮南王刘安谋反时言词雅正,说了很多称美朝政的话,想不杀他。廷尉张汤说:“伍被最先为淮南王策划反叛的计谋,他的罪不可赦免。”于是杀了伍被。淮南国被废为九江郡。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