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有我 文明有礼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1:11 1

摘要:在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建设城市文明是生动注脚。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我市精心谋划、深入实施“好‘运’有我·文明有礼、好‘运’有我·文明有序、好‘运’有我·文明有爱”三大篇章15个主题45项活动,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厚积运城

在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建设城市文明是生动注脚。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我市精心谋划、深入实施“好‘运’有我·文明有礼、好‘运’有我·文明有序、好‘运’有我·文明有爱”三大篇章15个主题45项活动,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厚积运城“软实力”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丰润道德滋养。

从今天起,本报刊发系列报道,全面呈现我市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的实践与成效,持续激发建设城市文明的动力和活力。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见证好运之城在文明浪潮中的华丽蝶变,一同开启运城更加美好的文明新征程。

文明有礼,是个人素养的外在体现,更是城市形象的鲜活名片。

在深入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中,我市以“好‘运’有我·文明有礼”行动为有力抓手,从主流价值引领、文明乡风塑造、诚信风尚培育、法治观念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5个维度精准施策,让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让礼仪之风涵养城市灵魂。

主流价值我引领,点亮文明灯塔

“运城盐湖的形成有着很多美丽的传说,反映了勤劳勇敢的河东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敢于与大自然抗争的奋斗精神和美好愿望。”校园大讲堂里,盐湖区道德模范“轻骑兵”宣讲队成员赵波以生动的讲述,为中小学生揭开七彩盐湖和池盐文化的神秘面纱。

这支道德模范“轻骑兵”宣讲队,近几年在盐湖区思想文化战线上掀起热潮,成为广受欢迎的独特存在。“轻骑兵”之名,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其行动特质——灵活机动、便民贴心。在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中,这支队伍走进公园社区、机关单位和企业村镇,和市民群众、党员干部、企业职工分享有关爱国爱家、爱岗敬业的故事,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他们活跃的身影,正是我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各级相关部门积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示;依托运城博物馆、河东池盐博物馆等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将其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市民教育、家庭建设,体现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准则、家规家训中,具象化、分众化开展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单位到社会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创新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文明乡风我倡导,描绘乡村新景

前不久,临猗县第二届“村BA”篮球联赛火热开启,14支代表队180余名运动员共襄乡村体育盛宴。

这一赛事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较量,更是文明乡风的培育场。比赛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激发了大家参与运动的热情。同时,吸引周边村民观赛,增强了乡村凝聚力和认同感,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活力。

“村BA”热潮只是全市文明乡风建设诸多亮点中的一个。当下,全市各地紧紧围绕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目标,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工程。

“以前村里红白事大办酒席,铺张浪费,攀比成风,如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谈及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永济市楼上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是我市深化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一个缩影。

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从“小切口”入手,用“小阵地”搭好“大舞台”,以“小活动”推动“大实践”,依托“文明集市”开展政策宣传,每月邀请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政策宣讲,征集优秀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并进行全媒体展播,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先进乡风文明典型征集遴选活动,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活动,引导群众破旧习、树新风,让农村盛开更多精神文明之花,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诚实守信我遵守,铸就城市品格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运城文旅延续热度、继续出彩,实现了“小众宝藏”到“全国热门”的成功跨越。这背后,关键因素是瑰丽山水、厚重古建、绵长文脉构筑起的天然吸引力,而核心密码是,诚信经营的坚守、暖心服务的践行。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杜绝‘欺客’‘宰客’等不良行为,以诚信经营赢得游客信赖。”“五一”假期前夕,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发布《文明旅游倡议书》,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发出倡议。

假期里,全市涉旅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以诚待客,遵守价格承诺,文明诚信经营,文明待客、以礼待人,尽心尽力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热情服务、暖心服务。

“五一”假期,全市各餐饮店、商超、批发零售店严格遵守价格法律法规,明码标价,保证标价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出租车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按标准打表计费,主动出具发票;运城北站的“行李驿站”提供免费寄存服务,还附赠“运城必吃榜”手绘地图……

“在东湖农贸市场,卖水果的摊主不会以次充好,小吃摊的老板也没有缺斤少两,给我们顾客带来了最实在的美味。”来自北京的刘女士今年已经两次打卡盐湖区东湖农贸市场,说起这里的诚信经营状况,她给予高度评价。

游客的高度认可,源于我市在诚信建设上的持续深耕。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中,我市将诚信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多渠道弘扬诚信文化,褒扬典型、曝光失信案例,发挥示范与警示效应。同时,开展市场主体信用承诺、诚信经营等主题实践活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严格落实信用奖惩措施,全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让诚信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普法懂法我知法,夯实法治基石

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市司法局在“法韵・河东书房”开展“剪出安全 守护家园”剪纸主题活动。活动特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遗项目“芮城剪纸”传承人李引珠,讲解传统剪纸艺术知识,并现场传授剪纸技艺。参与的干部群众围绕国家安全主题创作剪纸作品,在艺术实践中深化对国家安全的理解。

在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中,市司法局扎实开展“法律六进”工作,以多元立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思维融入市民生活。依托各县桃花节、杏花节等特色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司法局设立宣传咨询点,开展多场集资料发放、游戏竞答、法律宣讲于一体的普法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法治宣传品6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00余人次,让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创新编排群口镲节目《筑牢国安封锁线》,在学校、企业、养老院等场所巡演十余场,将普法宣传延伸到市民身边,让法治意识潜移默化成为市民日常行为准则。

文明稚苗我培育,守护希望之光

“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倾听者,更要成为文明的传承人。”这是运城市海仓学校一年级“国保推介活动”现场小小推介官的心声。“五一”假期,孩子们在解州关帝祖庙感悟忠义精神,于舜帝陵前追寻德孝之源;观池神庙见证盐运传奇,望七彩盐湖领略造化神奇……以童言说古韵,用童心护文脉,执镜录制推介视频,用稚嫩童声讲解国保单位的前世今生,清澈眼眸映照出河东文化传承的点点星光。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乎城市长远发展的核心工程。市教育局深挖运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何以运城”研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别赴解州关帝祖庙、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教学矿井、葫芦创意文化园、圣天湖、黄河驿新时代劳动教育基地、稷山县石佛沟等处开展研学实践教育,让河东特色文化成为培根铸魂的生动教材,引导学生从探寻家乡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5个维度的精准发力,编织起市民素质提升的立体网络,勾勒出文明有礼的生动图景。让我们携起手来,接续努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践行文明、传播文明,一起做文明有礼运城人!

本报记者 付 炎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