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巨鹿县阎疃镇寨里村的百亩大蒜种植基地,一眼望去,绿油油的蒜薹长势喜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成片地覆盖在田野上,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蒜农们穿梭在蒜田间,熟练地用划刀一勾、一提、一捆、一放,动作迅速而娴熟。不一会儿,一捆捆新鲜的蒜薹就整齐地摆放在田间地头。
蒜薹喜丰收 农民采收忙
本报记者 张明明 通讯员张博
走进巨鹿县阎疃镇寨里村的百亩大蒜种植基地,一眼望去,绿油油的蒜薹长势喜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成片地覆盖在田野上,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蒜农们穿梭在蒜田间,熟练地用划刀一勾、一提、一捆、一放,动作迅速而娴熟。不一会儿,一捆捆新鲜的蒜薹就整齐地摆放在田间地头。
“这是我们第二年来到寨里村收购蒜薹了。今年的蒜薹长势很好,又粗又长,卖相非常好。”来自山东的收购商吴建钢笑着说。
“今年种植的200亩大蒜,已经开始全面采摘蒜薹了,亩产350公斤左右,再过10来天,又可以采摘蒜头,亩产达2500公斤。今年的蒜头价格还不错,效益非常可观。”大蒜种植基地负责人马成全笑容满面地说。
大蒜产业的发展不仅让蒜农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我们在这里帮忙采收蒜薹,每天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多劳多得,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真是太好了。”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刘秀丽说道。
据了解,该基地采用“订单农业”模式,通过统一品种、标准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综合收益远超种植传统作物。订单式种植不仅让种植户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