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0日,一则匿名爆料的6分钟录音像颗核弹,把青年演员李凯馨炸上了热搜榜首。录音里,女声用堪比“脏话连环炮”的语气,将“中国人”贬成“傻X韭菜”,把中国市场骂成“捞金游乐园”,连合作剧组都没逃过“穷酸破烂”的毒舌。当晚,《赴山海》剧组连夜上演“删戏
“这录音要是真的,她比塌房还塌得彻底!”
2025年4月10日,一则匿名爆料的6分钟录音像颗核弹,把青年演员李凯馨炸上了热搜榜首。录音里,女声用堪比“脏话连环炮”的语气,将“中国人”贬成“傻X韭菜”,把中国市场骂成“捞金游乐园”,连合作剧组都没逃过“穷酸破烂”的毒舌。当晚,《赴山海》剧组连夜上演“删戏大逃亡”,合作品牌光速撤海报,一场关于“明星立场”的舆论海啸,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撕开娱乐圈的体面伪装。
第一刀:辱骂粉丝“蠢得像猪”,暗讽中国人“人傻钱多”
录音原声(网友逐句扒出):“他们(中国人)就爱看明星摆臭脸,随便P个图发微博,评论区全在喊‘姐姐杀我’,跟疯了一样。”
场景还原:某大V翻出李凯馨2024年生日直播,弹幕刷屏“姐姐好美”,她当时笑得见牙不见眼,如今被网友嘲讽“奥斯卡影后都没你会演”。
第二刀:嘲讽中国市场“人傻钱多”,直指“捞金目的”
录音原声:“来中国不就是为了赚钱?这儿的韭菜最好割,粉丝跪着送钱,品牌抢着给title,比台湾好赚十倍!”
网友怒点:扒出她2023年采访称“最爱大陆文化”,如今被对比成“双面人教科书”,#李凯馨人设崩塌#话题阅读量破5亿。
第三刀:贬低合作方“穷酸破烂”,连剧组导演都成“土鳖”
录音原声:“《赴山海》剧组穷得叮当响,服装像抹布,导演连运镜都不会,跟拍土味短视频似的,要不是片酬给够,鬼才来!”
剧组反击:副导演朋友圈被扒:“某些人吃肉骂娘,现在被剪成背景板,活该!”
第一斧:报警回执单“藏头露尾”,鉴定机构成谜
声明漏洞:工作室晒出报警回执,但受理派出所名称被马赛克糊成“一团黑”,网友@北京朝阳公安 账号:“求公开报案编号,别拿‘家丑不可外扬’糊弄人!”
技术质疑:某AI工程师拆解录音:“AI换声能模仿方言,但咳嗽声、吞口水声难伪造,建议直接比对原始音频!”
第二斧:律师函“虚张声势”,爆料者身份成罗生门
声明漏洞:律师函称“将追究刑事责任”,但未明确爆料者IP、身份,网友调侃:“这律师函怕不是从拼多多9块9包邮买的?”
历史反噬:李凯馨2022年曾发律师函警告“造谣者”,结果被扒出是P图乌龙,被嘲“律师函批发商”。
第三斧:哭诉感恩“卖惨洗白”,过往言论遭“挖坟打脸”
声明漏洞:李凯馨配文“我的根在中国台湾,但我的家在中国大陆”,却被翻出2023年直播时说“台湾小吃比大陆正宗”,网友怒斥:“你到底是‘中国女儿’还是‘湾湾捞女’?”
神补刀:某合作品牌前员工爆料:“她曾要求团队把‘中国台湾’写成‘台湾’,被拒后大骂‘你们是不是傻’!”
【核心争议点3:公众“鉴伪雷达”全开,明星危机公关集体失灵】网友三大拷问,刀刀见血:
“为啥不敢直播验声纹?”
网友@派出所 官方账号:“求开直播见证鉴定,别让明星团队‘自证’变‘自嗨’!”
某技术博主发起“AI换声挑战赛”,用李凯馨过往视频生成相似录音,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沦为“真假鉴定所”。
“为啥品牌删物料比兔子还快?”
某护肤品牌被扒出“凌晨1点撤海报,3点清空关联微博”,网友嘲讽:“这速度,怕不是早有预案?”
剧组场务匿名吐槽:“导演连夜删镜头,替身背词背到哭,重拍成本超百万,这锅谁背?”
“为啥前助理账号突然清空?”
疑似李凯馨前助理微博被扒,2023年曾发文:“伺候祖宗难,半夜改妆、凌晨对台词,粉丝还骂我虐待她。”
网友脑补大戏:“怕不是录音里的‘吐槽大会’就是她爆的?”
剧组“断臂求生”:导演朋友圈配图“割席”表情包,配文“宁可赔钱,不养白眼狼”;
品牌“割肉止损”:某代言被撤品牌股价单日跌3%,网友辣评:“这波血亏,但总比被骂‘辱华帮凶’强”;
吃瓜群众“群魔乱舞”:
网友A:“建议成立‘明星录音鉴定协会’,专治人设崩塌!”
网友B:“她团队是不是以为互联网没记忆?2018年‘国旗事件’还没凉透呢!”
网友C:“坐等她学郑爽,哭着说‘录音是拼接的’,结果被锤得更死!”
【结语:当“立场红线”成照妖镜,明星还能装多久?】
这场风波早已不是简单的“录音真伪之争”,而是一场关于“明星该不该守住立场底线”的全民审判。在网友“鉴伪雷达”全开的时代,一句“清者自清”再难堵住悠悠众口——当“爱国”沦为人设工具,当“感恩”变成捞金话术,公众需要的不是声明,而是赤裸裸的真相。
(记者暗访发现,某剧组群演透露:“李凯馨团队正在疯狂联系鉴定机构,但拒绝公开机构名称,只说‘结果出来前,我们绝不回应’。”这场风暴,或许正等待一个能让所有人闭嘴的“技术铁锤”。)
来源:星光娱乐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