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BA总决赛的G2?昨天晚上刷微博看到一堆人在讨论,说广厦翻盘,首钢有点懵。其实这种剧本很常见,但这回胡金秋的表现着实有点出人意料,关键回合一个人硬扛着把比分拉回来,不夸张地说广厦这场没他估计早就花了——说不准连加时都进不了。至于冠军到底花落谁家,当场吹牛皮的
CBA总决赛的G2?昨天晚上刷微博看到一堆人在讨论,说广厦翻盘,首钢有点懵。其实这种剧本很常见,但这回胡金秋的表现着实有点出人意料,关键回合一个人硬扛着把比分拉回来,不夸张地说广厦这场没他估计早就花了——说不准连加时都进不了。至于冠军到底花落谁家,当场吹牛皮的人倒是不少,可到现在也没几个说得准。果然,一场球能让联盟格局变得玄乎起来,风头比之前半决赛那会儿还要紧。
说到胡金秋,场上这家伙面无表情地投篮,动作其实算不上惊艳,甚至有点憨憨的节奏,可人家每一球都稳,数据比队里谁都好使。这场上去42分钟,21分5板2助还带个抢断,正负值拉满——+13,不是我有点CBA版“关键小丑”的意思。北京首钢那边周琦说难防就难防,手长脚长一堵双臂下了比国贸还难进,被胡金秋多次强打突穿,也难怪镜头都死死拍着他。
其实首钢本场最大的变化不是命中率,而是气势。G1他们一度对胡金秋的“中距离发牌”毫无办法,这次估计备课做足了,但结果连自己都没想到——反倒被反向操作了?!同龄人很多都说是教练临场指挥出问题,我倒觉得这是广厦打疯了,什么高位挡拆、落地掩护,一时间打得像野球,乱中带点讲究,讲究里还偶尔有点迷糊。孙铭徽恢复了手感,外线一开火,整个节奏就不一样了,首钢那种一板一眼的攻防仿佛“突然卡壳”。
广厦的主力板凳深度顶多只能说“中上游”,这回靠胡金秋和孙铭徽一通拼命,也是没别的法子。你看看大名单,能上场的就那么几个人,好几位都四十多分钟“熬夜加班”;最后一节明明有领先优势,几次差点腿软,被反击偷袭,一瞬间差点逆转,简直让人气得“牙痒痒”。网友常吐槽说CBA打到这个份上完全靠几个人扛着,不无道理。刚刚差点忘了,孙铭徽那货,这次还贡献了几个关键三分,这才把对面拉回来一点点注意力,不然全给胡金秋吸走了。
首钢攻防两端一直很有章法,内线有周琦,夺冠赔率一直在顶端,“冤家路窄”总被提及。G2打得有点拘谨,外线手感一断,进攻就很卡壳。分差刚刚拉到个位数,防守端一时松懈就让胡金秋钻了空子。其实北京的整体阵容纸面上真的好,但临场那种“神来一笔”的混沌力感觉差一口气,说糙点,缺点疯劲儿。胡金秋脸上没什么波动,身上背着球队希望,球迷说这哥们以后身价还得涨,说不定真被广东啊啥的盯上了。“谁能拒绝一个全能金秋?”网上段子早就换了好几茬,看得人一会儿担心他下一场状态会不会突然拉胯,一会儿又觉得人家可能会掀个大场面。
说起广东最近传闻可不少。要真是广厦没拿冠军,什么“挖角计划”大概率开动。毕竟有钱有资源的俱乐部,对于好苗子,眼神比鹰都毒。有老球迷在帖子底下开玩笑,“胡金秋和赵睿互换,你信不?”杠精反正一直有不少。其实讲真,市场就这么大,广厦想保得住顶流球员,没点成绩撑腰就是空话。
稍微说岔点,广厦主场气氛这轮开得挺猛,连拉拉队表演都格外认真,不过直播时镜头偶尔给到的几个球迷表情也挺丰富,有别的想法,那会儿看着就觉得气氛在变。主教练喊暂停那段有点意思,他表情一直跨度很大,台词忘得七七八八,转头还找翻译确认几句。感觉G2对广厦来说是不拿下就崩盘那种压力,关键时刻教练都快喊破嗓子。
体能消耗也挺吓人,场下热身区一堆人在拉伸,一边伸胳膊一边大喘气。要不是得靠主力撑场面,估计都不敢这玩法,现在季后赛节奏这么高,不就怕主力一伤直接被拖垮嘛。G1结束之后身后有小道说胡金秋有腿部隐患,这场下来也一度有点一瘸一拐?!?当然官方没公布,队医也是嘴严,就是场上动作有些迟缓。讲真,下一场如果他掉链子,形势基本又变天。
扯点别的,广厦主场输了之后,外界议论“重建”声音又起来了,有人怀疑高层其实在“提前做准备”,只不过没放信号。你要说胡金秋真走了,广厦双塔估计直接散架;队里没人能接班这套体系,球队换教练倒挂票都没啥意义了。说不定有些决策就是在这几轮比赛之后才浮现,管理层要真“动手”,球迷摔杯也只有看著。反过来,要是奇迹夺冠,一切都像没发生过,这种反差也挺CBA。
你再说联盟未来格局,32支球队里,流动性本来就特别高,谁家钱多谁能留住人都是迷。广厦以往稳妥的打法这赛季已经被不少新锐解构过。其实啥工资帽、什么引援规则哈,都是“君子协定”,真到利益面前,各队谁都不会客气。说胡金秋出场时间拉满,有人觉得短期能拼出结果数据都是真刀实枪,不过拖长看还有变量。对比前两年吧,CBA流动性越来越大,“一夜换东家”不稀奇。又扯远了哈,还是说回广厦吧。
其实媒体分析说的都不太准,内部消息透露最多只是“球员或许倾向于留下”,但谁也不敢说死,到底留还是走,至少要等总决赛之后。广厦教练组这次后场轮换有点迷,那几个替补几乎没怎么上,孙铭徽前面打得猛,末节攻不动就容易跟不上连贯性。加上首钢后卫防守硬,外线投不进就大概率拖垮体能,这场悬念就是胡金秋到底撑到啥时候。
裁判尺度也有人骂,节奏时紧时慢,偶尔判罚连主教练都皱眉,现场气氛倒是烘托得够喧闹。首钢球迷开场吹拉呐喊,声音很扎耳朵,差点遮过解说。胡金秋被冒了两次都没什么人关注,大家全盯着场下教练调度。你说这关注点奇不奇怪?!
有个细节多说两句,G2现场,转播导播每隔三五分钟就切胡金秋镜头,不光球场地板汗渍多,连地板反光都能数清楚。现场芯片摄像都快追不上他跑动的速度,侧面看得出“铁人模式”开得飞快。还有就是每次他中场休息,都坐在板凳末位,低头像是心情闷闷,队友在旁边说话也没应答,都自己发呆。迷信点可能有啥小情绪,要么就是太累了吧。
总决赛打成现在这样,局势怎么会明显?一边主力快枯竭,一边筹码全趴在胡金秋、孙铭徽身上,谁还敢说稳。不过也有亮点——这些年轻人确实有冲劲儿,“拼命三郎”不是开玩笑。大家都盯着谁会是下一个“内线大腿”,结果每年都不一样,金秋这回被捧得无以复加,下场掉链子也说不准,我是觉得后面场数多了还真不好说。
北京首钢媒体口风很死,发布会也就那两个套路词,战术不讲细节,更多是赛后鼓励球员顺带“夸一夸球队凝聚力”。其实内容大差不差,胜负悬念在于拼到什么时候头铁。也有热议说这算不算“青黄不接”,好像哪里又扯远了。
联盟顶级内线每年都这么抢,去年有人说辽宁要下猛药,这回都安静了,估计也是新周期的变化。数据看起来都不赖,场均二十多分上下没什么大意外,真正难得的还是保持健康——主力高强度拉满没人能保证自己不出问题,后面怎么打得看命。
到最后冠军归谁?现在说还早。广厦这把扳回来,总比分成1-1,也不是啥特别大的起伏。主场丢了一个,网上瞬间炸开了锅,有人拍桌子说这就废了。其实也没觉得广厦失主场后面一定顶不住,北京这压力突然大起来,因为总是领跑,突然比赛卡住,心态最难调。
结局没啥定数。肯定是胡金秋决定下步走向,人哪有不累的,活生生被摧残好几场,咬牙再撑也是一场一场的拼。冠军归属这事,现在一堆人说预测,大佬全闭嘴。我觉得不如等等最后一场再来推测。剩下的就是球迷自己的爱恨情仇,啥连败、爆冷,每年都有人翻出来复盘,谁也没能想到现在局势会是这副模样。
以上写了一堆,看到这里估计大家还是盯着胡金秋。没他这场,比赛早就没法看了。到底会不会被别家高薪挖走?说不清楚,这联盟能说准的事本来就不多。下场怎么打,还得继续盯着。不写了,这思路一阵子都理不顺,突然发现刚才有一点没展开,下回有机会接着说吧。
来源:哈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