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关于《王牌对王牌》第九季的网传消息引发热议:节目将于6月启动录制,但常驻阵容遭遇“地震级”调整——核心成员沈腾、贾玲彻底退出,仅保留关晓彤、宋亚轩及主持人沈涛,新加入刘涛、沙溢、金靖、杨迪等组成全新“王牌家族”。消息一出,网友直呼“笑点崩塌”“没有沈
#王牌对王牌9网传阵容#必须要沈腾和贾玲,不然就不是王牌家族了!
近日,一则关于《王牌对王牌》第九季的网传消息引发热议:节目将于6月启动录制,但常驻阵容遭遇“地震级”调整——核心成员沈腾、贾玲彻底退出,仅保留关晓彤、宋亚轩及主持人沈涛,新加入刘涛、沙溢、金靖、杨迪等组成全新“王牌家族”。消息一出,网友直呼“笑点崩塌”“没有沈腾贾玲的王牌还能叫王牌吗?”这档曾因“沈贾CP”横扫收视的国民综艺,似乎正面临开播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
作为节目长达七季的“定海神针”,沈腾与贾玲的化学反应堪称《王牌》的灵魂。两人即兴互怼的“兄妹”模式、自黑与救场的默契配合,创造了无数经典名场面——从沈腾口误“江苏卫视”引爆笑点,到贾玲一句“我不是胖,是可爱到膨胀”化解尴尬,观众的笑声背后是两人浑然天成的喜剧天赋。然而,第九季中,沈腾因电影《流浪地球3》《飞驰人生3》拍摄档期冲突彻底缺席,贾玲则因转型导演(新片《转念花开》拍摄中)及形象升级,仅以飞行嘉宾身份短暂亮相一期。
两人的退出不仅是人员的变动,更意味着节目“喜剧内核”的流失。第八季贾玲缺席时,沈腾孤军奋战的疲态已暴露无遗,甚至自嘲节目应改名“《沈腾受难记》”。如今连沈腾也离开,新阵容中沙溢的“英子爹”老梗、杨迪的“努力式搞笑”被指缺乏惊喜,观众直言:“沈腾是天生喜剧人,其他人只是打工人”。
为填补核心空缺,节目组打出“以量取胜”牌,网传常驻嘉宾扩至九人,除保留关晓彤、宋亚轩外,新增刘涛、沙溢、金靖、杨迪,并引入宋茜、武艺等流量面孔。这一组合看似兼顾综艺感与话题度,实则暗藏隐患:
1. 喜剧代际断层:刘涛、沙溢虽经验丰富,但风格偏向“套路化”;金靖的夸张表演与节目原有调性是否适配存疑。
2. 流量与情怀割裂:宋茜的“较真式综艺感”与《王牌》轻松氛围格格不入;武艺的“社恐式接梗”屡次冷场,重现第八季时代少年团强推新人引发粉丝互撕的风险。
3. 音乐环节失色:华晨宇因巡演退出后,节目标志性的“飙高音猜歌”环节恐沦为“KTV车祸现场”。
虽然节目组试图以“情怀杀+流量明星”模式维系热度,但第八季《欢天喜地七仙女》剧组重聚被批“五分钟站桩聊天”,《山河令》专场“乱炖”经典IP遭群嘲,已暴露情怀牌失灵。若第九季继续依赖过时套路,恐难逃“广告中插播综艺”的骂名。
- 创作惰性:导演吴彤被指“躺在舒适圈”,《王牌》《萌探》均靠IP情怀和流量明星堆砌,游戏环节重复、广告泛滥。
- 观众审美升级:当《种地吧》《戏剧新生活》等“反套路”综艺崛起,观众已厌倦剧本化煽情与商业化植入,转而追求真实互动与深度内容。
- 明星转型压力:贾玲、沈腾等喜剧人的个人发展(如贾玲跻身百亿导演、沈腾深耕电影)与综艺需求产生冲突,导致“不可替代性”加剧节目危机。
1. 内容革新:减少对情怀杀的依赖,探索社会议题、创意游戏等多元主题,如结合贾玲新片探讨女性成长。
2. 平衡商业与体验:严格控制广告时长,避免沈腾“硬插易车APP”的尴尬场面重演。
3. 挖掘新化学反应:若宋茜能发挥唱跳优势、金靖激活喜剧潜能,或可碰撞出意外火花。
若第九季无法找回“人”的温度,即便阵容再豪华,也难逃“亡牌”命运。《王牌》的辉煌源于沈腾贾玲“真实得不像是演”的互动瞬间,而非游戏或IP本身。当节目沦为资本博弈的提线木偶时,观众只能在热搜怀念:“让我们笑出眼泪的,从来不是游戏,而是他们啊”。
来源:完全化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