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在校园生活中,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近三年,多所学校在地震中实现了师生安全撤离,监控记录下的画面堪称“教科书”式避险疏散。今天我们梳理了四川、青海、福建、云南、河
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在校园生活中,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近三年,多所学校在地震中实现了师生安全撤离,监控记录下的画面堪称“教科书”式避险疏散。今天我们梳理了四川、青海、福建、云南、河北等5所中学的典型案例,从真实的监控画面中拆解避险疏散的关键动作——这些方法,或许能让孩子在关键时刻赢得生机!这些学校的做法,值得我们点赞!
四川省泸定县第一中学教师立刻组织学生躲在课桌旁,用书本护住头部,在强烈震动结束后迅速组织学生分楼层、分班级疏散,全校1500余名师生在2分钟内安全疏散。
青海省循化县清水乡初级中学在地震发生两小时前组织了一次针对住校生的夜间地震应急演练,震后全校学生在3分钟内有序撤离至操场,没有发生踩踏、拥挤情况。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老师组织学生在课桌旁蹲下避险,指导后排学生打开教室门,震动结束后学校响起应急疏散广播,学生迅速从前后门就近快速有序疏散。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教师及时提醒学生严格按照“伏地、遮挡、手抓牢”的要求就近避险,并在楼梯拐角等容易造成踩踏的地点指挥学生有序撤离。
河北省卢龙私立弘远学校学生从教室就近疏散时注意保护头部,靠楼梯两侧快步行走,全校2000名师生用时3分20秒安全疏散至学校操场。
在这些案例的背后,是上述学校对校园地震安全的高度重视:四川省泸定县第一中学常态化开展应急避险知识宣传,精细化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实战化开展“每周一跑”避险疏散演练;青海省循化县清水乡初级中学常态化开展多场景避险疏散演练,确保演练符合师生学习生活特点,教师具有较高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结合校舍结构特点科学制定分级响应机制,建立“校领导-年段长-班主任-学生干部”四级管理网络,培养“安全小卫士”学生骨干;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校“1530”安全教育,及时总结整改应急避险疏散中存在的问题,举行针对性演练攻坚应急避险薄弱环节;河北省卢龙私立弘远学校制定差异化疏散路线图,确保疏散方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班会、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知识专题学习。
为全面提升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疏散能力,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地震安全教育,强化防震避险技能实训。后续将陆续推送典型案例详细内容及各学校日常亮点做法,供交流学习。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