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日,“变向领航 磨创未来”变向磨钻多中心临床观察研究启动会,在重庆西山微创医疗器械产业园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西山科技研发的变向磨钻将在北京、山东、安徽、新疆等多地的三甲医院应用。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5月10日,“变向领航 磨创未来”变向磨钻多中心临床观察研究启动会,在重庆西山微创医疗器械产业园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西山科技研发的变向磨钻将在北京、山东、安徽、新疆等多地的三甲医院应用。
启动仪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本次会议聚焦变向磨钻在神经外科内镜经鼻颅底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通过多中心的协作,进一步探索西山变向磨钻技术在这一复杂手术领域的优势与潜力,推动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微创治疗方案。
西山科技自主研发的变向磨钻,具备独特的36°径向可变角度设计,能够在狭小的手术空间内灵活转向,轻松抵达传统磨钻难以触及的部位,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其先进的技术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还能降低对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损伤风险,从而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这一特性,使得变向磨钻在神经外科内镜经鼻颅底手术中发挥了极大作用。神经外科内镜经鼻颅底手术,作为一种前沿的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在颅底疾病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借助鼻腔这一天然通道,利用内镜的高清视野,能够精准地到达颅底病变部位,在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下,实现对肿瘤、病变的有效切除或修复。
本次变向磨钻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等共同开展。
该研究项目将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科学研究方法,计划纳入医院所在及辐射地区符合条件的神经外科内镜经鼻颅底手术患者,对变向磨钻在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操作便利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建立统一的数据录入平台和质量控制标准。
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朱海波教授详细讲解了西山变向磨钻在神经颅底手术中安全有效性评估项目,指出变向磨钻能解决临床的关键问题,满足临床在神经内镜手术中对一些复杂性骨性、膜性以及血管性阻挡的切除需求,提高手术效率和肿瘤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西山科技研发中心总经理陈竹在介绍变向磨钻技术时,从技术原理的角度深入剖析展示了变向磨钻高效、灵活、便携等产品特点,他表示变向磨钻有效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干扰,解决了医生手术中的痛点,因此项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医生手术质量至关重要,研发中心也将继续努力研发更多优质技术产品,赋能医生造福更多患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桂松柏。受访者供图
“经鼻颅底手术是一种典型的微创手术,而微创手术能让患者恢复更快,减小并发症几率,降低患者费用和国家医保支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桂松柏表示,变向磨钻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以往微创手术应用中展现了一定的优势。此次项目将全面搜集国内多个医疗机构的大宗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使医生可以依据变向磨钻的研究结果,为患者考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规范和提高手术质量及其安全性。
西山科技董事长郭毅军。受访者供图
西山科技董事长郭毅军在采访中表示,西山目前在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外科已建立了多个医工协同创新机构,在夯实自身研发技术的同时,将帮助医生队伍的培养,促进医疗机构的临床研究,助推创新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传播,为提升中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懈努力。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