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起来、巡起来、管起来,渭南公安交警“小喇叭”喊出大安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1:57 1

摘要:“请不要逆行,注意安全!”“您骑行未佩戴头盔,请马上纠正!”……如今,交警手持小喇叭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实时提醒,成为渭南主城区各个路口的一道风景。市民杨女士对此深有感触:“以前被罚款时心里总觉得挺难为情,现在这种宣传方式既亲切又高效,让人更乐意主动改正错误!”

“请不要逆行,注意安全!”“您骑行未佩戴头盔,请马上纠正!”……如今,交警手持小喇叭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实时提醒,成为渭南主城区各个路口的一道风景。市民杨女士对此深有感触:“以前被罚款时心里总觉得挺难为情,现在这种宣传方式既亲切又高效,让人更乐意主动改正错误!”

近年来,渭南公安交警系统立足市域特点,高度重视基层建设和基础建设,以“小喇叭”为创新切入点,充分发挥好“小喇叭”喊话便捷、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感染力强的“有声”优势,在实践探索中转变执法模式、筑牢思想防线、破解治理难题。这一举措不仅拉近了警民关系,还显著提升了公安交通管理服务能力,为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个大喇叭,一口关中方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闫村中队形象岗班长周红军多年如一日热情工作,微笑服务,通过幽默的语言、准确适用的法律、文明规范的执法行为,纠查每一起交通违法,让群众在会心一笑中遵守交规、文明出行。通讯员 张亮 摄

“小喇叭”破解大难题

“天气太热不想戴”“怕压发型不愿戴”“出门着急忘了戴”……都说安全头盔是个宝,可骑电动车不戴头盔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不仅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也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这一难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以“喊话行动”为有力抓手,设置了19个固定执勤点位和20个铁骑巡逻网格,采取高压严管、精准喊话的方式,即时纠治骑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头盔的交通违法行为。并在临渭城区安装了35台智能语音播放器,合理设定时间循环播放,让交通安全文明常识时刻萦绕在群众耳边。扎实开办“马路学堂”,坚持纠违与宣教同向发力,有效遏制交通违法乱象。截至目前,临渭主城区头盔佩戴率已达90%以上。

为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规范化使用“小喇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喇叭使用大比武活动。活动中,参赛选手们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快板说唱、评书、方言等,宣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此次活动收获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70多岁的王老先生说:“听了他们用喇叭讲的交通安全知识,想记不住都难!以后哪怕出门骑电动买菜,也一定把头盔戴好,安全才是头等大事!”

从精准宣教迈向“事前预防”

在繁忙的高速收费站出入口,一个不起眼的安全“小喇叭”正默默发挥着它的作用。通过发出各种提示和警告,提醒着驾驶员注意安全,避免潜在风险。

为了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精细化“事前预防”转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执法站广泛覆盖小喇叭,根据天气和道路通行情况适时播送安全出行提醒,配合沿线LED诱导屏使用,打造高速公路“伴随式”宣防走廊。同时,大力推广石鼓山隧道“警示喇叭”、渭蒲桥“定向喇叭”等做法。在大荔108省道Y型十字路口,创造性增设喇叭,扩大“支线哨兵”预警提示音量,有效提醒支线驾驶员注意观察路况。经过综合治理,该路口实现了亡人事故“零”发生,被公安部评选为全国优秀治理案例。

此外,交警部门积极与乡镇政府对接,紧贴农村群众出行规律、生产特点和常见违法行为,借助村喇叭,用听得懂、接地气、易接受的语言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同时,在重大活动、国省道沿线“马路市场”、校园周边、农村集市等重要节点、重要路段,警车“小喇叭”循环播放定制化宣传语,形成“车到声到”的流动宣传网,确保宣传覆盖偏远村落,打破地域限制。

喊话式执法有力度有“温度”

在繁华的商圈附近,一旦发现机动车驾驶员随意违法停车,巡逻警车就会循环播放:“违停的车辆尽快驶离,不然可要发小贴贴啦,一张小贴贴可值一百元哦。”

在临渭区屯南村,民警依托农村“大喇叭”广播系统,每日早中晚定时播放交通安全提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安全教育。准备出村的郭先生已经佩戴好头盔,他说:“要不是大喇叭的循环提醒,我好几次都忘戴头盔了!”

在渭富桥执法检查站,民警在例行检查时会喊话大货车司机:“这里有清水,师傅您下来洗把脸、解解乏,开车时间长了要注意休息一下。”

……

最是真诚暖人心。渭南公安交警这种“喊话”式执法,充满了温度,民警通过一次次耐心地讲解、一声声贴心地叮嘱,让群众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一个个交通“小喇叭”,承载着责任,传递着温暖,守护着城市的平安,让文明交通的理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平安渭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