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阳市乐至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特色鲜明、质量优异”发展思路,立足川中丘陵区森林资源现状,依托“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突出林药产业发展,积极创新“园区+基地”“林地+园地”“国企+民企”机制,奋力实现国土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资阳市乐至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特色鲜明、质量优异”发展思路,立足川中丘陵区森林资源现状,依托“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突出林药产业发展,积极创新“园区+基地”“林地+园地”“国企+民企”机制,奋力实现国土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采取“园区+基地”,加快实现规模发展。以提质建设乐至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引领,充分发挥生物组培快繁种苗技术优势,建成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150亩,年生产种苗2000余万株。大力实施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成黄柏与黄精复合种植等示范基地1000余亩;示范引种“渝枳一号”等林药良种,实施集约人工林栽培3.89万亩,新建枳壳、黄柏等林药基地面积2万余亩。
二是采取“林地+园地”,有效破解用地瓶颈。充分挖掘现有林地资源,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低产低效退耕还林地改造和退化林修复,实施现有林改培种植黄柏等林药面积1.69万亩;大力推广林药复合种植,因地制宜整合园地种植枳壳等林药面积0.55万亩,间套种黄精、白术、瓜蒌、天门冬等0.32万亩,亩均产值提升30%以上,有效破解了丘陵地区林地分散、碎片化的难题,实现集中规模栽植。
三是采取“国企+民企”,统筹形成发展合力。抢抓政策机遇,成功申报专项债项目2个2.5亿元,已发行8000万元;争取国家储备林项目银行授信18.5亿元,到位资金10.48亿元,累计投入林药产业1.7亿元。聚焦建圈强链,成功招引广东中康福集团、上海脍神生物科技,签订《乐至县中药材(中医药)产业暨三产融合发展项目框架协议》,计划总投资6亿元;积极引入乐至建松中药材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在种植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优势,通过委托经营管理,加快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建成年处理能力7000吨的初加工企业,成功注册“天府帅乡”枳壳商标,2024年实现年总产值2000万元。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