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进行了一场Boss Talk。其精彩内容摘录如下: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进行了一场Boss Talk。其精彩内容摘录如下:
战略 + 实施
奥博穆:
要是两年前你问我,集团到 2025 年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绝对想不到能在这届上海车展上展示出这么多成果。我们的发力方向不仅包括纯电动汽车,在增程式车型、混动车型,以及纯燃油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彰显了实力,打造一个全面涵盖所有细分市场的产品规划。在中国,一切都讲究速度,我为团队在过去两年半里凭借 “在中国,为中国” 战略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贝瑞德:
“在中国,为中国” 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切实、付诸实践的战略。本届上海车展上看到的新车型,都是根据中国客户的期望量身定制,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并将在 18 个月内推向市场。这是一种独特的组合:既能得到德国的工艺技术、质量和安全标准,又能享受本土化开发的软件、架构、数字化、互联技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
竞争 + 信心
奥博穆:
我们热爱竞争。好比体育赛事:优秀的竞争对手,让我们变得更优秀。现在,我们感觉比两年前更有竞争力了。
市场的赢家由消费者决定。只要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没有必要畏惧竞争。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贝瑞德:
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距离的冲刺赛 —— 如今,这场竞争的 “季后赛” 已然拉开帷幕。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
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反应更迅速、运营更高效、成本更具竞争力,同时还要更加精准地贴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正是我们当前全力以赴的方向。
价格 + 转型
贝瑞德:
我们对当前的价格形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不寄希望于市场价格会再次回升。因为市场已经适应了这些新的价格水平,消费者也不太愿意为购车支付更高的费用。我们正在积极调整优化自身的架构和成本结构,以更好地适应市场上的新价格体系。
转型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我们正经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转型,这需要在新产品和新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市场却没有带来足够的回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加快发展速度,并在产品规划上更具战略性。我说“季后赛” 已经开始:参与者都必须进行投资,并尽可能高效地管理推动转型。
奥博穆:
从另一个角度看,转型中我们也有优势。在燃油车方面依然表现强劲,我们是这一领域的市场领导者。这使我们有能力为转型提供资金支持,而且我们仍然是中国市场上少数盈利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我们覆盖多种动力系统的产品组合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本土化合作
贝瑞德:
大众可以算得上是半个中国企业了。我们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在上海,我们和上汽合作;在长春,一汽是我们的伙伴。我们携手开拓市场。在中国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伙伴的支持。我们深度扎根中国,拥有超过 8 万名员工,设有30 多家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超 95%,整个供应链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既为对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贡献深感自豪,也坚持由中国团队主导业务运营、服务中国消费者的模式。
共同的愿景和同样的技术热情让我们和小鹏汽车走到一起。我们受益于小鹏汽车在架构和软件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小鹏汽车也能借助我们庞大的供应链,一起进行采购,降低物料成本,提升竞争力。实现双赢。
自主研发一套 ADAS 系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一款系统级芯片,地平线就是绝佳的合作伙伴。双方合作的文化很契合。我们通过酷睿程共同组建了一支拥有 500 多名工程师的团队。他们开发了用于算法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GAIA。我们致力于自主研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到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这套系统将具备 L2 + 的功能,后续可以达到 L2++ 的能力。
奥博穆:
这种合作与我们的整体战略完全相符。如今的汽车行业,无论是法规方面,还是客户需求方面,都比几年前复杂许多。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全球不同地区的情况调整产品和服务。而且,我们既无法、也不希望凡事都靠自己。这根本不现实。要建立恰当的合作关系,让双方都能获益,才能持续并取得成功。我们的合作都是经过周密规划,合作伙伴和我们非常匹配。我们在中国的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美国市场,我们和 Rivian 有类似的合作模式,在云业务上还和谷歌、亚马逊有合作。我们追求的不是短期回报,目标始终是实现长期的成功。
来源:小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