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毫无疑问,HiFi耳机圈子近十年的最大变化就是动圈耳机减少、平板振膜耳机活跃。现在平板耳机大行其道,国内厂家也纷纷在平板耳机上发力,相对忽视了传统的动圈耳机。其实,传统成熟架构的动圈耳机仍然是可以做得很好声的,而且和平板耳机相比更容易驱动得平衡、饱满、有力。从
最近听到如题这副国产动圈耳机,颇有好感,在此略说一下,同时分析一下动圈耳机这一近期新品不多而被有些发烧友认为已经有点“过气”的HiFi耳机形式。
毫无疑问,HiFi耳机圈子近十年的最大变化就是动圈耳机减少、平板振膜耳机活跃。现在平板耳机大行其道,国内厂家也纷纷在平板耳机上发力,相对忽视了传统的动圈耳机。其实,传统成熟架构的动圈耳机仍然是可以做得很好声的,而且和平板耳机相比更容易驱动得平衡、饱满、有力。从这点看,我支持HarmonicDyne厂家在动圈技术方面的钻研和投入。这副新品耳机“巴洛克”采用的“金属陶瓷振膜”的这个动圈单元,素质确实做得很好。解析、分离度、细腻感、细节表现、瞬态和速度感,都达到了相当高度。
同时值得特别提一下的是,以平板耳机的最大优势——细腻度和瞬态而论,巴洛克作为动圈耳机在这些方面毫不落后。
巴洛克耳机俯视图
耳机侧面图
如上图,Baroque耳机的整体框架、头梁、耳罩都设计和制作得十分成熟,佩戴舒适度也很好。
我们可以看到,从20多年前HiFi耳机都是洋品牌大行其道相比,现在国内的HiFi耳机品牌已经很成熟了,能让大多数性价比一般或缺乏足够个性感召力的洋牌子都无法立足。据我了解,包括森海、AKG、铁三角等大牌在内的多数进口名牌HiFi耳机近年的销售和份额都一直在萎缩。耳机领域呈现出类似汽车行业的局势——进口老牌持续退缩,国产品牌的“新势力”不断进取。
HarmonicDyne的耳机我之前在展会也听过,这次近距离接触这副Baroque,感觉其单元素质优秀的同时,调音也十分成熟了。它的声底平衡、圆熟、低音染,音色略呈年轻化的性格,结实迅捷,聆听包括古典和流行在内的各类音乐都难找短板。由于灵敏度高,也不难驱动,是可以用随身设备直推的,甚至手机+小尾巴。我用草医YIAO2解码耳放推(下图),音量只要开-30至-40就够,声音已经很不错。
草医YIAO2推巴洛克耳机
下图是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灵敏度为109分贝/Vrms,参考64欧姆的阻抗,换算得到97分贝/毫瓦。这是一个偏高的灵敏度,也解释了它能够用随身设备直推。
厂家提供的耳机参数
再用草医的EA6耳放(八达DL-2线性电源供电)驱动,声音表现既高素质也足够宽松和舒展,比起随身设备直推,低频素质、包围感和规模感都会更佳(下图)。这样的表现已足够让我给它打一个高分,即便其定价在3999元,并不算“平价”。
草医EA6纯耳放搭配巴洛克耳机
下图为厂家产品介绍里用到的关于巴洛克耳机“陶瓷金属材料振膜”的介绍。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刚性优异、速度快、瞬态响应好的新派材料。那么,使用了这种新派材料的Baroque耳机,会不会声音太“新派”而偏薄偏锐不耐听呢?
耳机单元振膜的介绍
从我的主观聆听上看,并没有。前面我说了,可以听出这是一副声音性格年轻化、解析度好、低失真的耳机,但同时其平衡性、厚度都没有问题,并不会偏薄、偏锐或者不耐听。这有点像,现在采用陶瓷单元的HiFi音箱也很多(越来越多),但设计得好的陶瓷单元音箱照样可以声音很平衡。
可贵的一点是这款单元声音的细腻度也是动圈耳机里一流的。就像我前面描述的,它声音的细腻度不会弱于平板振膜耳机,也是因为这个单元。有时候它令我联想到很多年前用过的MARTEN马田Miles 5音箱——那个也是全套陶瓷振膜(高低音单元都是),然后出声非常细腻,细腻度胜过很多纸盆。这种高硬度和刚性的新派材料振膜,确实可以在声音细腻度上做得很棒。不光是解析好、瞬态佳。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这款新派材料的振膜,频宽、解析、速度、平衡度固然都调教得很好,但毕竟是新派材料振膜,和传统纸基或塑料基底的振膜相比,音色和质感会有所不同。是否适合自己?现在各地耳机展不少,有机会在展会上找到这副耳机的话,强烈建议仔细试听。
下面谈点动圈耳机vs平板耳机的问题。从个人愿望上说,我是觉得目前平板振膜耳机有点“过热”了,大家都在搞,仿佛只有平板振膜才好、才“先进”一样。其实平板振膜耳机还是存在一些固有问题的,尤其是不易驱动好、不容易推得平衡饱满。我以前曾多次推荐给平板振膜耳机搭配胆耳放,那也是因为胆机更容易把平板耳机搞得平衡、饱满、有厚度、声音能立起来,搭配晶体管耳放时平板耳机容易(当然不是“一定”)声音“虽然细腻但偏薄和平面化”。传统动圈单元的耳机在驱动搭配上要容易很多、成熟很多,更容易推出圆熟自然的效果。
所以我很欢迎国内厂家在动圈耳机方面的努力、研发和尝试,兴趣大于“又见到一副平板耳机”。之前武汉奥莱尔的“琥珀”动圈耳机我就关注过,因为那是为数不多认真设计的国产HiFi动圈大耳机。这款HarmonicDyne的“巴洛克”我认为是近期国产品牌很值得关注的一款HiFi动圈耳机。
是的,平板并不比动圈高档。不要跟着厂家带节奏的宣传走。动圈耳机技术作为早已高度成熟的技术,要突破确实不容易,但是也不是没有机会。随便举个例子美国GRADO近期的两款新旗舰耳机(HP100SE和S950)就很明显突破了之前的歌德耳机。从某种程度上说,平板耳机也算是国产品牌的一种“弯道超车”行为——动圈我难以突破就另辟蹊径——但是从声音和驱动角度说,平板耳机并非处处理想,实质上也就是和动圈耳机各有千秋。
我之前也一直认为平板耳机最大的声音优势是细腻度好,但是“巴洛克”耳机在细腻度上完全不输给任何同价位平板耳机,显示出采用了新式振膜材料和技术的动圈耳机仍然有潜力可挖。此时,动圈耳机容易驱动、更容易推得声音饱满而自然,这点则是平板振膜耳机很难比得上的。
耳机官图
事实上,平板耳机厂家们都在不断设法提高灵敏度,让耳机变得更好推,特别是能让随身设备直推,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平板耳机提高灵敏度往往是以音质为代价的。往往是灵敏度提高了而音质下降了。真正最优秀的几副平板耳机都仍然是很难推的,但那才是不妥协的设计。提高了灵敏度的平板耳机经常是“妥协的结果”。其次,就算是提高了灵敏度的平板耳机,就真的好推了吗?其实只是更容易推响了(输入1毫瓦功率能发出更大的声压级),而动圈耳机仍然是更容易推得平衡、饱满、出声自然的。
有没有注意过我几个月前介绍过的Hifiman Isvarna混合式耳机?那是一副融合了动圈低音单元和平板振膜的混合式设计耳机。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混合式耳机?无非还是因为单纯靠平板振膜做全频有问题(低频偏薄弱)。
从我近期所听到的美国歌德新旗舰HP100SE和S950,以及这副国产HarmonicDyne的“巴洛克”耳机来看,动圈耳机技术虽然早已高度成熟,仍有向上突破的空间,关键只是厂家是否愿意投入研发。我喜欢和支持这方面的努力,因此也愿意在此推荐一把这副国产动圈耳机。
来源:耳机俱乐部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