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土育希望 泰科星火映广平——常永昊的三年公益路书写新时代青年担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2:43 1

摘要: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广平镇的乡间小路上,一位青年的身影穿梭了三年。从简陋的党员活动室到政府支持的公益课堂,从50名留守儿童到135张求知的笑脸,泰山科技学院远景学院学生常永昊用行动诠释了“反哺家乡”的深刻内涵,以星火之力点燃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希望之光。

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广平镇的乡间小路上,一位青年的身影穿梭了三年。从简陋的党员活动室到政府支持的公益课堂,从50名留守儿童到135张求知的笑脸,泰山科技学院远景学院学生常永昊用行动诠释了“反哺家乡”的深刻内涵,以星火之力点燃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希望之光。

(图一)

(图二)

公益课堂:从“安全港湾”到“梦想起点”

2022年9月,常永昊与三名同学自发组建公益团队,在广平镇党员活动室开设首个“小粉笔”公益课堂。面对留守儿童假期安全隐患问题,他们以语文、数学、历史等课程为纽带,以辅导作业和电影美育为补充,他们还邀请到了山东省聊城特战救援队总队长电影《红海行动》演员秦一杰线下为孩子们科普防溺水知识。“小粉笔”公益课堂不仅填充了孩子们的知识空白,更将安全守护融入日常。那个假期里,孩子们不再游荡于池塘等危险区域,实现了零意外事故。

(图三)

放学后,他们亲自护送每一位孩子回家,并及时在工作群中报备。那条乡间小道上,映照着他们高大的身影和对孩子们深深的牵挂。一次突逢下雨,常永昊毫不犹豫地将雨衣披在孩子身上,自己却淋在雨中。在那一刻,“小个子”的他成为孩子们心中无坚不摧的 “超级英雄”,用自己的点滴付出,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图四)

(图五)

常永昊所在的泰科远景学院是中国大学里少见的文理学院培养方式,大量的通识课程浸润奠定了他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志愿情怀。随着课程深入,常永昊引入泰山科技学院特色育人模式,联合聊城市少年宫带领孩子们制作水火箭、绘制彩图,将先进教育模式“嫁接”至乡村。东昌府区广平镇团委书记李翔之评价:“小学数学课本上有一道题:走到少年宫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我用了30年,但是这些孩子们不再对此有遗憾了!这群小老师用画笔和科学实验,为孩子们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口。”

(图六)

(图七)

师生合作发掘广平故事,新媒体赋能乡村宣传

2024年9月,已是泰科学生电影评论联合会主席的常永昊再次回到广平,在泰科电影评论中心教师的指导下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短视频剪辑拍摄技术,他还向传授了很多基层经验与新媒体运营技巧。常永昊开始发掘和拍摄广平镇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当地旅游资源与红色故事。这些作品不仅吸引了外界关注,更为广平镇政府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新思路。

(图九)

在学生电影评论联合会指导老师于子晨的帮助下,常永昊同学结合地方民俗特点,选用特色“三句半”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方式宣传地方特色,开展公益民俗活动。

(图十一)

从“社恐口吃青年”到“张家楼红色宣讲团”

三年来,常永昊的蜕变令人瞩目。曾“社恐”先天性语言障碍的他,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学生讲解员和通识学生干部,他结合“教育是一首诗”泰山科技学院新教育展览馆和无用楼通识长廊讲解工作经验,在广平镇团委的帮助下同4名“青鸟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组建成红色宣讲队,常永昊认真撰写讲解词,以饱满的热情和半富的知识,将纪念馆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位英烈的英勇事迹,生动而详实地展现在大众的面前。

(图十三)

共青团东昌府区委副书记韩笑感慨道:“永昊,你不是我们这的高考中考第一名,也不是清北名牌大学学生,但你是第一个回家乡做贡献的学生。我是因为名牌大学,才觉得他们是好学生,但我看到你们,我知道你们的学校绝对是一所能为青年带来好教育的学校!”

教育生态重构:高校育人与乡土反哺的双向奔赴

2025年4月,泰科学生电影评论联合会发起“蒲公英行动”,通过募集书籍、组织影像劳动教育活动,将高校资源引入乡村。活动中,常永昊自己也多次为广平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三年前“小粉笔”公益课堂时捐出身上仅有的200元为他的学生们买零食,2025年劳动节他以学校“特派员”的身份再次回到广平并捐款1200元,他还带着募捐来的600本爱心图书与泰科大学生手写信件跨越城乡,成为连接两代人的精神桥梁。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他们对贫困地区孩童深深的爱,也是常永昊扎根于公益事业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

(图十四)

(图十五)

常永昊同学的公益之路离不开泰山科技学院的支持。该校通过“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实践舞台。正如《中国共青团》杂志所述,这种教育模式“破解了青年成长与基层治理的密码”,让更多“常永昊”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结语

从个人自发行动到学校与政府共同认可的公益项目,泰山科技学院学生电影评论联合会指导老师于子晨和学生电影评论联合会主席常永昊荣获“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优秀志愿者”、“模范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志愿服务导师奖”等称号。

以常永昊为代表的泰科学子以三年公益路印证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在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这位“00后”青年用脚步丈量乡土,以创新激活传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成长融入家国情怀的生动实践。正如他所说:“教育不是单向给予,而是与乡村共同成长。”未来,这颗齐鲁大地上的泰科“蒲公英种子”,将继续播撒希望,静待满原芳华。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