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化办学与优质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朝阳区百名国际化优秀种子教师第二次工作坊研修顺利举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9:18 1

摘要:2024年12月7日下午,首届国际化办学与优质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朝阳区百名国际化优秀种子教师第二次工作坊研修在北京京西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联合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和北京京西学校共同承办。

2024年12月7日下午,首届国际化办学与优质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朝阳区百名国际化优秀种子教师第二次工作坊研修在北京京西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联合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和北京京西学校共同承办。

在研讨会正式开幕之前,京西学校特别组织了一场校园参观活动,带领大家领略国际校园风貌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京西学校的精神内核、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教育模式。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前沿趋势和创新发展路径,汇聚了政府、学术界、国际学校等多个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北京市教委国际处处长董川、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张伟,朝阳区政府副区长杨蓓蓓、朝阳区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健、副书记陈先豹、朝阳区教委副主任沈欣忆、朝阳区教育工委办公室主任何晓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苑大勇、集思未来高等研究院秘书长王筱稚、北京京西学校校长梅德薇、北京市鼎石学校执行校长孟思渊、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滕明俊、北京中学副校长周慧、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院长谢鹃、对外交流培训中心主任郭娜、副主任侯凯、项目组成员王丹、董明媛以及朝阳区的百名国际化优秀种子教师。会议由朝阳区教委副主任沈欣忆主持。

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她强调了朝阳区在教育国际化发展上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朝阳区作为北京市国际交往的窗口,不断推动“宜学朝阳”建设向国际化、高品质发展,形成了开放办学、融合发展、优质多元的朝阳特色。

北京市教委国际处处长董川就教育开放战略进行了市级层面的精准指引,为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董处长的指导明晰了国际化办学在全市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的研讨锚定了方向,擘画了宏观蓝图。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苑大勇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合作,从时代诉求、价值使命、实践路径和首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四个维度强调了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展望。

集思未来高等研究院秘书长王筱稚聚焦“国际胜任力的需求与人才培养”,深度剖析了国际胜任力人才在全球性问题解决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关键作用。此外,她还详细阐释了教育数字化和创新教学方法是塑造国际胜任力中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教育策略。

北京京西学校、十一学校、鼎石学校和北京中学分别围绕“交融·互鉴·创新 共建未来教育”主题贡献真知灼见,分享了各自学校的前沿探索与实践经验,展现了国际学校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领航作用。

北京京西学校校长梅德巍以“教育着眼未来,行动始于当下”为题分享了京西学校极具前瞻性的创新举措和包容文化氛围的构建,以校为镜,折射未来教育轮廓,值得各校借鉴研习。

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滕明俊以“共创世界故事: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十一实践”为题,借生动实践案例阐释国际理解素养培育要诀,助力各校打开新思路,编写独属本校的“世界故事”。

北京市鼎石学校执行校长孟思渊以“为我们的共同未来探索一种新的卓越”为题,分享了鼎石对于中小学教育阶段获得成功的创新定义,给出国际化办学高端示范,激励同行携手攀高。

北京中学副校长周慧分享了朝阳区公办学校与国际学校协同发展共同体项目的成果,展示了朝阳区在推进特色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寻求合作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发挥各自优势和潜力,互学互鉴,实现学校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朝阳区教委沈欣忆副主任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国际教育播撒了希望的种子,更浇灌了合作与创新的养分,期待这些种子未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携手共创朝阳区国际教育的璀璨明天。

本次研讨会从政策指引、学术精研,到一线办学实操、区域成果展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思维碰撞火花四溅。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朝阳区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教育体系而不懈努力。

来源:网媒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