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人机上演“飞凤游龙”光影大秀,非遗裹蒸粽技艺与少儿粤剧同台争辉,揭晓十大粽子手信及创意粽榜单……5月11日晚,广东省“百县千碗”暨2025第三届道滘粽子文化消费节启动仪式在南城村大草坪举行。这场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滘粽为主题的文化盛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环
无人机上演“飞凤游龙”光影大秀,非遗裹蒸粽技艺与少儿粤剧同台争辉,揭晓十大粽子手信及创意粽榜单……5月11日晚,广东省“百县千碗”暨2025第三届道滘粽子文化消费节启动仪式在南城村大草坪举行。这场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滘粽为主题的文化盛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环节,正式拉开了为期一个月的粽子文化消费节序幕。
据悉,本届消费节将持续一个月,涵盖龙舟过弯竞速赛、游龙趁景、才艺大赛、游园活动等30余项活动,市民可通过“魅力道滘”微信公众号或“和美道滘”抖音号获取最新活动信息。
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在激昂的醒狮表演中拉开帷幕
启动仪式上,曾受邀赴俄罗斯参与展演的联圣堂醒狮队以精湛的技艺和激昂的表演瞬间点燃全场。活动现场发布了《道滘裹蒸粽——舌尖上的非遗传承》主题短视频,生动展现了道滘粽的制作工艺与文化传承。
醒狮助兴
同时,主办方正式公布了“2025道滘镇十大粽子手信”“2025道滘镇十大创意粽”名单,对优秀传统技艺与创新产品进行表彰。
在授牌环节,云品家云平台负责人袁华靖被授予“2025第三届道滘粽子文化消费节推广大使”荣誉称号。
现场还为当天下午举办的广东省农事运动会暨第三届“巧手出粽”道滘粽包粽大赛获奖选手颁奖。
《麒声凤舞》表演
随后,道滘少儿粤剧团带来的原创粤剧《麒声凤舞》赢得了阵阵喝彩,小演员们以童真童趣展现了粤剧脸谱艺术,也表达了道滘在传承粤剧曲艺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的精神。
道滘镇党委书记陈涛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道滘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道滘粽”就是主角,不仅承载着乡愁记忆,也展现着岭南水乡文化底蕴。近年来,道滘做足“粽”的文章,高规格举办粽子节、美食文化节,打造了50余家规模的传统粽子小作坊集聚区,建成大湾区首个裹蒸粽文化馆,推动道滘粽入选首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让“道滘粽”这张美食名片成功出圈。同时,本土企业坚持推陈出新,从产品特色、口感、创新等方面对道滘粽进行升级。今年,道滘延续去年的基础,以“粽是道滘好”为主题,通过跨界融合、数字赋能、品牌联推等三大亮点,务求让道滘人流“聚”起来、人气“旺”起来。接下来,道滘将继续以粽为媒、以节会友,不断探索发展“美食+文旅”新模式,丰富消费场景,为游客朋友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文旅体验。
仪式最后,10位嘉宾共同为广东省“百县千碗”暨2025第三届道滘粽子文化消费节开幕!夜空瞬间被300架无人机组成的“飞凤游龙”光影秀点亮,金凤与祥龙交相辉映,寓意道滘文旅产业腾飞。
道滘粽香传薪火 看今年谁是“粽王”
随着群众齐声倒数,粽子文化消费节的包粽大赛在"开始"号令中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20位参赛选手各显身手,铺叶、抓料、包裹、扎绳等工序一气呵成,动作娴熟利落。经过10分钟激烈角逐,东莞市莞瑞食品有限公司的叶银欢以31个粽子的成绩斩获一等奖;千寻味裹蒸粽店的叶彩琼(27个)与良兴美食店的刘锦瑞(25个)分获二等奖。
包粽大赛现场
"每个端午季都在莞瑞公司专职包粽,日常坚持练习,熟能生巧罢了。"叶银欢的获奖感言朴实真挚。本届大赛汇聚15家粽企选派的20名专业能手,更有20组亲子家庭同台竞技。参赛儿童虽多为五六岁稚龄,但其包粽的熟练手法赢得阵阵喝彩。作为创下"天下第一粽"美誉的道滘镇,青少年群体的热情参与,既彰显非遗技艺的传承活力,更印证了道滘粽的独特魅力。
百粽争香,粽子集市开“卷”
在南城村大草坪上举办的粽子集市上,40余个摊位在大草坪上飘散粽香。传统经典款与创意新品各展特色:双黄咸肉粽、枧水豆沙粽稳居销量榜首,黑松露鲜肉粽、烧鹅粽等新奇口味吸引年轻食客驻足,迷你粽子更成为亲子家庭首选。香港游客陈先生连尝三口感叹"吃到了童年记忆"。
粽子集市现场
集市内粽子售价5-10元不等,商家通过直播带货拓展销路。今年特设东西部协作助农展区,云品家云平台联合广东对口协作地区十余家企业,以"助农粽"项目推动道滘粽文化与农产品产销对接,既推广本土美食,又促进区域协作,助力粽香飘向全国。
才艺内卷新姿势 群众现场“炸场”同嗨
2025道滘镇“星光大道•滘绝水乡”才艺大赛成人组初赛在南城村草坪燃情开秀。首场21组选手同台竞技,多元节目展现群众艺术创造力。
选手同台竞技
本届大赛共吸引244组选手报名,成人组、青少年组将经过初赛、决赛两轮角逐,最终争夺冠亚季军。活动不仅成为全民才艺展示平台,更掀起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新浪潮。
这场持续一月的盛宴,既是舌尖上的岭南记忆,更是文旅融合的先锋实验。未来,道滘将以“美食+”为支点,撬动传统节庆的无限可能。
文、图丨记者 余晓玲 通讯员 道滘宣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