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村东头那房,竟藏着小伙伴家的“宝藏”故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3:41 1

摘要:我读小学那会儿,就在村子里,距离近得很,不过几步路就能走到学校。当时同年级一共就九个同学,而我的这位小伙伴呢,和我名字仅仅差了一个字,可巧得很呐!

在我的老家,胶东农村那宁静的小山庄里,村东头有一栋房子,宛如一位沉默的老友,静静伫立在那儿。

图1:胶东农房

每次我踏上回乡的路,总会不自觉地在它跟前停下脚步,凝望许久,因为这里承载着我儿时小伙伴的诸多回忆呢。

我读小学那会儿,就在村子里,距离近得很,不过几步路就能走到学校。当时同年级一共就九个同学,而我的这位小伙伴呢,和我名字仅仅差了一个字,可巧得很呐!

那时候,我们住的老宅都在村子的后塂上,我家在前排,中间隔着一排,就是她家的老宅了,同样也在东头,只是我家在西头罢了。

图2:晾晒的萝卜干

后来时光悄然流逝,我们都各自成家立业,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小伙伴找的婆家是毕郭镇的南泊子村,说来也巧,我的外婆也是那个村子的,外婆娘家姓张,她找的对象也姓张,虽是一个大家族,不过两家离得比较远啦。

村头这房子是后来盖的新房,是小伙伴的父母盖好,预备给大女儿住的。可没想到,大女儿和我的小伙伴都结伴去了烟台安家落户,这新房子就这么闲置了下来。

老两口索性搬了过来,帮着女儿守着这房子呢。村前的那条道,是村里公交车经过的地方,所以一到点儿,这儿就热热闹闹的,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图3:村头的这条路

这次回家,难得清闲了些,花生地里覆膜花生早就播下种了,这会小芽芽都冒了出来,该打孔的打孔,该覆土的覆土,虽说机器播种方便了不少,可这后续人工管理也不能少。我像往常一样,又踱步到小伙伴的家门口去转一转。

老远就瞧见门口凳子上晒着啥东西,好奇心作祟,我赶忙凑过去一瞧,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是家里头年冬天吃剩下的咸萝卜,被切成了萝卜花的形状,正搁门口晒着呢。一看就是正儿八经过日子的人家,点点滴滴都透着珍惜,不舍得浪费一点儿东西。

图4:路边的金钱草

小伙伴的姐姐,我那印象可太深了。按道理,她和我姐姐年龄相仿,算是同一个年代的人。我对她印象深刻,主要是因为她那一双巧手,心灵手巧得很呐!

以前常因为小伙伴的关系,跑去她家玩,我也跟着喊她大姐呢。那时候呀,还住在北塂上,小伙伴家就在我家后面。

小伙伴家里发生的几件事,更是让我对这位巧手姐姐刮目相看。记得那时候,农家人家家户户都养鸡,而且都是散养的,一家起码也得养个十来只,还会养上一两只公鸡领着鸡群,天天出去觅食,那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散养土鸡。

图5:边角的果树

不止鸡,鸭子、鹅子也都是散养着的,所以当时的农村,那叫一个热闹,人声鼎沸,六畜兴旺的,到处都是家禽的叫声。农家人天天在山里忙活,小孩子们忙着上学,等到傍晚打开家门等家禽回来的时候,偶尔就会有走丢的情况。

每到夜幕降临,常常能听到左邻右舍的大妈们,操着亲切的方言土语,站在街上扯着嗓子呼唤自家的小鸡呢。要是天黑透了还没回来呀,还得挨家挨户去打听打听,看看是不是跟着别人家的鸡群或者鸭群走迷了路,回错了家。

小伙伴家的鸡养到了一斤多,都算是半大鸡了,已经过了小鸡苗让人操心的阶段了。可奇怪的是,那段时间,家里的鸡接二连三地丢,可把小伙伴的母亲急坏了,到处打听,可就是没个头绪。

图6:这条路是去邻村读书的必经之路

直到有一天,小伙伴的姐姐在家里喂牛的时候,那时候农村人喂牛,都是用铡细的玉米秸秆。

先把秸秆撒在牛槽里,牛就挑那软和好吃的玉米叶片吃,吃得差不多了,就剩下玉米秸梗了。然后再往叶梗上撒点儿玉米面或者麸皮啥的,引着牛把剩下的也吃了。

就在姐姐过去给牛撒玉米面的时候,瞧见家里有只半大的鸡,也跟着凑到牛槽里,啄着叶梗里撒的那点儿玉米面呢。

这在农村挺常见的,大姐一开始也没当回事儿,撒完玉米面就转身回家烧火做饭去了。结果,就听到牛棚里传来鸡“咯咯”叫了两声,然后就没声儿了。

图7:返青的蒜苗

大姐一听,觉得不对劲,赶紧跑出去一看,好家伙,只见一只半大的鸡,已经被牛叼在嘴里,正嚼着呢,就剩下两条鸡爪子,搭在嘴边晃悠。

原来这就是家里鸡接二连三丢的罪魁祸首,村里老人常说“牛不吃活物”,没想到小伙伴家的耕牛倒是个例外,估计是鸡去啄它的精料,把它给惹毛了,犯了牛怒呢。

小伙伴的姐姐那细心程度,真是有目共睹。等鸡群渐渐长大,母鸡开始产蛋了,可有时候也会遇到母鸡不产蛋,只想抱窝的事儿呢。

有一回我去找小伙伴玩,一抬头,就瞧见她家晾衣绳上蹲着一只大母鸡,母鸡的头上还套着一只黑色的布袋。

图8:栀子花开

那布袋做得大小正合适,和脖子贴合得紧紧的,系在绳子上,随着风左摇右晃的,母鸡就紧紧抓着绳子,不敢掉下来。

我瞧见了,就好奇地问大姐这是咋回事呀。大姐笑着告诉我,这只鸡想抱窝呢,可家里已经有母鸡在孵蛋了,就用这个办法,让它产生错觉,老是看不到亮光,它就只能抓着绳子,不敢蹲下来,也就不敢孵窝了。

如今每次回家,我还是习惯到村头转转。小伙伴家门口种的马兰都已经开了紫色的花了,那可是小伙伴的姐姐亲手种下的。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大家都不在老家了,只有马兰,一年又一年静静地开着,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往昔的故事。

图9:马兰花开

农村人每年过端午都要包粽子,马兰的叶子正好能拿来做包粽子的捆扎绳。看着那一朵朵紫色的马兰花,就勾起了我心中诸多美好的回忆,仿佛那些旧时光,又在眼前一一浮现了。

来源:家在南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