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的春天来了”,星越L用销量证明,燃油车依然可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2:51 1

摘要:截至2025年4月,星越L上市后累计总销量突破74.5万辆。这一数字背后,是其连续三年的稳步增长:2023年销量破20万辆大关,2024年以超26.7万辆的成绩登顶全品牌燃油SUV销量冠军,2025年一季度延续强势表现,3月单月蝉联全品类燃油车销量冠军。从乘联

截至2025年4月,星越L上市后累计总销量突破74.5万辆。这一数字背后,是其连续三年的稳步增长:2023年销量破20万辆大关,2024年以超26.7万辆的成绩登顶全品牌燃油SUV销量冠军,2025年一季度延续强势表现,3月单月蝉联全品类燃油车销量冠军。从乘联会数据到国内零售终端反馈,其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不仅打破了合资品牌长期主导的燃油SUV市场格局,更成为国产燃油车向上突破的典型样本。

星越L的外观设计硬朗大气,时尚与力量感完美融合。其前脸采用直瀑式中网设计,竖向镀铬装饰条层次分明,搭配全新银色车标,精致感与辨识度十足。独特的双排三段式LED日间行车灯,点亮后极具科幻气息。车身侧面,高挑笔直的腰线贯穿头尾,流畅且富有动感,车门下方内凹设计搭配裙边镀铬饰条,层次分明。19英寸花瓣式、星芒轮毂或20英寸多辐运动轮毂等多种选择,为车辆增添运动气息。车尾部分,贯穿式尾灯简洁大方,与车头呼应,拉伸视觉宽度,“GEELY”字样增强品牌辨识度。

在紧凑型SUV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星越L以"跨级挑战"的差异化策略切入。在车身尺寸方面,星越L的长宽高分别为4770mm、1895mm、1689mm,轴距达2845mm。这样的尺寸在紧凑型SUV中优势明显,不仅提供了宽敞的内部空间,让驾乘者倍感舒适,还使整车在视觉上更显大气磅礴,无论是城市穿梭还是户外行驶,都能展现出强大的气场和稳重感。这种"大空间+高性价比"的组合,精准契合了家庭用户对实用性与品质感的双重需求,既避免了与哈弗H6等纯经济型车型的直接竞争,又对CR-V、RAV4等合资车型构成压力。

从消费画像看,星越L用户呈现"年轻化+家庭化"双轮驱动特征。25-35岁年轻消费者占比超40%,他们注重科技配置与驾驶体验;同时,已婚有孩家庭用户占比达55%,对空间舒适性与安全性能要求苛刻。这种跨代际、跨场景的用户认同,印证了其产品定位的广谱适应性。

作为CMA架构的代表作,星越L的机械素质体现了欧洲标准的调校功底。由CEVT国际团队操刀的底盘系统,通过CCD可变阻尼悬架实现"一车三性格":舒适模式下过滤细碎颠簸,标准模式兼顾操控与稳定,运动模式增强路感反馈。这种智能调节机制,使其在城市通勤与户外穿越场景中均能游刃有余。博格华纳第六代电液式四驱系统的加入,更让其具备轻度越野能力,50:50扭矩分配与0.03秒响应速度,为用户拓展了生活半径。

动力总成方面,2.0TD高功率发动机与爱信8AT的组合堪称"黄金搭档"。175kW最大功率、350N·m最大扭矩的输出水准,配合79km/h的麋鹿测试成绩,不仅满足日常通勤的动力需求,更能在高速超车、山路爬坡等场景中展现从容姿态。这种"强动力+稳操控"的组合,打破了传统燃油车"肉感"的刻板印象。

星越L的豪华座舱并非简单的配置罗列,而是围绕用户体验进行场景化创新。后排电动调节(30°-40°无极调节)与座椅加热功能,让后排乘客摆脱"被动乘坐"的尴尬,尤其适合长途出行时的姿态调整;副驾一键放平功能打造的"女王座驾",将副驾从单纯的乘坐位升级为移动休憩空间,契合当代消费者对车内第三生活空间的需求。

Infinity燕飞利仕音响系统的应用,展现了对听觉体验的极致追求。12扬声器的精准布局、四种聆听模式的场景适配(共享模式适合家庭出行,私享模式满足单人沉浸),以及主驾头枕音响的独立设计(导航信息专属通道,避免干扰乘客),构建了层次丰富的声学空间。配合银河OS 2.0系统的流畅交互(高通8155芯片加持)与25.6英寸AR-HUD的信息直显,形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沉浸式驾驶体验。

在智能驾驶领域,星越L实现了"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的普惠策略。长风版搭载的12项ADAS功能,覆盖了城市道路的高频场景:ICC智能领航减轻高速驾驶疲劳,AEB-P行人识别提升复杂路况安全性,大型车辆智慧避让功能则针对中国道路常见的货车场景进行专项优化。行云版与东方曜系列更进一步,15颗传感器构建的感知网络,实现了RCW后碰撞预警、BSD盲区监测等17项功能,尤其在变道辅助、后方交叉报警等领域,显著降低了新手司机的驾驶压力。

这种"从入门即高配"的安全策略,打破了传统车企"低配车型减配安全"的行业惯例。正如其车身结构设计所体现的理念——高强度钢占比79%、热成型钢占比超22%的"钢筋铁骨",与智能安全系统形成"被动防御+主动预见"的双重保护网,重新定义了燃油车的安全标准。

星越L的成功,本质上是"技术平权"理念的胜利。CMA架构将原本属于豪华品牌的技术(如可变悬架、四驱系统)下放至主流价格区间,让消费者以合资品牌低配车型的预算,获得越级的产品体验。这种"豪华不高价"的策略,戳中了合资品牌"配置挤牙膏"的痛点,重塑了消费者对燃油车价值的认知维度。

在产品定义层面,星越L展现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例如,针对家庭用户对后排舒适性的重视,率先搭载后排电动调节功能;针对年轻群体对科技感的追求,将AR-HUD、头枕音响等创新配置转化为标配。这种"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研发逻辑,使其产品力始终紧贴市场真实需求,避免了"为创新而创新"的技术堆砌陷阱。

销量的持续领跑,背后是吉利集团强大的体系支撑。西安的CMA欧洲标准工厂,实现了从冲压、焊装到总装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确保每一台星越L的品质一致性;供应链管理方面,与博格华纳、爱信、高通等国际巨头的深度合作,保障了核心零部件的稳定供应与技术抢先性;营销层面,"中国星"系列的品牌IP打造,将产品力升华为民族品牌的价值认同,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

在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星越L的热销引发行业对燃油车未来的思考。其成功证明,燃油车并未进入"存量死胡同",但需要更精准的差异化定位——不是与电动车比拼续航与智能,而是聚焦机械质感、补能便利等核心优势,打造"燃油车该有的样子"。这种清晰的品类认知,或许能为燃油车市场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随着消费者对国产高端品牌的接受度提升,星越L需要在"性价比标杆"之外,进一步构建品牌溢价。未来可通过限量版车型、个性化选装、车主生态建设等方式,深化"中国豪华燃油SUV"的认知,避免陷入单纯的价格竞争。如何在规模扩张与品牌调性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其下阶段的关键命题。

汽车行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燃油车的技术窗口期正在收窄。星越L需在保持现有机械优势的同时,加快混动技术的普及(如雷神Hi·F油电混动系统的搭载),并在智能网联领域持续迭代,确保在"燃油+混动+智能"的三维竞争中不落人后。这种"存量市场守基本盘,增量市场布新局"的策略,考验着研发团队的技术储备与市场敏感度。

星越L是国产燃油车在逆境中突围的缩影。它用销量证明,即便在电动化浪潮席卷的当下,燃油车依然可以凭借精准的定位、扎实的技术、真诚的用户思维赢得市场。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国产燃油车只能低价走量"的固有认知,建立了"技术平权+体验升级+品牌认同"的新竞争范式。对于行业而言,这或许比单纯的销量数字更具启示意义——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燃油车并未失去价值,只是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的坐标。星越L的持续领跑,正是对这种价值的上佳注解。

来源:智者饼干Kj0D3q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