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证作为餐饮、食品加工等行业从业者的准入凭证,本应是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防线。然而近日,央视财经调查却揭开了令人震惊的行业黑幕:南宁、天津、沈阳、郑州等多地医疗机构在健康证办理环节乱象丛生,漏检、代检等违规操作频发,让这本该严谨的证件沦为一纸空文。
健康证作为餐饮、食品加工等行业从业者的准入凭证,本应是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防线。然而近日,央视财经调查却揭开了令人震惊的行业黑幕:南宁、天津、沈阳、郑州等多地医疗机构在健康证办理环节乱象丛生,漏检、代检等违规操作频发,让这本该严谨的证件沦为一纸空文。
医疗机构自毁防线,检查流程形同虚设
在沈阳康民医院,原本必不可少的内科问诊和胸透检查直接被取消,工作人员直言“不查这些也能办证”;郑州二七爱康中医院更是将体检流程“创新”为推销理疗项目,用所谓的理疗服务替代内科检查;福德堂中医院更离谱,把正规的静脉采血简化成指尖采血,甚至承诺54分钟就能加急出证。这些看似“方便快捷”的操作,实则是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公然践踏。根据《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健康证需对从业者进行包括传染病筛查在内的多项检查,而这些医疗机构的违规操作,等于放任潜在传染源流入食品行业。
劳务中介组团“代检”,身份核验成儿戏
更令人咋舌的是,劳务中介竟与医疗机构形成利益链条,将“代检”服务明码标价。在天津仁泰体检中心,记者仅花费100元中介费,就能轻松与他人互换身份完成体检,整个过程无人核对身份证照片与本人是否一致,甚至连关键的内科检查都被省略,三天后证件顺利到手。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华晨医院的体检流程更是漏洞百出:体检表上没有照片、信息手写随意,工作人员对身份核验敷衍了事,完全不顾健康证办理的严肃性。这种“代检”模式不仅让健康证失去意义,更让食品安全风险成倍增加。
公共卫生安全拉响警报,监管亟待重拳出击
从医疗机构违规操作到劳务中介参与代检,健康证办理乱象的背后,暴露出行业监管的严重缺位。这些违规机构之所以敢肆意妄为,正是钻了监管空白和处罚力度不足的空子。试想,若携带传染性疾病的从业者堂而皇之进入食品行业,一旦病毒传播,后果不堪设想。有公共卫生专家指出,健康证作为“舌尖上的安全”第一道防线,必须从源头上杜绝违规操作,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日常巡查,建立黑名单制度,并对涉事机构和人员进行严厉处罚。
健康证不应是花钱就能买到的“通行证”,而是守护群众健康的“安全盾”。这场由央媒曝光的健康证乱象,无疑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唯有监管部门动真格、出重拳,才能让健康证办理回归正轨,真正筑起公共卫生安全的坚实屏障。
来源:巴鲁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