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中影和横店并不仅参投一个项目,然后,旗下的院线也并不只播这一部片子,到目前为止,两家上市公司都没有对《射雕》单独核算的财务数据。所以,中影和横店的账面盈亏,并不代表《射雕》的账面盈亏。
一季报,中影亏1.4个亿,横店赚3.43亿,冰火两重天,而这两家都是《射雕》的参投方。原因是什么?
其实中影和横店并不仅参投一个项目,然后,旗下的院线也并不只播这一部片子,到目前为止,两家上市公司都没有对《射雕》单独核算的财务数据。所以,中影和横店的账面盈亏,并不代表《射雕》的账面盈亏。
那么,《射雕》是亏是赚现在该怎么判断呢?
很简单,《射雕》给投资方带来的实际收入分三块,一块是院线票房,这块票房是武侠片内地票房第一,6.88亿;一块流媒体收入,这块毛收入7000万元;一块海外发行权,这块转卖给索尼了,毛收入1000万元。
成本的话,港媒爆料《射雕》投入2个亿,实际据测算在2.3个亿左右。最关键的是,这部作品,没有和春节档其他影片一样,和院线签排片协议,虽然影响了黄金时段的排片(预售是最多的,排片是最少的),但也因此没增加宣发开支。
这么算起来,票房收入抵掉成本还有点小赚,而《射雕》的流媒体收入7000万元,是净赚的。
至于前面说的中影为啥亏了,横店为啥赚了,其实和双方的主营业务结构有关系。
你如果在院线看进口片的话,片首都是中影,这个和烟草、燃油一样是垄断的,但这项业务,近年来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开展不怎么顺利,和国外同步上映的项目不能和以前比。然后中影的院线资源以加盟为主,控制力和回报水平均不及横店。
而横店呢,除了参投了春节档《射雕》、《熊出没》,还有院线(比如《哪吒》)的票房分账+影视平台这两块稳定的收入,所以,虽然《射雕》没暴利,但收益情况也不是不能接受,这不还有其他的现金进账吗?总的来看日子要好过不少。
但从长远看,因为年初一部《哪吒》+金融资本参与炒作,已经把院线后续票房榨干了。从3月到现在,院线收入都是非常惨淡的,偶尔出一部上2亿票房的片子,也要当大事来宣传,可想而知当前院线日子有多不好过了。
话说回来,现在大银幕项目很不好做,基本上是资本游戏+竭泽而渔的做法,所以,赵丽颖、肖战这些从小银屏转战大银幕的艺人,真没必要停留在以往对两者孰高孰低的理解上。
大银幕的业态已经进ICU了,年初动画片的一抹亮色,遮挡不住旧模式的行将落幕。你看以往的大银幕咖,什么章子怡啊、周冬雨啊,现在有多落寞?
反过来,影视剧市场却还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毕竟那么多流媒体平台和卫视平台需要内容。
综上,《射雕》赚钱当然是确定的,但没必要执着于这个市场,因为整个行业都在下行当中。
来源:雲在青天水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