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寅昌老师回忆说,这种游戏要两件道具:用手推的一米长的钢筋,一头可握一手把,另一头握成一U形开口状叫“推子口儿”,还有一个铁环,直径约一尺左右,那时不少家里用木水桶,桶上中下用三铁环箍住,这铁环即来自于木桶。(想看看上回发的老照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许昌”牌
推铁环
谁的童年,会缺了铁环呀!
沈寅昌老师回忆说,这种游戏要两件道具:用手推的一米长的钢筋,一头可握一手把,另一头握成一U形开口状叫“推子口儿”,还有一个铁环,直径约一尺左右,那时不少家里用木水桶,桶上中下用三铁环箍住,这铁环即来自于木桶。(想看看上回发的老照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许昌”牌香烟,销魂的爱,可以重来吗?)
玩时,左手把铁环搁右手的钢筋推的U形口里一送,右手即推铁环转着往前走。玩熟练后能推着铁环跑,比空手跑的还快,又可与三两伙伴比着推铁环赛跑谁最快,跑在前面而且铁环不倒为第一名。还可以比每人先把铁环用力转着发出去,然后握着推子跑上去接上继续推跑。
跳皮筋
王振江老师说,小时候,校园里、院子里,经常有女孩儿跳皮筋(有时男生也会参与哟),道具是黑色的松紧带儿。跳皮筋儿从脚脖开始,一关一关的提高,直到举过头顶。有两人撑皮筋呈长椭圆形的,也有三人撑皮筋呈三角形的。
跳的过程中,大家还反复唱着歌谣:“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人民洒鲜血。叛徒叛徒甫志高,你是人民狗强盗!(反复吟唱)”“十二点半小叮当,战斗英雄黄继光,黄继光邱少云,他们牺牲为人民。咪索拉索拉哆哆哆……(反复吟唱)”
多少年过去了,跳皮筋游戏仍有人在玩,可是这些歌谣早没有唱了吧。
杀羊羔
这项游戏,有的地方叫“老鹰捉小鸡”,这是一项鸡妈妈为保护自己的孩子与鹰搏斗周旋的游戏。
鹰张牙舞爪,鸡妈妈左腾右挪,小鸡们拽着鸡妈妈的尾巴大呼小叫,躲避着鹰的攻击。后来突然想到一件事:这些鹰一定是傻子帮,它为啥非要费尽周折捉小鸡,直接捉了鸡妈妈吃不行吗?
指星星
“指星星”,还有“指星星过月亮”、“指天画星星”、“数星星”等叫法,是一种在满天星斗的夜晚才玩的儿童游戏,风靡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北方广大地区。
游戏开始了,“主持人”用双手捂紧“猜测者”的双眼,其它小朋友一人模仿一种不重复的动作,默不作声从“猜测者”面前依次经过,“主持人”负责解说。如果你仰脸并手指天空,比葫芦画瓢的“主持人”会说:“‘指星星的’过去了!”如果你东摇西晃,“主持人”会说:“‘喝醉酒的’过去了!”如果你伸开拇指和食指放在眼前做一个向前方瞄准射击的姿势,“主持人”会说:“‘打枪的’过去了!”……就这样一个一个表演解说完毕,“主持人”会松开双手,笑嘻嘻地让“猜测者”猜其中做某个动作的小朋友,比如他可能会问“刚才‘指星星’的是谁?”或者问“刚才的‘猴子’是谁扮的?”
小时的你,猜对过几回?
开交(绳)
从字面上理解,“交”大概是“交缠”之意,“开交”就是解开、变化交缠成又一种样子的绳。
这是两个人的游戏,先取一根二尺长短的绳子,粗细如奶奶妈妈们纳鞋底的麻绳即可,结成死结成圈,一人套于双手撑直,再两手各套一下,用露出的大拇指互相掏对手的套,这样就变成了四根“面条“形状伸给对方,那一位用双手的小指交叉着勾起中间的两根向下翻出边上的两根,往上一顶把绳圈取于自己双手上,变成另外一个图形。
这样交替的变化解套,可以玩出七八种花样,也可还原为面条重来,而其一不小心,有可能完全解开成了空空的绳圈就失败了。
沈寅昌老师说,想到这些,思绪就总是不自觉地回到了儿时,可惜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抓子儿
沈寅昌老师说,“抓”,河南不少地方话念Chua,二声,抓子儿在小学生中,男女皆玩,女生为最。
选七个稍大于杏核的石头子儿,玩法是先轮流“叼子儿”排出顺序,把七个石子儿握手心里向上撂,然后用手背接,一般可接两三个或更多,然后再将手背上的石子撂上,看准扬上的石子迅速一“叼”,抓手心里多者为第一,可先开始玩。
玩法一样,还是抓七子于手心撂上,手背接住一个,把这一个反过手心抓住,再把这个子往空中一撂的同时,眼要上下照顾,用手抓下面六个的之一个,迅速接上落的那个子,手里的两个子放下一个,余下的一个再上撂速抓下面两个,依次类推,抓住下面剩的三个,即完胜。
中间若失败该第二名玩,抓三个时因手小难度更大。
玩半天“抓子儿”常两手泥灰,饿了回家吃饭,刚掂上筷子,被妈妈照手背一敲:“洗手去!”
现在,童年不在了,妈妈也走了……
沈寅昌老师说,这是最传统的幼儿游戏。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之一是不再玩丢手绢,但我知道十几二十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席地而坐,其中先选出一个手握小手绢,开始在人后转圈跑,这些小孩子们就齐拍着手唱:“丢手绢,丢手绢,悄悄丢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打电话,快点快点儿捉住他!”
如果一圈跑回来,这位小朋友还未发现,就被“捉住”,于是拍手叫好中跑者坐此位,被捉者拾起手绢又是一轮跑和捉。传统的幼儿游戏传承下来的不多,丢手绢是其一,真纯赤子的学龄前小朋友们要的就是这种集体的简单快乐。
留在记忆中的童年游戏,当然不止以上那些,其它的我们慢慢再聊。虽然童年长大了,但我们的童心和记忆还在……
另:当年的美好时光哪去了?那些曾经影响我们生活的风物为何慢慢无影无踪?为留住更多渐行渐远的消逝的老建筑、老寨、歌谣、现象、老行当、童年游戏等,“老家许昌”汇编了资料《消逝的风物》,希望留住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记忆。该资料长约29厘米,宽约21厘米,厚3厘米,重约3.2斤,50余万字,496页,全彩印刷,欢迎留言咨询……
2、期待所有喜欢文化的朋友分享自己珍藏的老照片或老物件,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来源:老家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