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文为牛云老师原创理论文章,完整标题为《论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体系的创造性转变——二十八星宿与六十四卦的哲学解读》,主要论述了中华文化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并用东方哲学思维剖析了“二十八星宿”与“六十四卦”的深刻内涵。我们将分为三部分
此文为牛云老师原创理论文章,完整标题为《论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体系的创造性转变——二十八星宿与六十四卦的哲学解读》,主要论述了中华文化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并用东方哲学思维剖析了“二十八星宿”与“六十四卦”的深刻内涵。我们将分为三部分为大家呈现,以下为第二部分。
本文续上篇:论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体系的创造性转变(一):
一、天通文创:打造文化传承与产业赋能新范式
天通文创致力于传播中国神话故事,从《山海经》、《封神榜》、《西游记》等神话著作中汲取灵感与养分,通过对神话故事深厚的哲学根基和丰富的叙事资源的研究,打造一系列诸如伏羲、神农氏、轩辕黄帝、女娲等神仙圣贤IP,开启中国神话IP文创的先河。
天通文创结合中国神话圣贤IP,沿中国传统文化主线(比如黄河文化)开发文创产品,用文创产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其中包含两个重要的文化系列——二十八星宿与伏羲六十四卦,通过创新手段,将二十八星宿、伏羲六十四卦所蕴含的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具有现代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体系创造性转变的新路径。
二、二十八星宿与六十四卦:解锁东方古老智慧的传承密码
(一)二十八星宿
当我们谈及星座,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或许是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它们以独特的神话故事和象征意义,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被现代许多人用于解读性格、预测运势。其实,古老东方早就有了一套更为精细的星空划分体系——二十八星宿。
▲天通文创原创设计的二十八星宿系列IP
二十八星宿,亦称为二十八星宫,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历法做出过杰出贡献,并且用于民间观测天文和气象,对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尚书》、《左氏春秋》等先秦书籍中,都能找到相关二十八星宿的记载,足见其历史渊源之深厚。
28星宿与人的关系:文献依据与拜斗文化解析
1.权威文献记载
①《开元占经》(唐代)
- 卷23-28详细记载28宿分野理论,将星宿对应地理区域与人事吉凶
- 例:"角亢二宿对应郑国分野,主宰相命运"(卷二十四)
②《果老星宗》(明代)
- 提出"星命学"体系,明确28宿与个人命理关联
- 记载:“人生时值某宿,则禀其精气,如房宿值日生者多文采。”
③敦煌遗书S.3326《全天星图》
- 现存最早星宿-人事对应图,标注:“危宿主婚姻,毕宿主田宅。”
④《道藏·北斗延生经》
- 记载:“二十八宿各有所司,如翼宿掌科名,参宿主兵戈。”
2.本命星宿体系
①匹配逻辑
年宿:按出生年地支(子鼠→虚宿,丑牛→牛宿)
日宿:按农历生日对应28宿轮值表(敦煌P.2693《宿曜经》)
②实证案例
宋徽宗(1082年生,值年星宿为“室火猪”,故自号“教主道君皇帝”强化火德)
北京白云观藏明代《本命星官图》显示信众与星宿对应关系
3.拜斗文化源流
①起源
东汉《太平经》最早记载"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信仰
东晋葛洪《抱朴子》:"醮星礼斗可改命延寿"
②现代遗存
北京白云观"顺星拜太岁"法会(正月初八)
台湾道教“安太岁斗灯”习俗
韩国首尔东庙保存朝鲜王朝星斗祭坛
结论:28宿与人的对应关系在道教典籍、天文历法文献中有明确记载,拜斗文化是“天人感应”思想的仪式化表达。
2024年,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横空出世,顺势将二十八星宿带入了大众的视野。游戏里出现的高大雄伟的亢金龙雕像,就来自于山西晋城玉皇庙里的二十八星宿彩塑。
▲山西晋城玉皇庙里的二十八星宿彩塑
他们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优秀范例,而且在全国现已发现的古代塑像遗物中尚属孤品,堪称国宝,28尊栩栩如生的星宿彩塑充分展现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映射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瑰丽多彩。
游戏创作者不但对玉皇庙里的星宿进行了真实的还原,更对《西游记》原著里故事情节予以充分尊重。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二十八星宿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诸如奎木狼、亢金龙等,各个性格鲜明,他们与孙悟空的恩怨纷争,从大闹天宫的热血激战到取经路上的团结合作,都成为了西游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篇章,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想象力的神话世界,这无疑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因此,二十八星宿从来都不是迷信,而是科学与文化的对话。千百年来,二十八星宿一直在浩瀚星空闪耀,见证着中华五千余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与灿烂辉煌。
(二)伏羲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为伏羲所创。伏羲是公认的中华人文始祖,相传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始作八卦,用以记录自然的运行规律,后经推演,衍化为六十四卦。
▲伏羲画卦示意图
古人的智慧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天地万物的深刻洞察,这种象数结合,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完美诠释。
八卦蕴含着自然规律和人生的哲理,人们可以通过八卦来了解自然,指导生活,预知事态的发展,并准备相应的处置方法。
八卦的核心思想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阴阳变化,相互依存,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八卦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反映,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工具,万物有阴有阳,万事有好有坏,告诫人们福祸相依,知难而上,人生有起有落,应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伏羲所创六十四卦,宛如一座深邃的智慧宝库,不仅精准阐释了宇宙万物从萌生、成长至变化的规律,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宛如一把钥匙,为世人开启了认识世界、洞悉变化的思维大门。
深入探究六十四卦的变化规律,犹如掌握了一把洞悉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密钥,让人们在生活的重重迷雾中,做出更为明智的抉择。
▲天通基于伏羲六十四卦开发的起卦台
历经岁月流转,六十四卦所承载的哲学思想,早已深深融入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
在医学领域,助力医者理解人体阴阳平衡与气血运行提供理论根基;
在军事谋略领域,启发将领把握局势变化,制定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在武术修习时,指导武者体悟刚柔并济、身心合一的武学境界。
毫不夸张地说,伏羲六十四卦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塑造及文化的绵延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在中华文化历史长卷上镌刻下绚丽的传世华章。
(未完待续)
来源:天通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