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成都两会有些特别。伴随着《哪吒2》的全民热议,“何以成都”的讨论,将城市置于聚光灯下。五年磨剑的《哪吒2》厚积薄发,更像一个隐喻:以不服输的劲头拼搏,以谋定后动的定力坚持,就会有沉甸甸的收获;一如过去这一年,成都走过的历程、交出的答卷。
拼经济,让城市发展更有底气;促消费,让城市生活更有活力;惠民生,让城市幸福更有质感。
2025年成都两会有些特别。伴随着《哪吒2》的全民热议,“何以成都”的讨论,将城市置于聚光灯下。五年磨剑的《哪吒2》厚积薄发,更像一个隐喻:以不服输的劲头拼搏,以谋定后动的定力坚持,就会有沉甸甸的收获;一如过去这一年,成都走过的历程、交出的答卷。
且看今年成都两会交出的成绩单:
2024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达2.35万亿元,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国家级产业集群增至14个;游客吞吐量超8700万人次,全国第三;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672.885公里,全国第四;108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全面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提高至69.7%,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分析这份成绩单,可以看到,这座城市发力现代产业的思路打法更明晰,促消费的内生动力更强劲,惠民生的城市情怀更温暖。
“拼”
拼出一条奋进的增长曲线
“抓经济必须抓园区”。园区经济,是成都经济的主引擎、大载体。成都深入实施 “立园满园”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3+22+N”园区体系。
以孵化了“哪吒”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为例,“一杯咖啡的距离”串起动画产业链上下游,活力迸发。《哪吒2》厚积薄发背后,是城市发力数字文创产业的久久为功。
成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成都将实施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支持双流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推动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设立省级开发区。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动能,以产业园区 “一子落” 带动成都经济 “全盘活”。
民营经济,是成都经济的活力和优势所在。2024年,成都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成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当好全市390多万户经营主体的 “娘家人”。“娘家人”的定位,足见这座城市对民营经济的重视。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理念,正成为城市深入人心的共识。“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 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让职能部门 “主动上门、精准施策”,为企业纾困解难,把政策红利从文件“纸上”落到企业“账上”。
目前,全市累计走访服务行业26个、企业7.7万户,收集问题诉求2.53万件、办结2.52万件,办结率99.4%。
起势承压、中盘奋起、收官昂扬,2024年经济棋盘上的成都历程,再次说明爱拼才会赢。成都,拼出这一条奋进的经济增长曲线,也进一步增厚了城市的家底。
“促”
促消费活力畅通经济循环
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终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一年,成都创新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精心办好国际车展、糖酒会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营造浓厚消费氛围。
在消费场景打造上,成都独具匠心。在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商圈,国际品牌旗舰店与本土特色店铺相映成趣;在宽窄巷子、锦里古街,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在夜游锦江中、天府绿道上,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这些场景创新,让成都的消费活力持续迸发。
数字消费是成都的另一张王牌。2024年,成都网络零售额为6609.5亿元,规模居全国第6,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线上线下,两端融合共荣。在前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社消零总额再增长3.3%,彰显了经济活力。
今年成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力扩大有效需求,大力提振有潜能的消费,强化汽车、家居家电、消费电子等商品联合促销,持续发放“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券。积极探索“跟着赛事来旅行”“跟着演唱会来旅行”等新模式。发展壮大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以终端消费的活力,带动有效投资和外贸,畅通经济的两个循环。
“惠”
惠出民生工程的幸福温度
民生是城市发展的底色。成都持续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聚焦就业、交通、医疗、教育、居住等群众关切,解决好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幸福成都成色更足。
今年1月中旬,2024年度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暨民生实事总结推进会,晒出2024年成都“民生账本”: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重点领域项目651个,完成投资892.13亿元。这一年,成都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提高至69.7%,表明“蛋糕”分配进一步朝民生领域倾斜。
促进充分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52万人,新增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来蓉留蓉就业7.95万人。持续强化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好中心”。
在交通方面,建成670公里+的地铁网,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推进“开门治堵”行动,中心城区拥堵指数已从去年9月的1.38下降至目前的1.31,相关点位周边指数下降明显。
追求幸福没有止境,民生蛋糕不断“上新”。新的一年,成都将秉持深厚的为民情怀,持续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新期待。
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一座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拼经济,让城市发展更有底气;促消费,让城市生活更有活力;惠民生,让城市幸福更有质感。
来源:一点资讯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