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警艺丨2025年5月10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5:01 1

摘要:天水公安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承文化育警理念,以文艺之声之力营造氛围、凝聚警心,用警营文艺力量发好天水公安声音、讲好龙城警察故事

天水公安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承文化育警理念,以文艺之声之力营造氛围、凝聚警心,用警营文艺力量发好天水公安声音、讲好龙城警察故事。

儿时的苜蓿菜
亲切地喊一声娘

春天,最美的风景不单单是姹紫嫣红,是河堤绿柳,是燕啄新泥,是群鸭戏水,是纸鸢曼舞。春天,也许最美的风景更多的是喘着粗气的老牛拖着笨重的铧犁,在田垄上翻卷着散有香味的泥土;也许是刚脱掉臃肿的棉袄,蹲在墙圪崂,眯着眼睛晒太阳的耄耋老人;也许是白发苍苍的母亲站在村口,目送背着行囊的儿女们远行时从混浊的眼睛里滴下的那滴粘有血丝的泪水;也许是远方游子在清明墓碑旁洒下的那滴浸满思念的热酒。

今春清明,我有幸站在故乡——这片久违而熟悉的土地上,内心无比的踏实、轻松和温暖,犹如儿时安静地躺在母亲的怀抱。而脚下一簇簇鲜嫩的苜蓿,鲜活,璀璨。当我弯下腰,用虔诚的手轻轻抚摸着脚下这片绿油油的苜蓿时,瞬间,心里泛起一阵阵温柔的波浪,眼里浸满泪水,全身血管奔腾,记忆的闸门早已不由自主地被打开,童年的片段如潮涌般在无尽的脑海里翻涌。

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当我们夜里饿得哇哇大哭时,母亲总会心疼地抱紧我们说:“熬过这个冬季就好了,等春天来了!我们就可以吃到可口的苜蓿菜。”听到母亲的话,我们都会眼前一亮,咽着口水,带着对春天,对春天苜蓿菜的所有期望沉睡在母亲怀里。

熬过寒冬的艰难,终于盼来了春天。光着脚丫,面黄肌瘦的我们跟着母亲,背上竹篓,迎着清晨乍暖还寒的料峭春风,兴高采烈地去田间地头采摘苜蓿芽。我们在枯黄的老苜蓿丛中仔细寻觅刚刚露出地面的苜蓿嫩芽。因为苜蓿芽嫩小,只能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一点点地掐摘。因此,手指常被坚硬的老苜蓿残枝刺痛或划伤,但我们很快乐。回家后,母亲就会迫不及待地用粗树皮一样龟裂的手麻利地择捡起来,很快,一锅香喷喷的苜蓿菜就被我们姐弟狼吞虎咽了。

也许此时此刻,我眼前的苜蓿就是我一直苦苦寻觅的春天最美的风景,而我童年吃过的苜蓿菜就是我今生吃过的最香的饭菜,当我们回到久违的故乡,能亲切地喊一声娘,娘一边用围裙擦着热泪,一边激动地从厨房踮着脚尖跑出来就是我们这一生最幸福的事。

而今,在琳琅满目的饭桌上,苜蓿菜仅仅是一道调味菜,但我对它别样深厚的感情一如既往。它承载着我对故土的思念,对故土上亲人的思念。

龙应台说:“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只有走进更深的春天,才能发现最美的春天。人生也如此,有些人和事只有珍藏在记忆最深处,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童年挨过的饥饿,受过的冷冻,母亲温暖的爱,早已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给我方向和光明。让我在逆境中从容淡定,在顺境感恩慈悲。“时刻保持内心的从容淡定,不惊不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已成为我生命的格言。正如杨绛先生曾言:“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春天如人生,最美的风景亦如此。

▲文学:儿时的苜蓿菜 亲切地喊一声娘
作者:张小梅(甘谷公安文联)
2025年4月25日
“甘肃公安文联”微信公众号选登

▲摄影:护航春耕
作者:马烽(张家川公安文联)

▲摄影:巡林踏查
作者:马烽(张家川公安文联)

▲书法:春夜喜雨
作者:史京荣(秦州公安文联)
释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美术:墨韵
作者:汪洁(秦州公安文联)

▲美术:喜上眉梢
作者:徐东泽(秦州公安文联)

▲摄影:秦腔响警相随
作者:张朝璇(秦州公安文联)

▲美术:报春图
作者:李亚斌(甘谷公安文联)

▲美术:花开富贵图
作者:李亚斌(甘谷公安文联)

▲摄影:练为战
作者:梁亚东(甘谷公安文联)

▲摄影:国家安全宣传日
作者:黄彦斌(甘谷公安文联)

▲书法:卜算子·咏梅
作者:张新生(麦积公安文联)
释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书法:送别
作者:张新生(麦积公安文联)
释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美术:苍山春读早
作者:胡小勇(麦积公安文联)

▲美术:金玉满堂
作者:王永斌(麦积公安文联)

▲摄影:警民共绘安全“施工图”
作者:伏起民(麦积公安文联)

▲摄影:国家安全 共“童”守护
作者:王正乾(麦积公安文联)

春 雷

岁序更新
燕又归来
心仪的春天
是社会的春天
是自然界的春天
寒尽春生
万物俱待
第一声春雷震碎了平静
划破黑暗的长空
蕴藏即将爆发的巨变
蛇鼠纷争
狼烟四起
台海狂涛风雷突变
面临险象运筹帷幄
锁定目标亮出一系列组合拳
精准出击红旗招展
战鹰破雾阴霾散尽
决战决胜捍卫主权
祖国统一的夙愿终将实现

▲文学:春雷
作者:魏迓民(武山公安文联)

▲书法:养心一涧水 习静四围山
作者:魏迓民(武山公安文联)

▲书法:七律·长征
作者:安彦龙(武山公安文联)

释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美术:梅
作者:康睿(武山公安文联)

警徽下的守护
未成年的暖阳

在城市的喧嚣与宁静交织处,在乡村的质朴与希望交融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藏蓝,肩扛正义,用坚实的臂膀和温柔的内心,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澄澈的天空。他们,就是充满爱心的民辅警,在守护未成年人的道路上,留下了一行行温暖而坚定的足迹。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那站在校门口的挺拔身影,便是民辅警们的坚守。他们是校园的守护者,眼神警惕而专注,注视着每一个孩子平安入校。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护学岗”上的他们从未缺席。他们用身躯筑起安全的屏障,让孩子们在踏入校园的那一刻,便能感受到安心与踏实。

课堂上,民辅警们又化身为知识的传播者。他们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走上讲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孩子们讲解法律知识。他们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坚决不能触碰的底线。在他们的引导下,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懂得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那些普法宣传讲座,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道路,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能够明辨是非,远离违法犯罪的深渊。

当有孩子陷入迷途,民辅警们又成了那盏温暖的引路灯。秦安县公安局女民警安静,就是孩子们口中的“警察妈妈”。她在办案中接触到许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深知那些孩子背后或许有着不为人知的伤痛和迷茫。于是,她和“警察爸爸”一起用爱去温暖这些孩子的心灵。临近开学,他们带着礼物走进孩子家中,送去关怀与鼓励,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重新燃起对生活和学习的希望。

在禁毒的战场上,民辅警们同样心系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缉毒大队和派出所的宣传队,走进校园,通过播放视频、现场讲解、问答互动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普及毒品知识。他们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吸毒案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提醒孩子们慎重交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他们的努力下,校园的“防毒墙”越筑越牢,孩子们的拒毒防毒意识不断增强。

民辅警们就像一棵棵高大的树,为未成年人遮风挡雨;又像一盏盏明亮的灯,照亮未成年人前行的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用忠诚、担当和爱,书写着守护未成年人的动人篇章。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用行动诠释着人民辅警察为人民的神圣誓言,让我们的社会因为有他们而更加温暖、更加美好。在他们的守护下,祖国的花朵必将茁壮成长,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文学:警徽下的守护 未成年的暖阳
作者:王亚平(秦安公安文联)

▲书法:十里桃花载陌上 一堤杨柳画图中
作者:赵双喜(秦安公安文联)

▲书法:梨花风起正清明
作者:赵双喜(秦安公安文联)
释文:梨花风起正清明,又忆亲人泪眼盈。一别再无归期日,唯有梦里话离情。

▲美术:桃红柳绿
作者:薄强强(秦安公安文联)

▲美术:青松
作者:薄强强(秦安公安文联)

▲美术:稻香蛙鸣唱丰年
作者:王刚(秦安公安文联)

▲摄影:送证上门暖民心
作者:陈东强(秦安公安文联)

邽山即景

晓风微雨浥新芳,
浅紫深红春日长。
万里桑田摇翠影,
一桥烟柳泛晴光。
笔架峰前皴黛色,
轩辕谷里试茶香。
清境何须询五柳,
秦风半卷是吾乡。

▲文学:邽山即景
作者:张文涛(清水公安文联)

暮登北山赏丁香

饭后稍有一时闲,
独步徐行向北山。
斜阳已下群峰外,
暮云飞度丁香园。
回廊寂寂游人少,
芬芳阵阵归鸟喧。
夜色才临花欲睡,
唯恐惊扰离远看。

▲文学:暮登北山赏丁香
作者:赵建红(清水公安文联)

▲书法:春风大雅
作者:赵建红(清水公安文联)

▲书法:春夜喜雨
作者:陈向军(清水公安文联)

释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美术:丁香花正开
作者:夏桂蓉(清水公安文联)

来源:天水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