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光下,一块以玫瑰花与木板花纹为图案的花窗玻璃招牌显得格外闪亮。这里正是花窗玻璃艺术家窦臻(艺名大飞)创立的上海捞月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捞月亮)的工作室所在地。从乌克兰教堂的彩绘玻璃到上海的街头巷弄,大飞致力于将花窗玻璃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我希望通
阳光下,一块以玫瑰花与木板花纹为图案的花窗玻璃招牌显得格外闪亮。这里正是花窗玻璃艺术家窦臻(艺名大飞)创立的上海捞月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捞月亮)的工作室所在地。从乌克兰教堂的彩绘玻璃到上海的街头巷弄,大飞致力于将花窗玻璃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我希望通过这个创意空间,以年轻化的设计视角,赋予花窗玻璃轻松活泼的艺术表达,走进更多人的审美视野。”
邂逅花窗,捞起月亮
右侧为捞月亮创始人窦臻(大飞)
大飞的创业生涯始于一次偶然的专业选择。他从小开始学画画,后来在乌克兰的美院壁画系学习时,接触了花窗玻璃专业,从此,这项艺术在他心里生了根。
2017年毕业后,他曾尝试过多种工作,但心中始终放不下对花窗玻璃的执念。尤其回国后,看到在黄浦区南昌大楼、思南公馆等老洋房里,几何纹样与东方花卉交织,熠熠生辉。光线透过玻璃花窗,在梧桐树影里流淌,成为海派建筑独特的文化符号。2022年,他感到自己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经验上,都准备好了,大飞毅然决定创业,创办了“捞月亮”工作室。
工作室的成立也与大飞的家庭背景有关。大飞的姐姐经营着一家面向大型建筑的花窗玻璃工厂。但他希望能拓展花窗玻璃,让它更贴近普通人的领域。“很多人想了解这门文化,但没有渠道。我们提供DIY服务、艺术品售卖,也承接大型定制。”
在大飞看来,花窗玻璃不应该只属于教堂和洋房,通过设计,它可以像一幅画、一盏灯那样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为此,大飞决心把“捞月亮”打造成为兼具大众体验与专业定制的花窗玻璃品牌,以“玻璃是光的容器”为核心理念,让更多人触摸到玻璃花窗艺术,与光影之美为伴。
技艺筑基,创新破局
在上海这座城市,浓厚的花窗玻璃底蕴为“捞月亮”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这里不仅拥有许多漂亮的教堂花窗玻璃,大街小巷的城市规划中也融入了大量花窗元素。
“捞月亮”创办后,团队一方面承接传统大型建筑花窗玻璃定制,展现精湛技艺;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创新。推出DIY服务,为大众搭建接触花窗玻璃文化的桥梁,让爱好者亲身体验创作乐趣。同时,精心打造艺术品售卖板块,满足不同人群对美的追求。
无论创作还是服务,“捞月亮”团队仔细考量彩色玻璃的特质,力求让花窗玻璃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中,将散落在大街小巷的玻璃花窗元素串联起来,自然而然地分享给更多人,让这份厚重艺术变得轻盈有趣起来。
“捞月亮”在创作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平衡艺术创作的自由性和满足客户定制需求,就是重要课题之一。对此,“捞月亮”工作室坚持在自主作品中充分表达艺术观点,从概念到实现都充满个性;而在客户定制作品中,则转变角色,以帮助客户实现需求为目标,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将客户的想法完美呈现。
匠心为刃,巧解千钧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对艺术品质需求的提升,花窗玻璃艺术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花窗玻璃手工制作耗时长且成本高,而新兴的玻璃打印技术能以1/3的成本模拟40%的效果。对此,大飞的策略是差异化:“真正追求透光性和质感的人,仍会选择传统工艺。”同时,团队积极利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推广,发布免费教学视频、分享创作知识。“与小红书马路生活节合作后,流量提升不少,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我们。”
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捞月亮工作室也在对花窗玻璃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良。传统花窗玻璃作品风格粗犷、色彩厚重。工作室在设计上进行突破,开发出许多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的作品,如宠物、人物形象的玻璃照片;还缩小作品尺寸,制作出花窗玻璃挂件、首饰等。这些创新不仅让人们能通过简单有趣的小作品感受花窗玻璃的魅力,也大大提升了工作室的竞争力。“设计更柔和、尺寸更小巧,才能被大众接受。”大飞解释道。
政策为翼,黄浦护航
“捞月亮”选择扎根于黄浦区,大飞看中的不仅是这里集聚的年轻消费群体与活跃的潮流文化,更源于辖区部门对初创企业的务实支持。
在政策层面,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的老师全程协助其申请初创期创业组织社会保险补贴,甚至在休息日也会及时回复疑问;在服务细节方面,相关部门主动介入,协助工作室优化门店招牌设计,让招牌既符合市容规范,又提升了品牌展示效果。在这些“有形之手”的推动下,“捞月亮”虽然是初创团队,仍然能够将大部分精力聚焦于艺术创作与市场开拓。
黄浦区凭借区域资源的高效整合与政策环境的包容性,对创业者和初创企业的赋能远不止于此。通过受邀参与创业者大会,“捞月亮”接触到更多行业资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吸引了不同领域之间的跨界合作,衍生出新业务线。正如大飞所言:“对于‘捞月亮’来说,黄浦区像一位引路人——既指明方向,又躬身解决具体难题。”
捞月亮工作室是大飞艺术梦想的逐步实现,也是团队不懈努力的成果。“创作与服务需辩证看待。服务客户时,要以他们为主。”这是大飞给同行最朴实的建议。如今的捞月亮,正用一片片彩色玻璃,将光的容器填满故事。从黄浦区的街头到更广阔的艺术舞台,这道光影之路,仍在延伸。
来源: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