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5月,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一起行人相撞案的普法视频引发争议,视频中法官表示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导致相撞,引发网友质疑。随后法院公布了完整监控视频,解释了案件细节,并公开道歉。
一、事件概况
2023年5月,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一起行人相撞案的普法视频引发争议,视频中法官表示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导致相撞,引发网友质疑。随后法院公布了完整监控视频,解释了案件细节,并公开道歉。
二、传播分析
2025-05-05至2025-05-12关于“青岛行人相撞案的分析报告”的全网信息量54.42万条,视频信息量37.14万条,占比68.23%,为信息主要传播平台,评论量为40.05万次,点赞量为229.36万次。
从信息走势图可以看出,“青岛行人相撞案的分析报告”引发舆论多轮关注。2025-05-05 12:00时,“用户1485405518369” 发布《排名依据是什么?》后引发网民关注因@尔朱华 发布《[赞][赞][赞]...》对此事进行了传播,推动全网信息量上升,并于2025-05-10 21:00时达到1.55万条,随后全网信息量开始下降。
2025-05-10 22:00时,因“正大光明西柚x4R” 发布《中国法官的耻辱,青岛法院的耻辱,对法条的羞辱。青岛法院应该出面说明对案件支持的法律依据。调解结果不代表是法律的公正。》对此事进行传播(报道),带动全网信息量再次增长,形成新一轮高峰。
2025-05-10 23:00时,因“国药总厂雨化田” 发布《到底是王法官还是韩法官?你凭什么说你说的就是对的?人家也是青岛电视台的法治栏目播放的呀。最重要的是调解最后赔偿7万真的合理吗?》对此事进行传播(报道),带动全网信息量再次增长,形成新一轮高峰。
在青岛行人相撞案的分析报告相关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共有49篇媒体报道。其中,媒体报道以地市为主,参与报道量占比高达20.41%,如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腾讯网、搜狐网、正观新闻、网易、厦门日报、深圳新闻网、每经网、读特等。
参与报道的省级媒体占比为20.41%,如腾讯网、潇湘晨报、网易、南方都市报、大象新闻、新京报、澎湃新闻、搜狐网、新浪网、新浪财经等。参与报道的商业媒体占比为20.41%,如网易、搜狐网、搜狐自媒体、新浪看点、新浪网、转贴自贡、鋭娱之乐、卖布头、邹多多、多喝开水等。
参与报道的其他媒体占比为20.40%,如老蒋讲讲、烟台柳基伟律师、头条用户、用户1503734848299619、Dalianese、腾讯网、搜狐焦点、新浪财经、360doc个人图书馆、快资讯等。参与报道的央级媒体占比为18.37%,如环球网、光明网、每日经济新闻、央广网、央视新闻、腾讯网、搜狐网、网易、中青在线等。
在“青岛行人相撞案的分析报告”相关的全部信息中,中性信息占比78.11%。
从关键词云可见,“青岛”“法官”“距离”等相关事件本身热词成为核心传播词等;“行人”“法院”“视频”“李沧区”“老人”“责任”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侧面说明涉事人物为舆论所高度关注。
在“青岛行人相撞案的分析报告”相关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用户账号活跃度最高的为网易,共发布相关信息461条。同时,老蒋讲讲发布相关信息397条,烟台柳基伟律师发布相关信息372条。
在该事件传播中,参与网民评论中性信息占比80.50%。
在该事件传播过程中,各类媒体报道总数量为54.42万,视频是主要传播平台,共37.14万条,占比68.23%,其次是今日头条13.16万条,占比24.18%。
三、央视新闻发声后的舆论观点
•【处理不当误导公众】
舆论对法院关于行人相撞案的处理方式表达了不满和质疑,认为其表述不当误导了公众。如:
@瞭望东方周刊:迎来翻转?“行人相撞案”现场视频公布,法院道歉:表述不当造成误导
@凤凰WEEKLY:青岛行人相撞案现场视频公布,法院:普法过程中描述事实不准确,“安全距离”表述不当造成误导,在此诚恳道歉
@殷清利律师:殷律说法68公布“行人相撞案”真相 仅涉及两人相撞行为,普法时对两人行为均表述不当!这样的普法宣传,误人子弟!相关人员虚假表述案例,误导民众,造成不良影响,依据《工作人员处分条例》,完全可以对责任人追责。只谈下一步改进之类说法,不谈追责不遗撼!
@俞柏鸿:行人相撞案真相大白:案例没了准确性,法律就没了公信力。
@澎湃新闻:#“行人相撞案”现场视频公布,官方辟谣:网传撞人者是男性,实际上是女性,原告并没有“突然转身往回走”,#法院道歉:被告“存在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过错”表述不当造成误导
@李叔凡律师:行人相撞案视频公布反转了吗?如何评价?#抖来普法2025 #叔凡说法
•【认可法院道歉】
部分网友对法院的道歉表示认可,认为这是对公众质疑的正面回应。如:
@风长Long wind:他们应该道歉,给公众道歉!#青岛中院 #普法视频 #热点新闻事件 #行人相撞案 #风长Longwind
@魔法松鼠wm:错误就是错误,错了就应该道歉,就应该纠正。法律出了错误更应该纠正。否则后果可怕。
@痴茶空间:#法院公布行人相撞案真相 法院公布了行人撞人事件的真相并道歉,这个事从司法、法治如何解读。#内容启发搜索 #社会百态 #社会 #痴茶空间
@.星:法律工作者一定要对法律深刻了解
四、媒体观点
南方:法院在发布案件时存在表述不当,引起公众争议,但最终通过提供完整监控视频和更正细节,对案件进行了合理解释并公开道歉。
搜狐网:此次事件揭示了在机关单位中存在对群众诉求的敷衍、责任意识的缺失以及业务能力的短板。在面对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案情时,出现了基本事实错漏百出的情况,这反映了单位内部审核流程和制度在现实中可能沦为形式主义。
网信江门:李沧区人民法院在处理两行人相撞案的普法视频中,对“安全距离”的表述存在不当,引发了争议。法院随后提供了事发现场的监控视频并详细解释了案发情节,并对此进行了公开道歉。
南麻指南:网友对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处理行人相撞案的方式提出质疑,认为法院缺乏知错认错的勇气,并质疑这种处理方式是否合理。
法治松江:法院对行人相撞案的处理引发争议,涉及责任认定和安全距离问题,最终公布了完整监控视频并公开道歉。
漯河中院:申请人张某对法院执行局的执行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和感激,认为法院在执行案件中展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决心,成功解决了长期未解决的执行难题,保护了群众的权益。
五、研判建议
此次事件可能引发的风险包括公众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以及对法院处理案件方式的不满,这可能损害司法权威,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对此,建议一是加强司法透明度,未来应及时公开案件详情,回应公众关切。二是提升司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三是建立健全内部审核机制,防止类似表述不当事件再次发生。四是加强与公众的沟通,积极听取意见,提高司法公信力。
鲁记观点:在全民都是自媒体、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第一时间争夺第一解释权,尤为重要。去年青岛路虎女事件第一个简单公告发布于8月29日,第二个详细公告发布于9月3日,中间相隔五天,让争议的时间发酵的烈度持续增大。本次李沧行人相撞事件,青岛有关部门反应及时,并借助全国权威渠道公布真相,尤其是直接播放出现场视频。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普法事件两次反转后,网上有人指责“吃瓜群众”,指责部分自媒体通过截取错误表述、制造传播爆点(实际上很多地方国有媒体同样报道),导致"法院强判行人保持安全距离"等失实信息获得传播,同时,也有评论说:“很少人愿意在类似事件中等待完整事实”,等一天、等两天还是三天,等着等着就没有下文了,要不是舆情官方不会意识到自己错误,也不会放出监控视频。
注:欢迎合作鲁记舆情服务,24小时全网舆情监测。
来源: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