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资料来源:《地藏菩萨本愿经》、《大唐西域记》、《佛教往生净土超度仪轨》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资料来源:《地藏菩萨本愿经》、《大唐西域记》、《佛教往生净土超度仪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超度亡灵”一直是许多人所关心的话题。
这种关怀,跨越了宗教与文化的界限,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寻。
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被尊为幽冥教主,其慈悲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信众。
可是,真正的超度之法究竟为何?
又为何说地藏菩萨的第七个开示最为关键?
这背后有着怎样深远的智慧?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贞观十三年,一位来自西域的高僧玄照尊者,带着一卷珍贵的梵文经典来到长安。
这位高僧在天竺求学四十余载,精通三藏十二部经,更得名师亲授《地藏本愿经》的奥义。
玄照尊者在长安大兴善寺讲经时,曾专门讲解了超度亡灵的究竟法门,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令在场的僧众豁然开朗。
当时,大兴善寺住持智通法师有一位俗家亲人刚刚去世,心中悲痛,正愁如何超度亲人。
听闻西域高僧到寺讲经,便前去请教:“尊者远道而来,想必通晓超度亡灵的殊胜法门。
我俗家亲人刚刚离世,请问尊者,应当如何超度,才能使亡者得到最大的利益?”
玄照尊者面露慈悲,缓缓道来:“法师有此一问,正合我意。超度亡灵,看似是为逝者,实则也是为生者。生死轮回,皆由因果。今日所讲,乃依《地藏本愿经》,世尊在忉利天宫所宣说的超度妙法。”
智通法师连忙合掌,恭敬聆听。
玄照尊者继续说道:“超度亡灵,世人多有误解。以为只要请僧人诵经拜忏,燃香点烛,便可使亡者离苦得乐。此乃方便说法,非究竟义。若要真正超度亡灵,须明白地藏菩萨的教导。”
“地藏菩萨在因地时,曾为婆罗门女和光目女,为超度母亲离苦得乐,发广大誓愿,救度一切众生。佛陀临涅槃前,特别嘱托地藏菩萨在末法时代教化众生。地藏菩萨的教法,最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
玄照尊者从袖中取出一卷梵文经书,轻轻展开:“《地藏本愿经》中,世尊为母说法,地藏菩萨在此经中给出了多个超度亡灵的开示。现在,我就为大众讲解这些开示的精要。”
第一个开示,地藏菩萨说:“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为其修福,造作善因。
乃至悬旛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
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令是眷属临终之人耳根闻知。”这是说,在亲人临终时,家人可以为其念诵佛号、菩萨名号,让临终者听闻,以种下善根。
第二个开示关于亡者善恶业的感应:“是命终人,假因眷属,’为其修福,乃至饮食未举之间,或在床枕处,庄严财宝,’此命终人,了了见闻,眷属所为。”这说明亡者的神识在离体后,能够看到亲人为其所做的超度善行。
第三个开示讲述了冥界审判的过程:“阎罗王据众生生前所造善恶业,而判定其生处。若能为亡者修福,增益亡者功德力,亡者得以减轻罪业,往生善处。”
第四个开示谈到众生的业力牵引:“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业力所牵,堕入诸趣,受苦无量。若能为亡者广造功德,则能减轻其苦,甚至得以解脱。”
第五个开示强调信心与诚意的重要性:“若能志心信向,殷重恭敬,则能感通诸佛菩萨,获其加持,利益亡者。”
第六个开示讲述了回向的重要:“所修善法,皆当回向法界,普愿一切众生,同得解脱。此回向心,广大无边,功德无量。”
当玄照尊者准备讲述第七个开示时,突然停顿片刻,环顾四周,见众僧聚精会神,便意味深长地说:“地藏菩萨的第七个开示,乃超度亡灵的最上法门,也是最为关键的教导。
此法若能善修,不仅能超度亡灵,更能利益自身,一举两得。”
智通法师好奇心切,忍不住问道:“尊者,这第七个开示究竟是什么?为何说它最为关键?”
玄照尊者微微一笑,正要开口,忽见寺外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寺中侍者急匆匆跑来报告:“尊者,外面突然狂风大作,似有不祥之兆。”
玄照尊者闻言,神色凝重:“看来因缘未到,此法不可轻传。须待殊胜因缘成熟,再为大众宣说。”
众人心中充满疑惑,却又不敢强求。智通法师内心更是急切,他的亲人刚刚离世,正需超度,如今听说有最上法门,却又无缘得闻,不禁黯然神伤。
玄照尊者见状,低声对智通法师说:“法师且安心,既然你与此法有缘,待七日后,我会在无人处单独为你宣说。但你须发誓,未经我允许,不得轻易向他人传授。”
七天后,玄照尊者果然兑现承诺,在大兴善寺后山的一座石洞中,为智通法师宣说了地藏菩萨第七个开示的殊胜内容。
智通法师听闻之后,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他依照此法为亡亲修持,不久便梦见亡亲身披白衣,面带笑容,告诉他已经往生善处,不必再为其忧虑。
此后,智通法师将此法秘藏心中,只在特殊情况下为真正有缘之人传授。百余年后,这一秘法才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超度亡灵的最上法门。
那么,地藏菩萨的第七个开示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比前面六个开示更为殊胜和关键?
据《地藏本愿经》记载,地藏菩萨对世尊说:“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敬造木泥及金银铜铁作我形像,香花灯明,供养瞻礼。
是人当得十种利益。
何等为十?
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
这段经文看似只是讲述了供养地藏菩萨像的功德,实则隐含了超度亡灵的最上法门。
玄照尊者解释说,地藏菩萨的第七个开示实际上是:“欲超度亡灵者,须先自度。
修持自身善法,培养慈悲心,断恶修善,力行菩萨道。
如此行持,不仅能使自身功德增长,更能以此功德回向亡灵,使其得度。”
为何说这是最上法门?玄照尊者进一步解释:“世人常误以为,超度亡灵只是为亡者做功德。若行者自身无德,何德可施?若行者自身烦恼未断,心不清净,如何能够超度他人?真正的超度,在于自身修行。”
《地藏经》中明确指出:“若能志心瞻礼,供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香花、饮食、衣服、珍宝等奉献,日复一日,如是行持,不退初心,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段经文的真正含义是,通过长期精进不懈的修行和供养,行者自身的心性逐渐与地藏菩萨的大愿相应,从而获得不可思议的感应。
玄照尊者还引用了地藏菩萨的另一段教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名字,或瞻礼形像,或闻是经,乃至赞叹,香花供养,所获福利,不可穷尽。”这是说,通过恭敬供养地藏菩萨,行者自身能够获得无量功德。
而这些功德,正是超度亡灵的根本力量。
智通法师接受教导后,开始每日精进修行,诵持《地藏经》,供养地藏菩萨,并以此功德回向亡亲。他逐渐明白,超度亡灵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玄照尊者最后总结道:“地藏菩萨教导我们,超度亡灵的最上法门,不在外在形式,而在内心修持。若人能自净其意,不仅能超度亡灵,更能超度自己,出离生死苦海。”
智通法师恍然大悟:“原来,超度亡灵与自我修行,本为一体,不可分割。唯有自身修行到位,才能真正利益亡者。”
玄照尊者点头微笑:“正是如此。地藏菩萨的第七个开示,正是指引我们回归自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才是超度亡灵的最上法门。”
这一教导流传至今,启示我们:真正的超度,不在繁复的仪式,不在华丽的法会,而在于行者内心的清净与慈悲。唯有自身修行到位,功德圆满,才能真正帮助亡灵超脱苦海,往生善处。
地藏菩萨的这一开示,不仅对超度亡灵具有指导意义,对我们活着的人同样重要。
它告诉我们,生死本为一体,修行不仅为了来世,更是为了当下。
通过精进修行,我们不仅能帮助已故亲友,更能净化自己的心灵,获得真正的解脱。
这就是西域高僧玄照尊者所传授的,地藏菩萨关于超度亡灵的最上法门,其核心在于:欲度他人,先自度;欲利亡灵,先修自心。
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超度的究竟意义。
来源:悟道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