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突围战① | 利率下行周期下的渠道重构与价值深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09:55 1

摘要:在利率下行、报行合一和“1+3”网点放开等外部环境和政策变化背景下,国内银保渠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今日保行业数据显示,25年开门红银保渠道保费下滑显著,首月新单保费骤降腰斩,趸交业务规模缩水43%,前两月超八成险企银保保费同比下滑。同时银保渠道费用率压

在利率下行、报行合一和“1+3”网点放开等外部环境和政策变化背景下,国内银保渠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今日保行业数据显示,25年开门红银保渠道保费下滑显著,首月新单保费骤降腰斩,趸交业务规模缩水43%,前两月超八成险企银保保费同比下滑。同时银保渠道费用率压缩超30%,银保合作协议平均周期不足2.5年,彰显着银保短期利益博弈成为行业常态。内忧外患之下,银保行业如何突破“渠道依赖-费用攀升-价值稀释”的恶性循环?

此刻,我们将目光投向全球银保市场:欧洲银保多通过“银行控股”或“合资公司”形式深度绑定“银”“保”两方,获得了全球最高的银保渠道渗透率——麦肯锡报告显示,欧洲市场21年银保渠道占寿险保费比例达55.4%;亚太地区的代表友邦保险通过战略合作、股权绑定及本土化与数字化策略,推动香港和内陆银保新业务价值显著增长,23年年报显示其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2%。这些国际国内经验虽不能直接复制,但为我们提供了破局的底层逻辑——在战略层面重构银保关系,在战术层面打磨差异化竞争力。

本文将深度拆解国际银保巨头的实战策略,结合国内市场特性,探索一条从“渠道博弈”到“生态共建”的突围路径。无论是股权合作的资源整合,还是数字化工具的效能革命,或是高客服务的价值深挖,都将为从业者提供可落地的转型方案。毕竟,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唯有以长期主义思维重构银保战略,方能在变革中把握先机。

国际银保市场:规模增长与合作模式

全球银保市场在经历长期高速发展后,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据Vantage2022年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银保市场价值达13160.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9742.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2%。亚太地区成为增长的核心引擎,其CAGR预计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剧、数字化进程加速以及居民收入的持续提升。然而,麦肯锡2023年的研究也指出1,亚洲新兴市场的银保业务增长速度逐渐落后于其他渠道,这一现象在中国大陆尤为明显。零点认为,这背后既有代理人渠道的强势挤压,也反映出银保业务自身面临的转型压力。

附图 银保市场规模,2022—2030年,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Vantagemarketresearch

在合作模式上,国际市场主要形成了三种主流模式:银行控股/金控集团模式、合资公司模式以及战略联盟模式。欧洲以更深度的控股和合资为主,而战略联盟兼具合作紧密度、资源整合深度和操作灵活性,在亚太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附图 国际银保市场三种主流合作模式优劣势

友邦保险的银保战略:从国际到本土的成功实践

友邦保险作为国际银保领域的标杆企业,其成功经验对于国内从业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友邦分别通过“战略联盟+合资公司”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扩张。

在亚太区,友邦保险2014年与花旗银行、2021年与东亚银行等国际大行签订长达15年的独家合作协议,成功实现了客户资源共享、产品深度定制以及服务协同发展。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仅降低了渠道拓展成本,快速打开某地区市场大门,还为双方带来了显著的协同效应。如友邦与东亚银行的合作覆盖了大湾区的140家分行网络,有力地推动了高净值客户市场的拓展;而东亚也通过与友邦携手推出东亚银行AIA信用卡,拓展了客群、增加了业务收入。

与花旗银行的合作不仅将友邦产品嵌入花旗的财富管理平台,还通过联合培训、系统整合等方式提升了花旗银行销售团队的专业能力。

在中国大陆,友邦采取了“聚焦重点渠道+本土化深耕”的策略。

一方面,友邦通过投资中邮人寿24.99%的股权,深度绑定两邮渠道,实现了对全国近4万个零售网点的覆盖,两邮渠道保费占友邦银保业务的50%以上。此外聚焦有规模优势的国有行,加大资源投放和团队配置;同时拓展下沉市场城农商行,在相对蓝海中找机遇。另一方面,友邦注重本土化人才培养,在各地分公司银保业务条线重点招募过往有银保业绩、当地银行关系深厚的负责人。同时友邦针对不同银行的特点实施“一行一策”,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打造不同的吸引点(如友邦的高客销售能力是很多中小银行感兴趣的)、在国有大行和城商行分别配备具有相应背景的销售团队等。

对国内银保从业者的启示与建议

1. 深化渠道合作,构建长期战略联盟:国内保险公司应积极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股权合作、资源互换等方式实现利益深度绑定。例如,可借鉴友邦与中邮人寿的合作模式,通过股权投资获取渠道资源,并共同成立相关委员会推动业务协同发展。

2. 加强产品创新,满足差异化需求:针对不同客群开发定制化产品,例如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跨境资产配置、保险金信托等服务,为大众客户设计简单易懂、保障全面的普惠型产品。同时,注重产品与银行现有服务的融合,如将保险产品嵌入银行的财富管理、信贷等业务场景。

3. 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专业度和效率:加大对数字化工具的投入,构建智能化的银保服务平台。例如,开发客户画像系统,精准识别客户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需求,并赋能银行渠道;利用AI技术实现自动化核保、理赔,缩短作为间接渠道的服务流程;通过线上培训平台和体系提升银行理财经理的保险专业能力。

4. 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化团队:加强银保业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一支既懂保险又懂银行的复合型团队。实施“本土化”人才策略,针对不同银行渠道的特点,配备具有相应背景和资源的销售人员。同时,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际银保市场的发展经验为国内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国内保险公司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化渠道合作、加强产品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强化客户经营,并注重人才培养,以实现银保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银保业务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保险公司新的增长极。

来源:零点有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