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力量:全球首款阿立哌唑微球开启精分治疗“月时代”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5:44 1

摘要:在精神分裂症治疗领域,阿立哌唑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多巴胺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以及5-HT2A受体的拮抗剂,阿立哌唑能够根据大脑内的多巴胺环境调节神经传递,从而稳定多巴胺神经系统。这种作用机制使得阿立哌唑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方面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领域,阿立哌唑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多巴胺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以及5-HT2A受体的拮抗剂,阿立哌唑能够根据大脑内的多巴胺环境调节神经传递,从而稳定多巴胺神经系统。这种作用机制使得阿立哌唑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方面表现优异,并且减少了传统药物可能导致的体重增加和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期寿命较一般人群缩短约15年,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阿立哌唑因其对心脏及代谢影响较小而在精神分裂症长期管理中独树一帜。阿立哌唑已在国内外多个指南中被推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原研阿立哌唑由日本的大冢制药开发,自2002年首次以口服片剂推出以来销售额不断攀升,2014年达到了84.22亿美元的全球销售峰值,可谓是抗精神病领域的“药王”级别。期间,大冢制药推出了阿立哌唑的口崩片剂和口服溶液。2013年,大冢制药与丹麦灵北制药联合开发的每月注射一次的阿立哌唑(微晶)长效制剂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一系列的剂型改良固然延长了药品的生命周期,但这背后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临床应用的真实痛点

精神类疾病的一个特殊性在于,部分患者认知功能受损,频繁给药可能引起患者抵触情绪、漏服、藏药、甚至攻击性行为,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普通口服片剂血药浓度波动大,且存在明显的峰谷现象,也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随之而来的治疗中断、疾病复发、住院率上升等更是直接增加了医疗成本。于是长效注射制剂成为了精神类疾病治疗的重要选择,其在降低患者的住院率、预防疾病复发方面的优势已有多项研究的支持。从长远来看,长效注射制剂可通过减少住院次数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来提供更好的成本效益。

药融圈获悉,5月9日,丽珠医药研发的阿立哌唑微球(商标名:阿丽唯®)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适应症为成人精神分裂症。据了解,阿丽唯®是全球首个阿立哌唑微球制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阿立哌唑长效剂型,还是目前全球精神分裂症治疗领域给药间隔最长(每月一针)的微球产品

在此之前,全球范围内仅有两种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剂获批上市,其中一种便是大冢/灵北的阿立哌唑(微晶)长效注射剂系列,另一种是由Alkermes公司开发的月桂酰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剂Aristada(微晶)。截至目前,仅有大冢/灵北每月注射一次的阿立哌唑(微晶)长效肌内注射剂进入国内市场(2023)。

据测算,2024年国内抗精神病药物终端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60.48亿元,其中国内长效制剂产品国内终端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14.18亿元。另有研究统计,欧美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长效注射制剂的比例平均约为25%~30%,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了80%~90%,而国内这一比例不足1%。

丽珠医药阿丽唯®(阿立哌唑微球)的获批,将为国内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推动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帮助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同时这也意味着国产精神疾病长效治疗药物取得了里程碑式进展,国产创新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剂的空白被填补


与以往获批的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剂不同,丽珠医药的阿丽唯®采用微球技术开发而成。作为一种先进的药物递送系统,微球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能够提供更精准、灵活的药物释放模式,能够被设计为针对特定组织或器官进行靶向递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药物提供更好的稳定性等。

丽珠医药的阿丽唯®(阿立哌唑微球)此次获批是基于一项和大冢/灵北的阿立哌唑(微晶)长效肌内注射剂开展的头对头临床研究(覆盖15家医疗中心共260例患者),在这一临床研究中,微球制剂优势尽显:

阿丽唯®(350mg/4周)在疗效方面与对照药(400mg/4周)相当,但剂量更低。这表明微球中药物溶解速度更快,生物利用度更高,能快速有效地控制患者症状;

微球技术通过缓释材料控制药物释放,血药浓度更平稳。这一优势在临床研究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数据显示,阿丽唯®的峰谷浓度波动值低于对照药,为药物安全性奠定坚实基础;

阿丽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是锥体外系疾病和体重变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程度更轻,多转归为痊愈,未导致后遗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同时,临床前动物试验数据显示,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即注射后第28天),阿丽唯®在注射部位的平均药物残留量为2.91%,远低于对照组的17.78%。残留量低,可以减少因药物蓄积带来的潜在风险,长期治疗更安全。

一直以来,微球制剂被公认为是技术壁垒较高的剂型,研发方面,微球的处方和工艺复杂,实现缓释效果的关键辅料种类有限,产业化方面,对生产车间、设备配置以及无菌控制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迄今为止,仅有少数国际制药大厂掌握了完整的微球研发和生产能力,全球范围内也仅有十余款微球产品获批上市。因此,能够成功开发出微球产品的企业有望在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

阿丽唯®(阿立哌唑微球)在这个时间点获批,预计今年将参与医保谈判,提升患者可及性的同时加速产品商业化。在当前国内以短效产品为主导的市场下,阿丽唯®作为国产首个阿立哌唑长效缓控释制剂,将凭借先发优势,抢占市场机遇。

另据摩熵医药数据显示,原研阿立哌唑在临床上还获批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自闭症等。据测算,阿立哌唑制剂产品2022年国内终端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8.23亿元。预计未来,阿丽唯®(阿立哌唑微球)也将有望广泛拓展适应症,市场进一步放量。


作为全球首个将微球技术成功应用于阿立哌唑的企业,丽珠医药在该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自2013年集团正式引进微球项目平台以来,丽珠医药成功攻克高壁垒核心技术,成立了国家级微球技术平台,构建覆盖研发至生产的全产业链体系,拥有7条国际领先的微球生产线

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微球产品——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贝依®)就是出自丽珠医药,该药物在2009年首次推出,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该产品近10年销售额超100亿。2023年,丽珠医药又成功推出了首款国产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维宝宁®)。

随着此次阿立哌唑微球(阿丽唯®)成功获批,丽珠医药在全球市场现有的十余款微球产品中占据了三席,彰显了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强劲实力与领先地位。

据了解,阿立哌唑微球(阿丽唯®)由丽珠医药集团历经8年自主研发,累计直接投入的研发费用达到了人民币7888.75万元,其处方工艺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还获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多国国际专利授权,该药物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有力提升了我国在精神疾病长效治疗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丽珠医药在精神神经疾病领域的产品布局全面且深入,已上市产品覆盖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常见精神疾病。瑞必乐®和康尔汀®作为国内首款获批的氟伏沙明片和盐酸哌罗匹隆片,分别成为抗抑郁和抗精神分裂药物的核心品种。两款药物均被权威指南列为一线推荐用药,并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另外还包括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布南色林片(丽同欣®)和盐酸鲁拉西酮片(舒立达®),以及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瑞思妥®)。

此次获批的阿立哌唑微球(阿丽唯®)也是丽珠医药精神神经产品线上的首个长效注射制剂产品,意义非凡。

与此同时,其研发管线中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注射用阿立哌唑(微晶)的上市申请已被受理,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微晶)即将递交上市申请。另外还有BCM875口溶膜正在临床开发中,注射用布瑞哌唑微球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丽珠集团与纽欧申共同开发的1类新药NS-041作为新一代KCNQ2/3激活剂,已在临床前及1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Best-in-Class的潜力,主要针对局灶性癫痫患者。据披露,该药物即将进入2期临床试验。

在精神神经疾病领域,丽珠医药现有产品已形成涵盖多种靶点与作用机制的综合治疗体系。在研发端,丽珠医药一方面聚焦于靶点层面的创新突破,以应对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围绕长效制剂技术展开深度布局,旨在改善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问题。这不仅提升了治疗的便利性和持续性,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化的管理方案,全面满足精神疾病长期控制的需求。


来源:药融券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刊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