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压不垮义乌工厂,订单转向拉美,下一个市场在哪?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4 07:24 1

摘要:最近义乌的工厂里,工人们还在忙着做圣诞树、塑料制品这些小商品。美国那边又提高了对中国的关税,最高到125%,但义乌的老板们说他们早就不指着美国订单了。法新社记者去义乌看了,发现工厂里堆的箱子上写着危地马拉、智利这些国家的名字,美国客户的订单基本没了。

最近义乌的工厂里,工人们还在忙着做圣诞树、塑料制品这些小商品。美国那边又提高了对中国的关税,最高到125%,但义乌的老板们说他们早就不指着美国订单了。法新社记者去义乌看了,发现工厂里堆的箱子上写着危地马拉、智利这些国家的名字,美国客户的订单基本没了。

美国政府最近老是跟中国打关税仗,4月10号刚宣布对中国商品加税。义乌一家圣诞树工厂的老板说,一开始大家有点慌,但现在都团结起来了,觉得不能被欺负。他们现在主要做拉美和东南亚的生意,工厂里工人照常干活,没人闲着。

有个卖太阳能塑料制品的销售员叫卡西,她以前80%的客户都是美国人,现在只剩20%了。她说美国客户开始还能接受涨价,后来关税太高没人撑得住。现在工厂准备把货发到欧洲,还给记者看了个特朗普人偶,手举着跟特朗普一样,准备卖到国外。

义乌海关的数据挺有意思,2024年进出口总额涨了18%,对非洲、拉美、东盟这些地方的出口都涨了不少。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占了六成多的生意。工厂老板黄莉娜说,很多沿线国家欢迎中国企业去建厂,他们现在就在考虑要不要在国外设生产线。

商务部最近在帮外贸企业找国内销路,让超市和商场跟工厂对接。有个叫聂自勤的老板娘,以前一半生意在美国,现在把订单转到欧盟,还打算做国内的年货。她说虽然美国加税难受,但换个市场也能活。

义乌商贸城里有家卖玻璃制品的,老板说贸易战打起来别慌,中国人能吃苦,不怕打价格战。他们现在主要盯着东南亚和中东,那边需求大,而且政策支持。有个摊主王旭雪摆了很多水豚玩偶和芭比包,她说大家心里都有数,贸易战打不垮义乌的小商品。

工厂里工人还是照常上班,圣诞树刷白漆,塑料部件进流水线。老板们嘴上说不怕,但都在忙着找新客户。美国那边特朗普又在搞事情,义乌人只能边看边等,但订单已经往别处走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市场彻底丢掉后,新市场能不能撑住增长?

义乌的小商品卖到200多个国家,但美国这一块突然空了,工厂得赶紧补上缺口。有些老板开始学中文直播卖货,直接对接国内消费者。不过大部分还是靠老客户介绍新客户,慢慢积累。

政府政策帮了不少忙,比如让超市直接跟工厂谈,省去中间商。聂自勤说内销市场大,但竞争也激烈,得想办法让产品更符合国内 taste。她现在设计的年货产品,包装上写着“团圆”“发财”,准备双十一卖。

工厂车间里,机器响声不断,没人闲聊关税的事。老板们知道抱怨没用,只能盯着订单数字。卡西说再等等看特朗普下一步怎么走,要是美国继续加税,他们就多做欧洲和南美的单子。

义乌海关的数据里,对拉美出口涨了24%,这说明很多工厂已经转移成功。但有些小厂可能撑不住,只能关门。不过总体来看,义乌的小商品还是活得好,毕竟全世界都需要便宜耐用的日用品。

现在工厂里最忙的是做欧洲订单的,那边对塑料制品需求大。聂自勤的万圣节用品转去欧盟后,销量比美国还好。她说做生意就是这样,路堵了就绕道走,关键是要灵活。

义乌商贸城每天人来人往,外商和国内买家都在挑货。老板们脸上看不出愁容,该谈的谈,该发货的发货。他们知道贸易战不会一直打下去,但也没指望美国马上取消关税,只能先做好手头的活。

工厂车间的灯还亮着,流水线不停,订单单据一张张传。美国那边的阴云暂时遮不住义乌的生意,但新市场的风险谁也说不准。老板们现在只管把货发出去,至于未来,走一步看一步。

来源:万人迷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