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孙伯镇:做实四大工程 推进赋能增产 全力打造现代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5:51 1

摘要:肥城市孙伯镇地处“膏腴之地”汶阳田核心产区,现有粮食种植面积3.84万亩。近年来,孙伯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创新实施全域托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示范引领“四大工程”,实现小麦玉米双季亩产突破2900斤,打造出“汶阳田上建粮仓

肥城市孙伯镇地处“膏腴之地”汶阳田核心产区,现有粮食种植面积3.84万亩。近年来,孙伯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创新实施全域托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示范引领“四大工程”,实现小麦玉米双季亩产突破2900斤,打造出“汶阳田上建粮仓、现代农业看孙伯”的现实场景。

实施全域托管 构建产能提升新格局

探索形成并完善“镇联合社+专业第三方+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农户”四方合作全域土地托管模式。由镇联合社牵头协调,引进中化集团为代表的专业化第三方进行农事专业化服务,由村办合作社引导农户将耕地以全环节或多环节方式交由第三方进行统一的托管服务。去年,以南栾、西程两村5536亩耕地作为全环节托管试点,两季农户每亩降低生产成本110元;粮食产量亩均增加15%,亩均增收560元,其余15个村涉及耕地均实现多环节托管服务。全镇粮食总产连年递增,小麦亩均产量1300斤,玉米亩均产量1600斤,其中小麦最高亩产1641斤,玉米最高亩产1922斤。

聚焦藏粮于地 夯实降本增效硬基础

依托“市长指挥田”建设,全面提升粮食产量,打造高产粮示范区。

一是土地整治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开展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排查整治行动,同时,结合耕地撂荒隐患排查及退林还耕等措施,不断提升耕地面积。2024年孙伯镇新增粮食种植面积1996.84亩,2025年新增粮食种植面积651.56亩。

二是减垄增地实现“破界增效”。近年来,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推广实施减垄增地,累计建成微喷带区15425亩、立杆式喷灌区5125亩、指针式喷灌区50亩。通过平整田垄、消除地界,新增有效耕地面积20%,实施减垄增地的地块两季粮食总产达5970余万斤,亩均增产近20%,亩均增收520元。

三是基建升级搭建“四梁八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和大规模粮食单产提升项目,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7680亩及万亩粮食单产提升项目示范片,整治沟渠15.3公里,硬化田间道路6.5公里,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设施配套”的高产稳产粮田矩阵。

深化藏粮于技 打造智慧兴农强引擎

打造“科技种田、智慧管田、服务护田”的现代农业新模式,蹚出“泰山粮仓”高产创建新路径。

一是数字中枢精管控。依托数字农业平台,配套安装智能农情监测系统和智能灌溉控制系统,13个农田气象站、40个田间监控点、4个病虫测报点,24小时全天候采集农作物长势、光照、温湿度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控制,精准把握灌溉时间、肥料、除草剂用量。同时,全域推广无人机飞防作业,有效提升病虫草综合防治作业效率,2024年农药亩均投入70元,减少20%,粮食亩均增产5%左右。

二是产学研用育良种。依托山东省农科院等省内权威机构,建成小麦高产攻关田和百亩玉米高产品种试验田等粮食高产实验基地,优选“济麦22”“鲁源502”“登海605”“登海652”等高产良种,配套“一喷三防”“种肥精量同播”等10余项新技术,良种覆盖率保持100%。

三是人才服务强支撑。聘请省、市、县各级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组建14人专家服务团,建立“田间学校+云上课堂”培训体系,开展良种选择、合理施肥、作物密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指导30余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45人,加快推进汶阳田“泰山粮仓”建设目标,实现粮食高产提升。

创新示范引领,树立稳产粮田新标杆

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全面完成3000亩水肥一体化改造建设,进一步缩减灌溉时间,减少药肥亩均投入,助力亩均产出实现跃升。同时,围绕原有市长指挥田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百亩攻关-千亩示范-万亩推广”三步走战略,即第一年打造粮食高产百亩攻关区;第二年创建千亩核心区;第三年形成万亩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达1400斤,玉米亩产稳定在1700斤以上。

孙伯镇将继续锚定“吨半粮”创建目标,深化“全域托管+”模式,全力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增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充分展现“泰山粮仓、孙伯担当”。

来源:肥城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