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宁德时代披露发行阶段董事会公告及刊登注册招股书,宣布正式启动国际配售簿记,预计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5月12日,宁德时代披露发行阶段董事会公告及刊登注册招股书,宣布正式启动国际配售簿记,预计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而在此之前,宁德时代已于2018年6月11日在A股上市,截至2025年2月11日收市,总市值约人民币9827亿元。
伴随A+H组合拳,宁德时代将致力于在全球市场实现进一步突破。
据了解,宁德时代于2月1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A1申请文件,3月25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创近年境外发行备案最快纪录。
按发行价格上限每股263.00港元计算,本次港股IPO发行规模预计40-50亿美元,将成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
而参与本次基石认购的投资者则包括中石化、KIA(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UBS(瑞银)资管等。其中中石化的参与尤其值得关注,早在2025年3月,双方已签署协议,计划共建覆盖全国的换电网络。
【全球化棋局】
据了解,本次募资所得将有90%用于支持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的一期和二期建设。该工厂规划年产能达100GWh,总投资额超73.4亿欧元。通过港股平台,宁德时代可绕过外汇管制,直接以欧元融资,为欧洲市场“就近配套”战略提供弹药。
宁德时代的全球化路径清晰而激进。在欧洲,德国图林根工厂已实现量产,匈牙利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在美洲,与福特合作建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规避贸易壁垒;在东南亚,印尼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直指镍矿资源。
而港股上市将加速这一进程。通过“A+H”双融资平台,宁德时代可更灵活地配置全球资源:在欧洲以股权融资支持建厂,在北美通过技术授权规避政策风险,在东南亚联合资源方布局供应链。
【以技术定义规则】
宁德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迭代速度。其最新发布的钠新电池,通过钠离子替代锂资源,实现-40℃极寒环境下90%电量保持率,循环寿命超1万次,彻底解决北方冬季续航焦虑。而骁遥双核电池更开创“多核架构”,通过钠-铁、铁-铁、三元铁/双三元等组合方案,实现“一车一电池”的场景化定制。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2024全年达186亿元,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00亿元,推动核心技术壁垒持续加固。根据SNE Research数据,宁德时代2017年-2024年连续8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7.9%,较第二名高出20.7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已实现动力电池累计装车超1700万辆,全球平均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装载宁德时代电池。
财务方面,据招股书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营收3620亿元,同比下降9.70%;但归母净利润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5%;毛利率连续6个季度攀升至24.4%。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宁德时代看似势不可挡,但挑战同样显著。
国内市场,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对手通过“垂直整合+价格战”蚕食份额;海外市场,LG新能源、松下等巨头依托车企绑定优势反扑。更严峻的是,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可能颠覆现有格局。
宁德时代的应对策略是“技术+资本”双轮驱动。一方面,其固态电池研发已进入工程化阶段,预计2027年量产;另一方面,通过港股上市储备资金,为技术迭代提供资金。这种“以攻代守”的策略,或将巩固其领先地位。
【新能源时代的“宁德时刻”】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不仅是资本市场的盛宴,更标志着宁德时代从“中国龙头”向“全球巨头”的跨越。从技术突破到资本运作,从产能扩张到生态构建,宁德时代正以“中国速度”改写全球能源规则。
5月20日,当港交所钟声敲响,一个属于新能源时代的“宁德时刻”或将到来——而这场竞争,才刚刚开始。
来源:一同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