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在当天揭晓的2025年“上海好护士”评选结果中,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王彦荣获2025年“上海好护士”提名奖。而在去年“护士节”期间,王彦还曾获得了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护理界最高荣誉“左英护理奖”。
今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在当天揭晓的2025年“上海好护士”评选结果中,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王彦荣获2025年“上海好护士”提名奖。而在去年“护士节”期间,王彦还曾获得了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护理界最高荣誉“左英护理奖”。
王彦
副主任护师、外科片区科护士长。扎根护理工作26年,深耕外科护理、危重症救治及静脉治疗等领域,以精湛技术守护生命。
创新“先行者”
静脉治疗是护理专业技能的核心体现,对护理工作者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
为患者进行PICC维护
王彦在静脉治疗方面专业过硬,也是院内静脉治疗护理领域的负责人。为了不断提升医院静脉治疗护理水平,她率先在院内引入超声引导、心电定位等静脉穿刺技术,攻克困难静脉,使医院PICC置管成功率提升至99.5%以上;建立24小时静脉穿刺保障机制,破解全龄段患者穿刺难题;探索开展手臂港植入,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开展下肢PICC置管,为心脏术后并发上腔静脉血栓患者建立生命通道。目前,由王彦领衔的静脉治疗作为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首个护理门诊,门诊量增幅超过180%。
查看重症患者情况
王彦还对围术期护理流程进行创新改革。她牵头构建“老年胃肠肿瘤ERAS围术期护理模式”,参与医院“极速康复体系”落地,实现患者术后无痛、4小时进食、并发症显著减少、最快24小时出院……该项目还因此曾获得2023年上海市医师协会“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秀案例提名奖。
团队“带头人”
近年来,随着医院医疗服务能级不断提升,机器人手术、心脏瓣膜手术、多发伤救治等新技术对护理专业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外科片区科护士长,王彦聚焦医疗需求和挑战,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突出实用性、前沿性与进阶性。她通过推行“CBL”护理教学查房,夯实新护士的基础能力;在外科片区开展多形式教学,组织护士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学习和实践,使护理团队突破传统枷锁,提升了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护理服务。
为住院患者做检查
从业26年、荣膺多项荣誉,王彦却始终踏踏实实地扎根在临床前沿,以技术为刃、仁心为盾,努力成为患者心中的“生命守护者”,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护理人”精神。
来源: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