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悉,此次大赛诚邀全球学子以文载道、执笔抒怀,用文字记录成长的点滴足迹,以篇章传递文化的薪火相传。通过这一平台,新时代国际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素养得以充分展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青少年在文字的交流碰撞中,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青春
5月3日,中学生学习报社联合全球文化教育交流协会,携手科大讯飞、暨南大学出版社等行业翘楚,共同发起“六一”国际儿童节首届世界中文作文大赛。
据悉,此次大赛诚邀全球学子以文载道、执笔抒怀,用文字记录成长的点滴足迹,以篇章传递文化的薪火相传。通过这一平台,新时代国际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素养得以充分展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青少年在文字的交流碰撞中,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青春活力。
据中学生学习报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报社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拓展在阅读类产品、服务输出以及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等领域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探索创新,书写华文教育与文化交流的崭新篇章,让中文这一文化瑰宝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5月2日,印尼极具影响力的华文媒体《印华日报》在A5版“文艺火炬”专栏以整版篇幅刊载了中学生学习报社《三悦文摘》的四篇作品。
看似简单的版面安排,标志着报社优质华语内容首次规模化落地印尼,是华文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三悦文摘》作为中学生学习报社主办的读写类月报,始终秉持“悦读、悦思、悦写”的办刊理念,将推动青少年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作为核心目标,致力于为广大青少年打造优质的读写学习平台。而《印华日报》作为印度尼西亚全国性华文媒体的杰出代表,长期以来在促进中外文化往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在印尼传播的重要阵地。
此次合作,不仅是《三悦文摘》优质华语内容在海外的一次成功传播,更是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拓展的有力见证。
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报社通过举办国际赛事、拓展媒体合作、召开教育研讨会等形式,积极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早在4月1日,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国际教育交流研讨会在中学生学习报社热烈举行。来自日本、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近50位华校校长和教育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海外华文教育的转型与未来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伊始,报社负责人从文化传承、教育使命、国际视野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在教育、出版及文化领域的心得体会与长远规划。他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相关报刊上开设对外交流的特色栏目,未来创办海外版,积极主动地为华文教育事业贡献报社的专业力量,展现出报社在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
在研讨环节,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资深专家、郑州大学原国际交流学院的马玉汴老师,凭借其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深耕40年的丰富经验,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文化深度融入等多个关键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获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伍善雄会长,数十年来始终坚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在推动英国中文教育正规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方面成果卓著。他说:“历史上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我们怎么能够不来这里?”伍善雄表示,河南是历史文化大省,是一个伟大的省份,应该让更多侨胞、更多华侨子弟来到河南,“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在哪里”。
印度尼西亚的陈慧珍会长也带来了精彩分享。“从疫情期间开始,为了鼓励学生们写作,我们自掏腰包给学生、教师发放稿费、辅导费,推动他们用中文写作,给华文报刊投稿。”陈慧珍介绍,在印尼,华文报业纷纷变成了电子版。未来,学校计划出专辑、季刊,《中学生学习报》若能开设海外版,对他们而言“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深耕华文教育沃土,共绘文明互鉴新景。该报社负责人表示,在未来的征程中,报社将继续秉持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前行,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全球华文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蔡琳/文 通讯员 江晓
见习编辑 武辰婕
校对 杨阳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