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德里国防部地下会议室的空调系统超负荷运转,各国武官的西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他们紧盯着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的空战录像——那架编号"07"的歼-10CE在160公里外发射霹雳-15E导弹的瞬间,正以每秒200帧的速度被拆解分析。印度空军情报官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激光
歼-10CE实战首秀的全球震荡!
新德里国防部地下会议室的空调系统超负荷运转,各国武官的西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他们紧盯着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的空战录像——那架编号"07"的歼-10CE在160公里外发射霹雳-15E导弹的瞬间,正以每秒200帧的速度被拆解分析。印度空军情报官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激光笔上,却无人在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导弹尾焰拖出的完美抛物线轨迹上。
一、超视距猎杀:改写空战规则的12秒
2025年5月7日凌晨2时17分,巴基斯坦ZDK-03预警机在7000米高空捕捉到印度空军机群。这个由3架"阵风"、2架苏-30MKI和1架米格-29组成的编队,正以密集队形向巴控克什米尔逼近。预警机操作员通过Link-17数据链将目标坐标实时传输至歼-10CE机群,12架挂载4枚霹雳-15E导弹的"猛龙"随即从拉合尔空军基地紧急升空。
在160公里外,歼-10CE的KLJ-7A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率先锁定目标。1400个T/R组件组成的雷达阵列,如同精密的光学仪器般将"阵风"战机的RBE2-AA雷达反射信号放大。当印度飞行员还在讨论是否启动"流星"导弹的发射程序时,霹雳-15E已经撕开夜空中的寂静——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动导弹以4马赫速度逼近,其双向数据链持续接收预警机更新的目标参数,末端机动过载达60G的蛇形轨迹让印军战机的规避动作完全失效。
歼10C首轮参战就取得战果,首枚导弹命中发生在发射后12秒。法国制造的M88发动机残骸在旁遮普邦农田中被发现时,涡轮叶片上还残留着高温灼烧的蓝紫色痕迹。更令西方武官震惊的是,巴基斯坦飞行员在发射导弹后立即关闭雷达,利用ZDK-03的中继制导完成攻击,整个过程实现"静默杀伤"。这种"A射B导"的战术创新,彻底颠覆了传统空战中"发射即暴露"的铁律。
二、体系碾压:从传感器到射手的闭环
印度空军的"万国牌"装备体系在这场冲突中暴露出致命缺陷。俄制A-50EI预警机与法制"阵风"的数据接口存在15秒的延迟,当印军雷达操作员发现歼-10CE时,巴基斯坦导弹已进入不可逃逸区。更讽刺的是,印度耗费88亿美元引进的36架"阵风",其SPECTRA电子战系统因法方源代码封锁,无法有效对抗中国的复合电磁压制——巴军地面反辐射雷达与空中电子吊舱的协同干扰,使"阵风"的雷达显示屏陷入雪花状噪点。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构建的"中式空战体系"展现出惊人的协同效率。ZDK-03预警机同时跟踪100个目标的能力,配合红旗-9P防空系统的260公里射程,形成了"探测-拦截-反击"的无缝衔接。当印度"阵风"发射的"斯卡普"巡航导弹刚进入巴基斯坦领空,就被红旗-9P的相控阵雷达捕获,12枚拦截弹在50公里外织成弹幕。这种"区域拒止"能力,让印度引以为傲的精确打击战术彻底失效。
三、军贸市场的多米诺效应:
这场空战的影响迅速超越南亚次大陆。沙特宣布暂停60架"阵风"订单谈判,转而与中国洽谈歼-10CE采购;埃及军方代表团紧急访问成都飞机公司,重点考察霹雳-15E的兼容性能。最具戏剧性的是,法国达索公司股价在战报公布后暴跌12%,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市值单日增长230亿美元。
这些西方人都是急性子,无论是歼-10CP、霹雳-15E还是巴军的ZDK-03预警机,都是中国外销产品,霹雳-15E是中国十年前的产品,目前早就升级到霹雳-17,霹雳-21,如果西方指望印度提供的信息,就能摸透中国空军实力那就太天真了。毕竟在印巴战场大杀四方的歼-10C,在国内已经属于落后机型,外军实在想研究,不如直接下单买点回去研究研究?
印巴空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视觉空战,既发现就就歼灭,正推动着全球军事格局的变化。
来源:天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