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治理中,矛盾纠纷的及时有效化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在民乐县三堡镇韩庄村,一场农资纠纷让和睦的邻里剑拔弩张,但“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法的高效介入,让这场矛盾在短短几天内得以圆满化解,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案例。
在社会治理中,矛盾纠纷的及时有效化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在民乐县三堡镇韩庄村,一场农资纠纷让和睦的邻里剑拔弩张,但“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法的高效介入,让这场矛盾在短短几天内得以圆满化解,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案例。
矛盾升级,邻里关系陷僵局;该村魏某介绍同村村民张某购买自己倒买的洋葱种子,在播种后,近期张某发现种子出苗率低,期间张某多次向魏某讨要说法并索要赔偿,双方因此问题引发争吵,两人情绪激动,互不相让,邻里关系逐渐降温。
“四级联动”,跑出调解加速度;接到张某反映后,三堡镇综治中心迅速启动“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法。按照流程,网格员第一时间介入,试图缓和双方情绪,但因矛盾已激化并涉及农业执法领域,初步调解未能成功,网格员立即将情况上报至村级调解委员会。村调委会人员联合村里德高望重的党员、退休村干部等人,再次组织双方调解。在调解现场,村调解委员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仔细查阅洋葱种子购买记录并到现场实际查看出苗情况,邀请镇农业分管领导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佐证,并从邻里关系的角度劝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努力,村调解委员会找到了矛盾的关键所在并确认种子确实存在掺假嫌疑,但双方因赔偿问题久久未能达成一致,调解再次陷入僵局且当事人情绪激动,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时间紧迫,村级调解未能成功后,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跟进,深入纠纷现场,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沟通,试图稳定其情绪,引导他们从法律和理性的角度看待纠纷。及时提出几种赔偿方案,双方当事人均不满意,双方情绪愈发激动,邻里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调解工作陷入僵局。面对这一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综治中心、司法所、农业分管领导以及农资领域执法人员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调解专班,通过走访入户、征求意见等方式,全面梳理二人的矛盾纠纷,从法律、政策、情理等多方面对双方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劝导。通过向双方宣传涉及农资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定,摆事实、讲道理,分别对当事人进行疏导劝解,耐心引导群众要冷静对待,换位思考,懂得退步让步。同时,要树立大局意识,站在全镇和谐稳定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做到讲团结、重亲情、遵守村规民约,齐心协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与此同时,多次组织双方坐下来,以案例说法,让事实说话,让双方认识到继续僵持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对两人生产生活造成更大困扰。最终,调解专班工作组通过综治中心“说情”,司法所“释法”,农业执法人员“讲案”的方式进行促膝长谈,耐心疏导,在法律和情感的双重作用下,双方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
高效化解,重拾邻里互助情;经过持续的努力,到第六天,在调解人员的耐心解释和劝说下,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并在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下以每亩不出苗耕地1000元人民币的标准进行赔偿,双方当场握手言和后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对镇、村两级调解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至此,这场邻里农资纠纷,在“四级七天”调解机制的高效运作下,圆满画上句号。此次调解不仅保障了种植户的利益不受损失,还通过此次案例给广大种植户上了一堂生动的农资法律宣传课。如今,两户群众冰释前嫌,昔日和睦的邻里关系逐渐恢复。
“四级七天”,基层治理“金钥匙”;“四级七天”调解法充分整合了基层调解资源,通过网格员、村调委会、综治中心、镇党委政府等多层级联动,在七天内集中力量、分步推进调解工作,形成了层层递进、协同联动的调解体系,为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法在三堡镇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其高效、灵活、人性化的优点,彰显了该调解法在处理复杂矛盾问题上的显著成效,它不仅快速化解了矛盾纠纷,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更通过多部门联动、分级调解的方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和力度,为三堡镇的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四级七天”调解法是基层治理的‘金钥匙’,它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更增进了干群关系,让平安法治建设真正扎根基层、深入人心。
三堡镇持续推广应用“四级七天”调解法,不断总结经验,用实际行动诠释“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让这一调解法成为解决群众矛盾的有力武器,为构建和谐乡村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李浩
来源:民乐信息发布